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原野

用詩一樣的激情去擁抱詩一樣的生活!
個人資料
北美原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遇見冰川

(2018-09-10 11:38:40) 下一個


一生有很多遇見,而今年8月下旬Star Princess遊輪之行遇見的冰川令人難忘。

應好友年初之約,8月25日我們一行40多人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境內Whittier口岸出發,登上了十萬噸級遊輪Star Princess開始了為期一周的海上觀光旅遊。

傍晚時分,承載3200名遊客,總長289.6米,毛重108,977噸的龐然大物緩緩起航。遊輪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平靜而悠閑地行駛,正像人們的休假模式所擁有的放鬆的心情。經過一個白天和兩個夜晚的連續穿行,遊輪於27日早上駛進了冰川彎國家公園地帶( 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 Rangers)。在這裏我遇到了傳說中的冰川,多少有點驚喜和激動。遊輪經過了兩個冰川,一個是Margerie Glacier, 一個是Lamplugh Glacier。站在遊輪的甲板上瞭望,那冰川流像一團白雲,安逸靜美。當遊輪緩緩靠近,眼前的冰川是一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的畫麵。用肉眼細看,冰川裏泛出藍色的光,使得裂開的、似裂非裂的冰川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真有飛過去和她擁抱的願望。以前想像中的冰川是一望無際的潔白,隻存在於冰天雪地北極南極地帶。而當下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徹底顛覆了原有對冰川的主觀想象。看到冰山存在於兩個山峰之間,我納悶,寒冷的冰川和綠色的山峰緊挨著,為什麽一個是"冷若冰霜",一個卻"生機勃勃"?

29日清晨,遊輪停靠在了隻有輪船和飛機才能到達的阿拉斯加州首府Juneau(朱諾)的港灣。在這裏可以和冰川有更近距離的接觸。在附近的冰川接待中心(visit center),通過視頻短篇直觀了解到冰川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寒。後來查資料更多了解到冰川的形成也長知識了: 冰川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是雪經過一係列變化轉變而來的。固態降水包括雪、霧、雹等是其形成的必要條件。冰川存在於極寒地區或高海拔的山上,當海拔超過一定高度,溫度就會降到0℃以下, 降落的固態降水才能常年存在,這一海拔高度冰川學家稱之為雪線。在南極和北極圈的冰川為大陸冰川,而在其它地區的冰川稱為山嶽冰川。我目前遇到的冰川就應該是山嶽冰川。在這不太陡峭的高山上,雪花一落到地上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外界條件和時間的變化,雪花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征的圓球狀雪,稱之為粒雪,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以致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裏麵,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致密堅硬,裏麵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山坡慢慢流下,就形成了冰川。除了地球97.2%的海洋水資源,冰川占地球2.5%淡水資源的約70%,可見冰川對地球人類的重要性。



我在接待中心的櫥窗裏的一張圖表中看到在1953到2015的62年間,Lemon Creek 冰川平均下降了31米,平均每年下降0.5米。這個數據在全球氣候變暖和今天值得令人深思。



離開接待中心,我們徒步至離冰川隻有不到500米的山腳下,這時看到的冰川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冰川倒影在平靜的海麵好像要融化在藍天裏,緊鄰的的山峰上一束瀑布飛瀉而下,像一條潔白的哈達飄掛在空中。瀑布末端飛濺的水珠像無數顆潔白無瑕的珍珠以駿馬奔騰的氣勢伴隨著悅耳的水流衝擊聲及瞬間形成的水霧彩虹給隔壁靜雅的冰川憑添了栩栩如生的魅力。原來遇見冰川是如此的美好!



短暫遇見了冰川令人有點留戀忘返。而遊輪還要繼續前往目的地溫哥華港灣,在甲板上戀戀不舍地看著漸行漸遠的天水一色,冰川山峰錯落有致的美麗畫麵,心想來年再和朋友約起賞冰川!希望那時的冰川依然美麗如初,也不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不斷融化變得更低。(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