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一個簡單的包裹,裏麵是他所有的財物———五件毛線衣,他回到了家。家門掛著大鎖,大鎖已經生鏽了。屋頂,也長出了一尺高的茅草。他感到疑惑,母親去哪兒了?轉身找到鄰居,鄰居詫異地看著他,問他不是還有一年才回來嗎?他搖頭,問:“我媽呢?”鄰居低下頭,說她走了。他的頭上像響起一個炸雷,不可能!母親才四十多歲,怎麽會走了?冬天他還收到了她的毛線衣,看到了她留下的紙條。
小飯館的生意很好,因為物美價廉,因為他的謙和和妻子的熱情。每天早晨,三四點鍾他就早早起來去采購,直到天亮才把所需要的蔬菜、鮮肉拉回家。沒有雇人手,兩個人忙得像陀螺。常常,因為缺乏睡眠,他的眼睛紅紅的。 不久,一個推著三輪車的老人來到他門前。她駝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劃著,想為他提供蔬菜和鮮肉,絕對新鮮,價格還便宜。老人是個啞巴,臉上滿是灰塵,額角和眼邊的幾塊疤痕讓她看上去麵目醜陋。妻子不同意,老人的樣子,看上去實在不舒服。可他卻不顧妻子的反對,答應下來。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讓他突然想起了母親。
一晃,兩年又過去了,他的飯館成了酒樓,他也有了一筆數目可觀的積蓄,買了房子。可為他送菜的,依舊是那個老人。
隻是,從那天後,老人再未出現。
春節就要到了,他包著餃子,突然對妻子說想給老人送去一碗,順便看看她發生了什麽事。怎麽一個星期都沒有送菜?這可是從沒有過的事。妻子點頭。 煮了餃子,他拎著,反複打聽一個跛腳的送菜老人,終於在離他酒樓兩個街道的胡同裏,打聽到她了。
他敲了半天門,無人應答。門虛掩著,他順手推開。昏暗狹小的屋子裏,老人在床上躺著,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詫異地睜大眼,想坐起來,卻無能為力。他把餃子放到床邊,問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張張嘴,想說什麽,卻沒說出來。他坐下來,打量這間小屋子,突然,牆上的幾張照片讓他吃驚地張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媽媽的合影!他5歲時,10歲時,17歲時……牆角,一隻用舊布包著的包袱,包袱皮上,繡著一朵梅花。他轉過頭,呆呆地看著老人,問她是誰。老人怔怔地,突然脫口而出:兒啊。
他徹底驚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啞巴?為他送了兩年菜的老人,是他的母親?
每每讀到此類文章,第一感覺是又在編故事,但每每讀完,有些故事讓我釋然一笑,有些故事讓我溘然長歎,有些故事讓我淚眼朦朧,此文恰好是第三種,自從父親過世後我很少去看關於親情的文章,但還是忍不住看完了,看完後淚眼朦朧,父母之愛我們無以為報,還是那句話:百善孝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