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
2021 (58)
2022 (52)
2023 (51)
2024 (45)
在祖國的千年文化中,梅花被列為十大名花之首,她與蘭花、竹子和菊花並列“四君子”,與鬆、竹並稱為“歲寒三友”。
我一向對具有“花魁”之稱梅花情有獨鍾。不單因為其令人賞心悅目,芬芳四溢的醉人花朵,更重要的是她那不屈不撓,搏擊嚴寒的優秀品質和傲雪淩霜,特立獨行的非凡氣質。
梅花的發源地來自中國,它也承載著千百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常常用“寶劍鋒從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名言來激勵同學們立誌奮發,刻苦努力地學習去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
後來學習了偉人的經典詞作《卜算子·詠梅》,更加堅定了對梅花的高度認可和禮讚。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又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如此膾炙人口的作品,自然讓人聯想到“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等淺顯的哲理,同時也是“春夏秋冬春為首,梅李桃杏梅占先”的詩意寫照。
在三九嚴寒的冰天雪地裏,任北風呼嘯, 寒流肆虐,而梅花依然自信從容,悄然綻放。她從不張揚,從不炫耀,但卻被世人牢記和傳頌。正像風靡大江南北蕩氣回腸的頌歌《紅梅讚》裏所唱到的:“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 …”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對忠貞高雅堅強的梅花讚許有加,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等諸多名句。我想,如果梅花有靈,一定會為如此眾多的共鳴和溢美之詞感到無比欣慰。
在眾多的音樂作品中,中國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梅花三弄》無疑是最傑出的代表。這首流傳了600年的經典曲作借物抒懷,通過“三弄”即一段曲調反複演奏三次的表現手法,展現了頂天立地的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堅韌不拔的個性和勇往直前的氣概,同時也讚美了其堅貞高潔,芬芳禦寒的卓爾不群。它象征著梅花頑強拚搏,壯誌淩雲的高尚的情操,是不卑不亢超凡脫俗之人的生動寫照。
如今“梅花三弄”引申為成語來表示同一件事成功做到三次,這無疑是對梅花的延伸讚美和肯定。
若說音樂賦予梅花豪情壯誌,那麽花瓣則賦予她以溫柔的祝福。
讓我們不妨走近“淩寒獨自開”的梅花,它由五個花瓣組成,在嚴寒的無情包圍中,每一個花瓣緊緊擁抱,銅牆鐵壁般抵禦嚴寒,就像手足之情的兄弟姐妹,相互依存,抱團取暖,象征著團結一心的強大力量。我願意給每一片花瓣都賦予美好的寓意:一瓣代表平安,一瓣代表健康,一瓣代表快樂,一瓣代表感恩,而最後一瓣則代表包容。如此這般,梅花在我心中已然有了鮮活的生命。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梅花雖然看起來小巧玲瓏,但她當之無愧地撐起了一個花的王國,正像中華民族一樣自信滿滿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她是逆境中催人奮進的號角;她是迷茫中指點迷津的燈塔。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花不在大,有梅則行——在你的精神世界,有不離不棄的梅花作伴,一定行!
(10/2/2025 OakV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