正文

曹建:養生和修身

(2014-07-19 18:21:35) 下一個

曹建:養生和修身1

  (2014-07-11 07:57:53)[編輯][刪除]
標簽: 

軍事

 

養生和修身1

  曹建:養生和修身1 (2013-04-26 10:06:35)
 

而立之年我走上養生之路,性命之修身,故達觀、無疾病。今已古稀之年,人們評價心身狀態在40-50。我期待大家與我一樣,則以文化境界相勸導,即認識西方文化,回到中國傳統。聽隨者今時亦顯年輕,快樂、健康。可是更多人表示聽不懂,本世紀以來更為突出。我常納悶而解析之。

養生和修身1


 

關注自己的生命力

 

如果人們評價我的心身狀態是真的,我當然期望大家走我這條路健康路。現在健康話題或主張逐漸增多,但與我走的健康路似乎很不同:其一,依賴外物,而我注重自我;其二,看重軀體,而我講究心理;其三,從西方知識出發(包括以此解讀中國知識),而我基礎於中國知識(包括以此解讀西方知識)。

我承認,我最初在轉變文化觀念、接受中國知識上,著實化了幾年時間(有老師或前輩指點、敦促),而後就變成習以為常了。換句話說,我與他人相比,並無特殊的生活方式(或者說沒有用無數多的方法),也並無限製性的生活方式(例如隻許吃這個,不能做那個)。

在我看來,保健、養生、修身是不同內涵、不同級別的健康方式(現在養生多被解讀為保健)。養生之路,性命之修身,說到底是在做自己生命潛力以及性命升華的文章。在我看來,現代把事情的主次搞反了:強調、依賴外物。我常作極端反思,可以請人代我體育鍛煉嗎?請人代我吃飯嗎?請人代我生病嗎?

再反思,到了生命垂危時,醫生無能為力了,常常說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這時指的絕不是外物,而是他這個人自身的生命力,而外物、外人皆已無力或無助的個人生命力。為什麽有的人能過得了這個坎呢?顯然有很強的生命潛力。所以有俗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死亡關裏走了一回,重獲人生吧。

眼下人們多看重外物、看重某種方法,幾乎不關注自己的生命力。我沒有走這樣的路,中國文化史上稱作:修己。正如前輩告訴我:人生自有大藥精氣神,不假外藥。總之,輕鬆、自在地保持著健康(從未去住院,幾乎不服用藥物)。遇事也找自己的原因,不去遷怒他人,所謂和氣、達觀吧。


 

 

轉變文化觀念,接受中國知識

 

要健康,主要是關注自己的生命力(或免疫力、抵抗力等等),就要依靠文化知識。從足以推進人類文明進程的文化知識來看,就隻有中國文化、西方文化這對立而互補的兩大體係(這樣的認識符合中國傳統,但首先由西方學者明確出來)。

我看重外物和方法,但我更致力於自己的心理、心靈,相信萬病起於心;我高度評價西醫,關注軀體健康,但我更看重中醫,即維係內氣,視為生命之本、生命之源;我高度評價西方科學,但我更看重中國科學,認識天地人係統中的生命變化(即不是孤立、靜止、機械地看待生命有機體)。或叫做有所側重(根基)而兩者辨證之,即健康話題最終落腳在自我。

辨證這個中國詞,指陰陽的動態平衡,故典籍又稱之為權衡,或所謂利中取其大,害中取其小。故辨證是實做之詞,而不是邏輯推理之詞。雖然辨證也要用邏輯(自然邏輯,而非形式邏輯),但最終落腳在操作,而不是歸結為某種哲學思想(當可以引出某種理智思想,但理智是有機性的,不是機械性的理性)。

就人類文化而言,西方文化偏重外物,或者擅長支配物質,例如從蒸汽機到電子工業,所以就把物質文明推向輝煌(或極致),然中國文化偏重人性(例如人的本性,智慧的頭腦。即便創造了燦爛文明,也不損傷天地和自我)。當中國文明表述為燦爛時,不單指出了中國文明的風采外現,也指出了深邃之內涵,所以不容易解讀其密(用外物觀念常常解讀偏了,中西文化乃是不同的體係或結構)。

易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西方文化基礎於形而下者(指科學,讓步其哲學在形而上),中國文化基礎於形而上者(形而上與形而上者不是一回事)。所以除去外物建設(文化史表明,中國發明、中國技術成為西方現代文明的基礎),由此對生命有很深很深的解悟、知識和技術。文化史表明古代老人的樣板,例如是老當益壯、神采奕奕之類,可以享其天年,是為後人的風範吧。事實上,我見到的老一輩人多長壽,因為他們沿著中國傳統的思想和習俗。今時人則不然了,我看到的是:經曆衰竭,中年夭折。

我常想,正常人打不過瘋子,狗急還能跳牆,急中又會生智,等等,說明人在正常或一般情況下,往往不能發揮自己的全部能力,故曰潛力。例如人死前要求見到親人,能拖好幾天,說明生命力亦不是不可自主調動的,而且從這裏也看到心理的巨大內力。包括常說:你要挺住。怎麽就能挺過來呢?

走過雙人床板並不難,我常問,床屜升高100米,誰還敢走過去嗎?這顯然不是能力的話題,變成心理話題了。伍子胥過關、三氣周瑜,都是曆史上的故事或例子。能不能營造伍子胥過關、三氣周瑜的反麵,促進自己的健康呢?即相信心理力的巨大,轉化為生命的延續或健康呢?

總之我不斷得出看法,從生命潛力的角度,人一直在浪費之中,即浪費生命力,隻因為缺乏認識、知識和相關的技術(生命技術)吧。

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麽從知識上看,西方文化隻研究了地這一級別的知識。地,意味著有形有質的萬物世界。那麽,無形無質的天、道等等級別的知識是什麽呢?西方文化還沒有去研究。中國古人雖然研究了,可是今時的中國人(現代中國人),不能理解了。是不是中華民族的可悲、可歎呢?我碰到很多人,承認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可是說不出一二三了。

至於西方科學開始研究或擴展到暗物質、黑洞物質等等,是不是中國傳統研究的無形無質的自然世界呢?還是說兩者有內在的關聯呢?留待後人下結論吧。但是至少擺脫了物質是剛性顆粒的經典認識(現代中國人強調的所謂看得見、摸得著),還有愛氏的質能公式所轉換的能量是不是物質呢?沿著微觀物質波動現象則波是不是物質呢?真是風物長宜放眼裏啊。

從文化體係或知識結構看,習慣於外物的知識及其思維,很可能是難解中國文化的原因。我就是這樣轉變到中國文化領域的,後來很多解悟幾乎不同於外麵或流行的解釋(我用解悟法,不是解讀法),其領悟、感受也就不大相同了。當然,解讀法針對文字的字麵,又多在文科或人文角度。解悟法是推想古人感受到什麽,才說出這樣的話,即著重文字背後的狀態和過程。那麽,思路上更偏重於自然科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