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這天,家鄉的習俗就是一定要包頓餃子吃,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老百姓一直都在流傳“過了冬至就交九了,一定要穿暖和哦,家家戶戶定要吃水餃。”今年的冬至就要到了,不禁讓我想起家裏每年過冬至包餃子吃的情景。
父親在世時,每年冬至這一天,媽媽早早的起床,把包餃子的麵放點鹽,先和好,那樣擀出的餃子皮特筋道,媽媽在把自家種的大白菜洗幹淨,晾晾水氣,然後開始剁肉餡,那時也沒有絞肉機,餃子餡全靠媽媽手剁,媽媽很有耐心,總是把肉餡剁的細細的,然後把菜剁好後,拌在一起,放上花椒粉,滴上幾滴醬油,再倒點熟油,顏色黃亮,聞著都好香。在我的記憶力裏,那時生活條件都不好,很少吃肉,最盼望的就是過節,因為過節家裏才能吃上肉。
緊接著,媽媽和姐姐就開始包餃子了,她們包的餃子都直直的站在那裏,我在家是老小,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啥也不想學,手又笨,不會包,包的餃子不是睡在那,就是餃子皮張開口笑。所以,媽媽每次都不讓我包,說我包的餃子下到鍋裏會爛成糊糊的,由於她們動作嫻熟,包的又快,媽媽和姐姐每次一個小時就把全家人吃的餃子包好了。
這時候,我的任務是坐在爐子旁邊燒水,爸爸的任務就是下餃子,鍋裏的餃子,不停地翻滾,爸爸也拿著湯勺不停地輕輕地攪著。那樣餃子也沒有粘連的,也不會煮爛,等餃子煮了5滾後,餃子就可以出鍋吃了。
一家人圍著一大盤熱騰騰的餃子,飄香四溢,熱熱鬧鬧的吃著。媽媽總是說,加油吃,吃了餃子才能冬天不受凍,尤其是不凍耳朵和手,耳朵凍不掉,手不會起凍瘡。對我們來說吃這頓餃子,真是一種幸福,感覺身上心裏都是暖暖的。
如今,父親也不在了,母親爺老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東西也不缺,啥時候想吃餃子,很是隨便,想吃啥樣的餃子餡都可以,但是我無論包怎麽樣的餃子,也找不到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吃餃子的那種味道和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