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者,少典之子。”我相信80%的中國人都知道這是司馬遷在《史記》中的第一句話,它使得全體華夏人認定了黃帝是他們的祖先。但少典是人名還是地方名?是什麽人?是部落名還是首領名?是帝王還是平民?來自何方?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是什麽?司馬遷沒有明說,因為他也不知道。
小時候就對人類曆史有著濃厚的興趣,看遍了當時能夠看到的關於中國古代人物的神話故事,記得書名大概是《民間古代神話傳說》,從女媧、伏羲、神農、黃帝、蚩尤,到堯、舜、禹,覺得真的很神奇。有時候在懸崖(當地的土話叫隘,發音nai)上看到一些窯洞,但想不通人們是如何上去挖的,後來才知道,挖窯洞的時候,溝很淺,經過了幾千年洪水的衝刷後,溝變得深了,所以窯洞的位置就高了,我們這個時候,當然就看不到有任何人可以上去的途徑。我就想,一定是早期的人類所居住的窯洞,真想上去看看,可惜沒有辦法。
長大後,知道中國人對“炎黃子孫”的話題很感興趣,但黃帝是從哪裏來的,人們一直堅持認為炎黃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史記》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又說:“神農氏,薑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一個是少典的兒子,一個是少典老婆的兒子,但司馬遷沒有明說他兩是兄弟。後來有人根據對黃帝的種種描述,認為黃帝部落來自草原的遊牧部落,但“中國人”覺得很丟臉,死活不能承認自己的老祖宗來自草原,一口咬定黃帝和炎帝都是來自伏羲、神農氏族的渭河流域。現代人覺得無所謂了,是因為這個草原早就是中國的領土了。
我當時就想,把黃帝時代的社會生產力、文明程度、居住方式和所謂的黃帝的種種發明聯係在一起,再加上黃帝和蚩尤戰河北(是大河之北,不能與當今的河北省混淆)等曆史事件和夏朝遷都十餘次等結合起來,就覺得黃帝時代一定是在黃土高原之上,黃帝部落來自黃土高原上草原。幾百年後,黃帝的後裔啟建立了夏朝,以後逐步向東南遷移,到達中原(現在的河南和山西南部),所以,黃帝不可能來自渭河流域。比如說,黃帝發明的桑、麻、粟、黍、稷,都是黃土高原的古老莊稼,而不在關中或中原地區,而黍,就是黃米,現在隻有陝北和山西北部有這一種特殊的穀子,當地人稱“糜子”。所謂的“洞房”,傳說是黃帝改“群婚”為“夫妻製”,男兒結婚後,就要到另外一個窯洞裏,和父母、兄弟姐妹們分開,顯然是由母係社會向父係社會的轉變。既然說的是洞房,一定與窯洞有關,那麽挖窯洞,從當時的生產工具來說,在黃土牆上挖洞才有可能。
後來到了國外,特別是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國內人們對中國人和中國曆史的研究和看法,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人們的研究和看法,加上人類學的基因定位和追溯,一幅現代人類進化和遷徙圖清晰地放在眼前。三皇五帝的來源就變得清晰了許多,人們逐漸接受了黃帝來自黃土高原上的西北草原的推斷。
陝北神木石峁遺址的發現橫空出世,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黃帝真的就在那裏,夏的王城也在那裏,前後共計五百多年,和史書上的記載非常接近。有專家感歎道:“石峁遺址的進一步挖掘,一定會改寫中國的古代史。”其實不是改寫,而是會證明其中的一些猜測或是更正一些說法,因為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的五帝曆史,也是根據人們的口傳和有限的神話資料而整理成的。石峁遺址的發現,到目前為止,至少可以證實以下幾點:
第一、 證明夏朝確實存在。幾千年來,中國人都從夏朝開始記載王朝,但20世紀以來的“考古學家”,大多數人都懷疑夏朝的存在,說夏朝是周人根據商朝杜撰出來的,因為考古所見到的都止步於殷商。而石峁遺址的發現,這裏正是公元前2000多年時期的王城,距今大約有3800到4000年,先後被使用了500多年,而且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顯然是那裏的人們主動離開的,有人說,石峁就是黃帝的“昆侖”山,是從黃帝開始,到夏朝的第一次遷都後遺留下來的王城。
第二、 黃帝時期的輝煌,不是虛構。石峁時期,人們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方式,大大超出人們對黃帝時代的想象,社會文明相當發達,可以見到飼養的牛、羊,精致的陶器和玉器,精細紡織的骨針,雄偉壯觀的城牆,銅刀和最古老的樂器。城之大、之固,功能之全,在四千多年前建立,仍然不倒,令人讚歎。
第三、 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曆史當之無愧。石峁遺址距今已有4千多年的曆史,因該是屬於五帝時代,那麽從炎帝的神農氏族算起,四舍五入,說是五千年,應給已經是相當準確的了,因為人類曆史發展,在遠古時期是非常緩慢的,年代上幾百年的誤差,社會結構和文明程度不會有多大的差異。但要說從黃帝開始,就有五千年,一著是有爭議的。如果石峁遺址可以證明是炎帝榆惘起,經過黃帝重建,一直到夏朝第一次遷都為止,那麽黃帝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和人們的猜測以及五帝的記述也是一致的。
大家可以看看《探索與發現》等紀錄片中關於石峁遺址的開發和許許多多關於石峁的研究和猜測,我這裏可以給大家描繪一幅黃帝時代的宏偉畫卷。
五千多年前的炎帝部落,從渭河上遊逐漸進入渭河下遊的關中平原,進入初級農耕時期。當他們繼續向東遷徙時,被大河(如今的黃河)擋住了去路,而且渭河下遊的洪水泛濫,毀壞作物、農田和家園,人們就沿著大河向上,向北遷移,因為他們知道,河的上遊,一定比下遊的水小,而且是由許多支流匯合而成,有水而且容易控製的地方,當然是最好的居住和農耕之地。當他們到達黃河上遊的這條支流,發現那裏是一片肥美、厚實的黃土時,就在那裏定居下來,挖洞而居,修城而擴。
同樣的時代,同樣的理由,來自東方的九夷(持弓高大之人)族,也沿著大河的北岸,向上來到了黃土高原,大概在當今的山西和河北一帶,與早期來到這裏的炎帝部落的人隔岸相對。到了蚩尤時代,東方的九夷族強大起來,不斷地欺辱炎帝榆惘部落,大有被吞並之勢,不得已,炎帝派倉頡出使草原,向居住在自己西北方向,當今的鄂爾多斯草原上的黃帝部落的首領軒轅求救。黃帝和炎帝部落聯合,掃蕩了蚩尤的王城,它就是在今天在山西境內發現的陶寺遺址上。黃帝幫著炎帝,過黃河,三戰蚩尤,應龍生擒蚩尤,然後剝皮分屍。炎黃部落把東夷族打得四散逃走,抓回去的俘虜成為奴隸。因為黃帝的強大,炎帝讓位於黃帝,所以炎帝的王城沒有任何損傷,也沒有殺戮。黃帝取代了炎帝,入住王城後,顯然神不能共用,就將炎帝部落所信奉的神廟拆除,用其部分材料,擴建王城,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刻有特殊人像(神靈)和圖文的石料,卻被隨便用來作為建築城牆之料。
《史記》中說:“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嚐寧居。”哪個部落不服,黃帝就去征討。征平了就離開。黃帝到處開山劈道,從來沒有定居在一個地方,顯然是百分之百的草原人習氣。當時人們不存在土地資源的問題,也沒有什麽財產,能搶的資源就是女人和奴隸,所以平了就走那是自然的。黃帝征服了四夷之後,華夏成,龍脈興。創文字,鑄銅鼎。創農曆,定禮儀。黃龍降,隨升天。“黃帝崩,葬橋山。”進一步說明,黃帝的遊牧習性,死在征戰的他鄉,和後來的成吉思汗一樣,就地安葬。
這就是我十年前小說《龍脈》的故事大綱,也是今天石峁遺址初步挖掘後的推理。
和石峁的王城相比之下,山西陶寺遺址上的城牆被毀,早期和中期王墓被毀。據發掘報告,陶寺遺址明顯的毀墓對象均是當時身份地位崇高者,且以王者為最主要對象。毀墓者有意而為,目標明確,目的就是掘墳曝屍。入侵者掃蕩了整個晉南。這和黃帝部落的殺戮習慣和對拒不投降的敵人報複行為一致。蚩尤被趕到河北的涿鹿,最後還是被黃帝分屍,其實沒多大的仇恨,隻是草原人的獵性所致:屈服了,就好好待你,不投降,破城後大屠殺。
黃帝取代了炎帝,在此經座王城和大片土地上經過了五帝時代,氏族不斷壯大。有人就問,既然黃帝是草原上來的遊牧民族,怎麽會比炎帝部落還先進?他怎麽會突然發明創造那麽多的東西呢?其實那些不一定都是黃帝一人的發明,可能是受到中西亞文明的影響,以及與炎帝部落相結合的成果。比如創造文字的倉頡,就是炎帝的舊臣。到了禹的兒子啟(也是黃帝的直係子孫),就建立了第一個家天下的王朝-夏朝。為了防止東夷人的侵擾,夏啟在王城的東邊,修建了巨大的結構複雜的城門和城牆,包括翁城、馬麵、墩台、角台等相當先進的建築和防禦體係,這種城池的建築,是和公元前2900-2300時期,蘇美爾城邦同出一轍。從其城門的設計和結構來看,已經有了國家機器-軍隊和王的守衛部隊。也有了大規模的手工作坊和禮樂。據記載,夏王啟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鈞台,顯然那個“天穆之野”就是現在在石峁遺址上發現的巨大的皇台。
黃帝到夏朝的建立,表示國家和奴隸製度社會的形成,但周邊的氏族部落也不斷壯大,侵擾夏朝,史記中就記載了夏王啟到處征戰的事件。除了為了躲避天災和人禍外,因為夏人已經由半遊牧逐步向農耕轉化,所以夏朝不斷遷都,一直向東南方向,挺進中原,後來在那裏被東方來的商人取代。
看罷中國的記載,再結合現代人類出非洲後的大遷徙、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美索不達米亞,我們就不難看出,西北的草原文明,一定來自蘇美爾文明,至少受到她的影響。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可能就是中國甲骨文的先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起源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它大體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時間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於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眾多城市及周圍的農業社會。這種文明,隨著人類的進一步東進,自然會傳播至廣茂的草原上。除了文字、城市、農業外,銅的冶煉技術也在黃帝時代傳到了東方,當時的東夷人和黃帝部落的人們,都已經掌握了這種技術,隻不過是限於銅礦資源,處於開發和冶煉的初級階段,不可能大規模使用而已。而黃帝部落能夠戰勝蚩尤部落的一個重要武器就是來自西方草原上的馬拉(可能也是牛拉)戰車,這也可能是“軒轅”稱號的來源之一。黃帝是《史記》中第一個“披山通道”的人,而在之前的先民們,從來沒有修路的需要,其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戰車需要道路。
不幸的是,有無數“中國人”認為,中國是“中國”,華夏人和華夏文明是“本地”產的,開始根本不接受黃帝來自草原,後來一聽說甲骨文來源於楔形文字,就暴跳如雷,看都不看,說這是貶低自己,一切都必須是中國自己產生的和發明的,否則就是欺祖。孫中山在祭奠黃帝時就有“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豪言壯語。
從我所知到的大量文獻和和我理解的,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第一, 炎帝和黃帝是兩個特殊的曆史人物,來自不同的氏族。司馬遷所說的“少典”是“某首領”的意思。“典” 從大,從冊,是標準、法則、掌管、主管等意思,比如典章、典製、典範、典雅、典禮、典型、典獄、盛典、大典等等。“少”是一個修飾詞,有說不清、某個、一個、不重要的意思。“黃帝者,少典之子”,就是說,黃帝是某部落首領的兒子,這個部落就是有熊氏。關於炎帝,也是一樣的,炎帝的母親是某部落首領的妃子,這個部落就是神農氏。
第二, 炎帝的神農氏族部落,曆史非常悠久,從傳說中的伏羲、女媧造人,經過有巢氏(生活在樹上的原始人類)、燧人氏(會使用火的先民),到神農氏(開始了農耕)。而黃帝部落從天而降,古人不知來曆,顯然不是一個同源氏族。“中國”人非要說他們兩個是同父異母,就是認為,中國人都是土生土長的,一切文明都是自產,說黃帝是外來的,就是“欺祖”。但是,如果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兄弟二人的聯合怎麽能稱做“融合”,然後“共同創造了華夏文明”?那隻能叫“和好、複合”。一個父親的兄弟兩人,怎能代表兩種文明?
第三, 炎帝和黃帝是後人給予這二位的特俗榮譽,不能說他們之前的首領都叫炎帝和黃帝,更不能說是“最後一個炎帝”或是“其中的一位黃帝”。“帝”,就是從這兩個人開始,以前沒有“帝”,黃帝和炎帝是尊稱,各自隻有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第四, 五千年文明,需從炎帝的神農氏算起,四千多年前的黃帝取代炎帝後,或者說是炎帝讓位於黃帝,“禪讓”製應是始於炎帝,盡管可能有些無奈,但不是孔子所崇拜的堯。來自西北草原有熊氏部落的首領黃帝,把西亞文明帶到了中原,與這裏的神農氏族融合,創造了“夏華”(後來稱之為華夏)文明,China 的名字來自Xiahua.
我們期待著石峁遺址的進一步挖掘後,來證明《史記》的真實性和對五帝時代的一些更正。
是啊,二十一世紀,應該是跳出認知局限的時候了。“現代人出非洲大概是十萬年前。”有科學依據。整個現代人類是個大家庭。人比人,氣死人。國比國,戰死人!
當然,我們的四,五千年的曆史,是獨特的。有好有壞,我們隻能理性對待,不要被統治集團利用。
哦,邏輯有點問題哈。不過現代人過喜馬拉雅,應該也沒有那麽久遠了。
人類曆史與地質時代還遠沒法比吧。
https://youtu.be/4Hfs1HQpJ4s
第二支先民也是從印度、青藏高原進入亞洲大陸,但向東方沿著海岸向東北方向遷移,應該是中國南蠻和日本扽島國的先民。
帝三支是從西亞廣茂的草原進入亞洲大陸,大部分成了中亞和中國西北的先民,黃帝部落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人一直向東,到達美洲,也有一部分人轉向從燕山南下,形成了東夷人。
以上都是猜想,沒有證據。
從西亞到中亞到關中是另一支。
從經濟方式來講,蒙古的一支大概難以是黃帝這一族的起源,因為草原資源的特點隻能發生遊牧文明,畢竟現成的資源不可能不用而發展農耕文化,因此蒙古基因更多屬於之後逐漸融入的,而不是中國人起源的核心內容。
隻有直接通過地中海經西亞中亞到關中的這一支是中華文明起源的最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