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海危機4

(2015-06-06 09:06:44) 下一個
中國在南海填海建島,有很多問題。首先是補給難,南沙群島要靠岸基補給,離永興島370海哩,永興島離三亞170海哩,永興島隻有2平方公裏,自身補給靠三亞,無能力補給南沙群島。因此,南沙群島的補給線有540海哩長。按補給船航速40海哩/小時,要花至少15小時才能抵達南沙群島。補給必須不間斷,平時耗費巨大,戰時難以防禦,敵軍可從海底/水麵/空中打擊,一旦供給中斷,南沙群島上的人員武器裝備就成了負資產。二戰時,美國支援英國的物質從加拿大海利法克斯出發,到英國利物浦時,船隊已被德國潛艇打沉一半以上,這還是靠反潛艦護航的情況。其次,如果南沙群島的狹小空間裏密集部署軍艦飛機,且暴露在地麵(填海沙質地無法挖地下機庫,麵積也太小),極易遭受毀滅性打擊,從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出發的B-1隱形轟炸機靠單機攜彈量,就能炸毀南沙諸島,甚至隻要破壞機場跑道,飛機既成靶子。最後,南沙群島離菲律賓海岸100海哩,從亞洲最大海空基地(蘇比克軍港和克拉克空軍基地)起飛出海的艦機比從海南島增援的艦機在進攻時機上占據優勢。在現代高科技局部戰爭中,時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我南沙群島的艦機即使躲過第一波打擊,但因援兵速度太慢導致存活率很低。稍具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遠離補給基地毫無縱深的小島上部署重兵,無異於自露軟肋。同時,維持這些島嶼的費用與戰時價值的產出效益比,也不符合中國軍隊以小博大的不對稱戰略思維。

美國並不在乎南沙群島的軍事作用,因為,美軍可以使用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的岸基海空基地,在一場局限在南海海域的海空一體戰中迅速製勝。美國真正的擔憂是,中國會得寸進尺,通過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來管控海上運輸要道,頻繁攔截以消耗並最終擠走美軍,抵消美國掐住中國經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線的戰略籌碼。因此,中國南沙群島的主權象征意義大於軍事價值,其作用是國境線上的哨卡,而不是進攻的前沿陣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