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找哥淚花流》演唱:墨脈
(去年曾唱過一版,有很多不滿意之處,這是重唱版)
在中國電影史上(尤其是文革結束之後),有兩位女演員的名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位是劉曉慶,還有一位是陳衝。
劉曉慶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敢做敢為的四川辣妹子,不僅在銀幕上扮演了一個個風格、性格各異的角色,捧得了一座座金燦燦的獎杯。個人生活也是精彩紛呈、跌宕起伏,是個永遠的“話題女郎”。
陳衝,年輕一代可能對她沒有多大印象。八十年代尚在當紅期就告別銀幕,飛過重洋前往美國留學。她早期在國內沒有留下幾部作品,卻部部令人深刻。
最早知道劉曉慶和陳衝是1979年拍攝的故事片《小花》。這部電影由張錚執導,劉曉慶、唐國強、陳衝等人主演的感情片,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改編自小說《桐柏英雄》。小說我應該也看過。
《小花》一經推出,立刻風靡全國。這部電影脫離了一般戰爭片的窠臼,不是單純的口號式、人物高大上,而更多的是表達了親情、鄉情和真情。在中國的現當代電影史上,《小花》的出現無論如何都有點橫空出世的味道,從內容到形式的探索與“叛逆”意識使得當時看慣了傳統故事片的觀眾耳目一新。
小時候就喜歡看戰爭片和反特片的我,自然也喜歡上了這部電影。特別是影片中純情可愛的小花(陳衝飾演)、善良堅忍的何翠姑(劉曉慶飾演)以及英氣逼人的趙永生(唐國強扮演),看得令人欲罷不能。
那時的劉曉慶和陳衝,像一朵山野的小花,自然質樸、純潔無暇,甜潤芬芳,是那個年代內地女演員的共性。若幹年後再看曉慶和陳衝,恍若隔世。
這部電影令劉曉慶和陳衝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演員(那時不叫明星)。劉曉慶在這之前已經拍攝過《南海長城》,沒有多大名氣,真正讓她嶄露頭角的就是《小花》。
而陳衝,那時不過是上海外國語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初上銀幕,就被委以重任。憑著《小花》,陳衝獲得1980年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文革後第一位)、影片還同時獲得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同年陳衝還獲得南斯拉夫第九屆“為自由而鬥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影片中兩首插曲《妹妹找歌淚花流》以及《絨花》,也經李穀一的深情演唱,送進了每位觀眾、聽眾心中,久久縈繞,成為經典之作。
後來陳衝淡出中國銀幕,而劉曉慶沒有隨大流出國留學,成了銀屏霸主,佳作一部部不斷推出,有關她的流言蜚語也滿天飛。我上小學時就聽過不少,雖然那時媒體不發達,八卦消息還是無孔不入,更何況現在乎?
看下圖,是否勾起了你久遠的記憶?
馬蹄聲聲傳四方
【七律】香腮染愁
文/潛東籬
鄉夢模糊記不收,尋哥妹妹淚花流。
相思纏意惟宜怨,遮齒芳枝恰擋羞。
枕上春回三峽雨,鏡中情泛五湖舟。
青山可有還家路,點染香腮寫個愁。
【七律】《詩經-卷耳》
文/劉春誌
婦思卷耳不盈筐,故道幽亭望遠方。
策馬蹄飛三百裏,捶心淚濺九千行。
玄駒撲地殘霞血,雲鬢粘塵靄土黃。
卮酒澆愁愁入酒,叩山拍水喚夫郎。
附 卷 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頹。
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崗,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
我仆痡矣,雲何籲矣。
【七律】小花
文/以琳_
飄萍零落怎堪愁,雨泣風蕭虐九州。
焦土荒原傷累累,同胞血淚恨幽幽。
一朝離亂千宵夢,萬縷相思百味揉。
可喜此心天地鑒,和平有望續春秋。
【七律】兄妹情深 依韻墨脈及眾詩友
文/荷花清香
春秋幾度與誰兼,阿妹相思白發添。
向月殷殷心語寄,憑闌默默淚花潛。
荷池野藕留清影,曉苑寒風透素縑。
總是杯深懸碎夢,方知人已病懨懨。
【七律】妹妹找哥淚花流(新韻)
文/雪晨
一曲尋哥淚雨傾,山河感慨此蒼生。
別親回首拳拳意,立馬橫刀獵獵風。
且把相思寄明月,暫將綺夢掛枯藤。
鄉愁不覺甜酸苦,漫漫征程總有情。
【七律】小花
文/陳昌潤
苞芽初結失萱椿,錯雜五情離亂人。
抱棘三回迷眼淚,別腸九曲負芒身。
不期永隔如天海,隻望安棲似芥塵。
十載親慈同陌路,一朝金璞本歸真。
【七律】柳煙(詩韻新編)
文/相看不厭
少女悲歌楚楚憐,江湖踏遍到天邊。
芳心寸寸真如鐵,行色匆匆未了緣。
不信蒼山埋白骨,但知柔膽許紅顏。
欲聞俠客雲中侶,溪水殷殷問柳煙。
【七律】妹妹找哥淚花流
文/心戚然
妹妹尋哥總是愁,獨身亂世戰難休。
十年分別經生死,一霎相逢歎喜憂。
是是非非言不盡,真真假假淚無由。
人間幾處青山塚,唯有中原萬古謀。
【五律】分別
文/思豪
把手意千重,微聞遠寺鍾。
冥鵠歸有序,孤影去無蹤。
繞樹桐城月,聽窗羅漢鬆。
今宵天地別,何日再相逢。
【七絕】分別
文/孤僧
江湖一別各西東,幾度愁心兌酒中。
初識歡情今是劫,悄將鉛淚灑長空。
【七絕】題圖“約會”(新韻)
文/信天遊
風光旖旎好金秋,眉目含情又帶羞。
一縷柔腸思緒遣,柴堆輕唱信天遊。
【七絕】約會
文/逢緣
撩妹當年紮草堆,而今約會有詩媒。
紅包贈妹歡顏笑,微信傳情兩倚偎。
【鷓鴣天】妹妹找哥淚花流
文/鬆濤
待得棲身不獨謀,當時許我出山遊。
行蹤一去萍浮水,垂淚千行暑轉秋。
山可越,水能泅。天涯豈在海那頭!
蓬門嚐盡糟糠苦,不慕他鄉紈絝求。
【定風波】幾度春秋(題電影《小花》)
文/墨脈
謝了桃花熟了榴,鄉關一別幾春秋。
欲覓行蹤雲海去,何處,哥哥不見淚盈眸。
天下未平情未竟,馳騁,沙場點將百綢繆。
待到風停狂雨卻,相約,返家與妹敘離愁。
【定風波】和墨脈
文/鬆濤
執手山盟贈我榴,送哥東往去年秋。
隻道丁皆都市去,高處!臨歧襟拭戀人眸。
今歲榴花紅未竟,心騁,良宵短信更綢繆 。
欲別家慈三退卻,曾約,不教孤老獨居愁。
【蘇幕遮】盼團圓(題電影《小花》)
文/廊橋水落痕
舊年風,前日雨。為守家園,戎馬離鄉土。
三送村頭難舍去,期盼歸來,任憑千般苦。
戰山河,驅寇虜。血夜腥晨,終有還家路。
多少離愁須相訴,加妹在哪,遙望差幾步?
【鷓鴣天】送兄出征
文/劉春誌
馬嘯旌搖鐵鼓敲,新兵初發灞河橋。
妹辭兄長鬆亭望,塵鎖川途身影消。
人北去,月西遨。黃塬誰唱信天謠。
不知此別何年見,淚雨紛紛頓濕髫?。
【鷓鴣天】 念兄
文/菊綻霜天
榆莢楊花幾度飛,千山踏遍不思歸。
溝渠猶記草當午,月夜還思墨映暉。
鴻影遠,語聲微,箋中底事究霏霏。
天連海角心連路,一盞清風憶釆薇。
去年很多歌都要重唱,今年的唱功和後期都比去年有了質的飛躍。
這次唱的比去年唱的還好!!又把俺唱哭了。。。。小花望不到哥哥的情形讓人心酸。。。。
不過美國的陳衝早就嚇死人了。
歌曲去年唱過,不滿意,又重唱了。
墨墨唱的真好聽,大大的讚。
後來很多翻拍的影片我都不看,不僅情節假,看到演員就覺得難受。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剛剛粉碎四人幫那陣兒,因為來不及拍很多新片子於是就把文革前的很多老電影拿出來重播。那時候我還是個上小學的男生,自然醉心於那種戰爭題材的片子,《上甘嶺》《董存瑞》《雞毛信》《鐵道遊擊隊》《小兵張嘎》《東晉序曲》這些原汁原味兒的東西看完了,對電影藝術的欣賞水平沒啥提高,但卻明白真實的戰爭大約是什麽樣的。帶著這種眼界再去看《小花》,自然就覺得不對頭。但是當時這部劇在國內確實很火,我隻能說大多數觀眾的欣賞水平也許還不如我
當然了,後來90年代拍的什麽《烈火金剛》,這幾年翻拍的《鐵道遊擊隊》等等,比《小花》還不如。《小花》的編劇導演們好歹是認真嚴肅的,演員功力不夠 形象錯位 也沒辦法。後來的這些什麽手撕鬼子,陰道裏麵藏手榴彈的橋段,簡直就是在侮辱先烈。我可以看不起《小花》,但它至少不會讓我覺得惡心
您說的這幾位演員,我個人很喜歡。我那時不過是個孩子,還不具備電影評論能力,就覺得他們好看。
陳衝的祖籍還真沒注意,她生在上海、長在上海,自然是被看作上海人了。
但是50-60年代有些片子還不錯,比如以軍旅生活為主題的《上甘嶺》,《董存瑞》,因為戰爭年代軍隊上人和人的關係就是那麽簡單淳樸,那些演員們都經曆過戰爭年代,根本就是本色演員,隻要編劇和導演不刻意拔高催情,就能拍好演好。
具體到《小花》這部片子,我和教練同感,對我沒啥吸引力。第一不喜歡陳衝,第二不喜歡唐國強,覺得他根本就不像個軍人 --- 比比張良,龐學琴就知道了。劉曉慶在這部片子裏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她有一個用擔架抬著身負重傷的趙永生爬桐柏山險峰的段落,也就是李穀一唱《絨花》的那一段,她的表演非常用心
小花的問世, 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李穀一的首次亮相(《補鍋》不算), 也吹響了一個不一樣的號角。
順便說一句, 劉曉慶是出生在四川成長也是四川, 陳衝則是出生在上海的祖籍四川合江人。
問好教練哥,周末愉快!
默默這樣的“準專業人士”不能像一般少年粉絲那樣仰望著看電影啊,你如果能有機會表現,我相信也定會出彩!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