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回來倒的不光是時差,還有“車差”和“路差”
(2014-10-09 11:47:25)
下一個
從澳大利亞,新西蘭旅遊回來,雖然兩三天了,但一直在倒時差, 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卻睡不著。更糟糕的是還得倒“車差”,“路差”。反正晚上睡不著也是閑著,不如就說說這“車差”,“路差” 是咋回事。
休假出去玩,習慣自駕遊,這樣覺得自由自在,能隨心所欲,走哪兒看哪兒,到哪兒住哪兒。準備這次奧新遊的時候,就決定了還是自己開著車玩。但澳大利亞,新西蘭隨英國,行車靠左,與美國正好相反。所以從美國到澳大利亞開車很不習慣。
這不習慣首先在於車不習慣,因為他們這邊車的方向盤在右邊不在左邊,換擋開空調,收音機調台,CD 換碟子都得用左手。
更要命的是雨刷和轉向燈的位置和我們的正相反,一到轉向或者變道的時候,順手打開的不是轉向燈而是雨刷。當看到雨刷在眼前左右狂舞,有時還伴著霧氣騰騰的洗窗水,才意識到轉向燈開錯了,連忙著左手關雨刷,右手再開轉向燈,緊張之中還要看著車行路況,弄得人手忙腳亂,有點顧前不照後,一通下來,不由地額頭,後背涼汗淋漓。萬幸的是這邊的刹車和油門還都放在右腳下,兩者的安置和美國的無異,不然的話,那忙亂起來出的不光是冷汗,恐怕是人命了。
接著說這路差,由於他們車靠左邊行走,所以整個行車規則和美國形成了一個鏡像顛倒。他這邊左轉是轉小彎,急轉彎,向右則轉大彎。前麵有車跟著,順大流還好辦。好幾次因為自己一馬當先,都錯過了左轉的路口,有一次右轉,出於習慣,差點拐到逆行道裏。
他們這邊十字路口,不怎麽用紅綠燈而是轉圓盤,有時轉盤的出口多達五六個。看著轉盤裏走馬燈似的車流,進也不敢進,好不容易進去了也不知道從哪兒出,就像磨房裏的驢一樣,繞著圈打轉。
但話說回來了,雖然一開始來這兒開車是難一點的,但也不是上刀山下火海。隻要能夠用心體會,小心駕駛,多看慢行,過不了多久,很快就習慣了。
這不剛在澳大利亞,新西蘭開了兩仨周車,回到美國反而覺得不適應了,在倒時差的時候,還得倒“車差”,“路差”。所幸的是回複老習慣比適應新環境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