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英格蘭之行最後一站,我們重遊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New Haven),這裏是世界一流大學之一耶魯大學的所在地。
說到“世界一流大學”,這幾年滿耳朵聽得都起了老繭,前一任教育部長雄心勃勃地規劃好要在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強國,要讓外國學生紮堆兒去中國留學。眼下,“雙一流”正在“統籌推進”,“加快建設”,到那時世界一流大學一抓一大把,數以十計百計。可是,一流大學長啥樣?實地看看耶魯大學,起碼可以增加些感性認識吧。耶魯大學早在320年前的1701年就以“大學學院”之名創立,是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而其獲得的捐款在全美高校中位列第二。它的成績單是夠亮眼的:耶魯畢業生中出現過5位美國總統,19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6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大約20年前,我們來過康州以及紐黑文,尤其對這裏大名鼎鼎的常春藤盟校耶魯大學印象深刻,這次,算是舊地重遊。耶魯校園依然還是那麽古色古香,校園中心地帶鮮少新建的建築,看上去真沒有國內很多大學那麽多高樓大廈氣派。這樣走馬看花似的,感受耶魯漫長悠久的曆史,和網絡時代的今天所煥發出的嶄新氣象。
耶魯的校園中心位於紐黑文市中心紐黑文綠地(New Haven Green)的左側,由南往北依次是老校園(Old Campus),十字校園(Cross Campus)和休伊特四合院(Hewitt Quad)。參觀校園,可以按順序由下往上,從南到北一路走過去。
老校園及其周邊,是耶魯最古老的一隅。位於東南角的是第一座校園建築,1718年建成的賓漢姆廳(Bingham Hall)所在的位置。如今,全校所有或租用的建築共計520座,其中位於中央校區的老式建築有300多座。這一區域可參觀的還有耶魯美術館和英國藝術中心。
麵朝南麵教堂街的這棟跨街建築很有特色,裏麵就是耶魯美術館。
菲爾普斯廳(Phelps Hall)是麵向紐黑文綠地所建的老校區的最後一棟,1895年建成,也是老校區的主要入口。
訪客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裏,聽學校安排的導遊介紹校園的前世今生。
位於老校區東北角的巴特爾教堂(Battell Chapel),耶魯大學最大的教堂,1874至1876年興建。
耶魯校園裏哥特式塔樓哈克尼斯塔(Harkness Tower)塔身高216英尺(66米)。
耶魯美術館(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全美第一個大學美術館,藏有18萬幅各類作品。跟先前在普羅維登斯參觀的RISD美術館不同,耶魯美術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展品精華部分集中在二樓亞,歐,美洲曆代藝術和三樓現當代藝術與設計展覽。
館中在亞洲藝術部分收藏,展示有豐富的中國古代以及近現代的繪畫書法作品。
歐洲藝術部分,名家名作遍布展廳。僅以19世紀法國印象派畫家的作品為例,藏品就非常豐富,可謂價值連城。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 – 1903)所作的《坐著的農婦》。卡米耶·畢沙羅是所有法國印象派大師中唯一一位參加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
卡米耶·畢沙羅作於1874年的《埃納裏的池塘》(A Pond in Ennery)。
保羅·塞尚(Paul Cezanne)的風景畫和靜物畫作品。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創作於1887年的《貝爾島多莫伊斯港》(Port-Domois, Belle-Isle)。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創作於1900年的《吉維尼的藝術家花園》。
另一位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的《對話》。
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1887年所作的《聖皮埃爾廣場》。
梵高於1888 年 9 月在阿爾勒創作的《夜店》。
這麽多珍貴而豐富的藏品,令人目不暇給,大飽眼福。感覺時間不夠用,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除了耶魯美術館,還有一座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這裏收藏英國或與英國藝術相關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記得參觀過程中,遇到在這裏工作的一位中國女孩,她很詳細耐心地照著美術館分布圖跟我們講解館內各展廳布局,以及如何存包,坐電梯等等,非常熱心,盡職,順便在此表揚一下。
這裏的收藏極為豐富,以致展品陳列展示得比耶魯美術館那邊要密集得多。
清代油畫家關喬昌(1801-1860)所作的女人肖像畫即收藏於此。關喬昌應該是已知的第一位正式學習西方藝術特別是油畫藝術,並且學有所成的中國畫家。
看過“老校園”,我們來到中間的“十字校園”(Cross Campus)。方正的校園中間,有縱橫兩條路相交匯,把你帶向四個不同方向。這裏主要參觀耶魯大學最大的圖書館,1931年建成的哥特複興式風格的斯特林紀念圖書館(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很多第一次來到這裏的訪客都以為它是一座教堂,因為內部中殿和側翼都高大而空曠。它也是全美第二大,僅次於哈佛大學的學術圖書館。
進入圖書館內部,高大空曠的中殿,似大教堂一般的宏偉壯觀,難怪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座教堂。
從中殿到側翼的回廊。
側翼有很多供讀者閱覽的寬敞的座位。
讀者在這裏可以檢索需要的書籍資料。
陳列著圖書館特殊收藏的展示櫃。
反映數碼網絡時代新技術的視聽產品的音樂圖書館。
斯特林紀念圖書館門前不遠的地方,有這樣一處特別的景點,它是由著名華裔女建築師,耶魯大學傑出校友,華盛頓越戰紀念碑設計者林瓔為紀念母校耶魯女學生的“存在與缺席”而專門設計的雕塑《女性圓桌》(Women's Table),上麵刻有耶魯曆史上女生入學最早的年份,分別記錄不同年份的女生錄取人數等內容。許多到訪耶魯的遊人都喜歡在此拍照留念。
林瓔還有一重特殊身份,她也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師和作家林徽因的侄女,她父親是林徽因的同父異母弟弟,祖父(即林徽因的父親)是民國初年著名政治家林長民。
現存於館內的中國近代留學第一人容閎的塑像。容閎出版過《西學東漸記》,對近代中國曆史產生過重要影響。相信每個來到這裏的華夏子孫,都不禁會停下腳步,瞻仰,憑吊一番。
隨後,我們又來到“休伊特四合院”,這裏是學校行政,主禮堂和餐飲設施集中的地方,著名的拜內克圖書館也在這個區域,周邊還有耶魯法學院,。而這幢頗具現代感的新穎別致的建築則是建於1963年的拜內克古籍善本圖書館(Beinecke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專為保存珍貴書籍和手稿的建築,藏有超過100萬冊圖書,數百萬頁手稿,數萬件草稿,圖片,地圖,海報,繪畫,藝術品以及有聲材料和數碼資料。
拜內克圖書館建築風格別致,為了它與周邊已有古典建築之間的協調一致,建築本身可見部分如冰山一角,下麵還有三層地下部分隻有進去之後才能看到。
拜內克圖書館周邊的建築群。
圖書館內景。四周的大理石牆壁透出明暗不同的光亮,效果很別致,也避免了強烈的自然光線的照射對所藏文獻書稿可能的損害。
拜內克圖書館設計新穎,線條明快的內部景象。
館內正在舉辦“世界地圖1400-1600”專題陳列,使我們有幸見到了六,七百年前的人們精心繪製的各種地圖,製作的地球儀,以及有關世界地理的各種著述書籍。
訪客饒有興趣地參觀這些展品。
離開拜內克圖書館,我們繼續在“休伊特四合院”周邊漫步,穿梭於一幢幢造型別致的校園建築之間。與國內看到的所有大學迥然不同,這裏的校園沒有高大的圍牆,森嚴的門禁,凡是有興趣的訪客都可來此參觀遊覽,漫步小憩。
下麵是耶魯大學研究生院主樓。
耶魯法學院的樓群。
伍爾西大廳(Woolsey Hall)又稱紀念圓形大廳,是1901年耶魯大學為紀念建校200周年而建的紀念建築群的一部分。
三S樓(Sheffield-Sterling-Strathcona Hall)是一座新哥特式建築,耶魯大學本科部耶魯學院(Yale College)的行政樓。
禮堂裏正在播放介紹學校情況的影片,暑假裏很多家長帶著小孩來看學校。
至此,我們這次暑假的新英格蘭之行也圓滿結束了。
謝謝瀏覽!歡迎參閱以下相關博文:
謝謝皮卡兄點閱分享!我們這個夏天碰巧集中走了幾個大學校園,相互對照著參觀遊覽,看得是比第一次細致些。祝周日快樂!
謝謝水星兄的分享!出去後想看的地方總是很多,難免顧此失彼,也許你們看的地方我們也沒有看過。歡迎以後有機會多過來轉轉!
謝謝點點點評分享!根據介紹,他們每年都會通過購買和遺贈獲得新的藏品,早期也主要靠捐贈,有沒有直接搶來的不清楚,但有把南亞文物交還出去的記載。你說得對,耶魯可能是常春藤裏所在城市治安不理想的學校之一,但校園應該是安全的。
謝謝點閱!
謝謝五湖兄一起來分享!有空歡迎南下看看!上周去紐約上州千島群島,順道去了你們的Kingston,看了女王大學,也非常漂亮。
謝謝菲兒喜歡!今年趕巧了,在芝加哥,普羅維登斯,再加這次耶魯看了不少名畫。我們旁邊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也藏有不少好畫,不過目前正在擴建施工。
謝謝向田兄點評分享!同意!不過哈佛也很漂亮。屈指算來8所常春藤盟校,還剩達特茅斯學院沒去過,哥倫比亞因為在紐約也沒有專門轉校園,以後補上。
真是漂亮,收藏的畫太豐富了,謝謝雲台兄的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