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人生

行至水窮處 坐起看雲時
正文

投資之路(二十一)

(2025-05-23 19:28:09) 下一個

從操心一套到輕鬆管理

 

很多人第一次聽我說我有多少套房,臉上的表情都像見了怪物:你肯定天天累得昏天黑地吧?

 

其實,最累的,不是現在,是我當年隻有一套房的時候。

 

那會兒的我,一點風吹草動都能搞得心神不寧。一個水龍頭漏水了,我能從早上煩到下午;租客說一樓天花板上有裂縫,我晚上睡覺都夢見房子倒了。第一套房子簡直是親生的寶貝,恨不得一天去看三次。租客一不交租,簡直是天塌了,嚇得馬上就把它賣了。

 

但越是這樣,越容易筋疲力盡。那時候我腦子裏總盤旋著一個念頭:這出租的活真不適合我幹,我不適合當房東。把房子賣了才是解脫。如今回頭看其實不是我不適合,是我太認真、太用“養娃”的心態養房子了。

 

真正讓我“解脫”的,是有一次突然一下子買了九套房之後,壓力瞬間爆表,根本顧不過來。也正因為顧不過來,我反而放下了“事事親力親為”的執念,開始琢磨怎麽係統化管理:統一裝修風格和材料,找熟手維修團隊,集中在同一區域布局,讓房子“自己成體係”。

 

以前維修要自己盯著,現在租客自己去約師付定時間。以前鑰匙串叮當作響都分不清誰是誰,現在用密碼箱裏的備用鑰匙進門;以前是“事來了我忙亂”,現在是“流程自動跑”。

 

有趣的是,當房子多了以後,連水工,電工、裝修師傅,經紀人的態度都變了。補一個屋頂天窗他們願意給優惠;換台洗衣機,主動免人工費;中介每次都說:“有房源,先通知我,我幫你搞惦。”,這些都不是我變厲害了,而是房子數量給了我議價權和影響力。鄰居一聽到我是這幾棟房子業主,態度都恭敬了。分別時還對著我家熊二連連誇讚。

 

不少人問我:“你這麽多房子不交給PM打理?”說實話,交PM當然省事,但絕不省錢。

 

PM按部就班,不談成本,輕則效率低,重則做事敷衍。還有些……我在這就不談了。我見過太多房東一兩套房交給PM,結果花錢多事也多,最後連自己住的房都想賣了。PM不是不能用,而是他們從來不會像你自己那樣上心。他們幹的是工作,我做的是資產。畢竟PM再負責,也沒有你自己上心。自己的房子,隻有自己最上心;把命門交給別人,早晚要被收割。

 

我不是說永遠不外包,而是要等我們建立自己的節奏、係統和團隊之後再談分工。有些朋友還不到五套,就天天說太累,想辭職做全職房東,我建議他們別急,你現在不是房東,是“照顧房子的老媽子”。

 

自己打理,才真正知道每一分錢花在哪裏、租客到底合不合適、問題出在哪裏。也不是說不能請人幫忙,而是到了一定規模後,你可以請助理、長期合作的殺蟲公司,清潔公司,維修師傅,會計師,律師事務所……,隻有主導權在你自己手裏,效率才在你兜裏。

 

當年一個房子搞得我焦頭爛額,現在我反倒輕鬆了。為什麽?因為我不再“寵房子”,而是“管資產”。

 

說到底,房子少的時候你是它的奴隸,房子多了你才能成為它的主人。

 

所以,不要怕房子多,怕的是我們沒有認知和係統。熬不過去的是一套套情緒,撐過去的是一整片“資產森林”。

 

很多人說,房東就是被煩死的。我以前也深有體會。但現在的我可以說:隻要你房子夠多,係統夠清晰,越多反而越省心。

 

一套房,煩的是情緒;十幾套,卡在不上不下的雞肋階段;幾十套以上,逼你進化出一整套打法,從“房奴”變“房主”,從“工具人”變“資源整合者”。

 

如果你現在正因為幾套房焦頭爛額,不要急著退場,也許你離輕鬆隻差一波“量變”。撐過去的那一步,也許就是你開啟“躺贏模式”的第一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