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越多貧富差距越大
每每人們談到貧富差距,國人總是夢想著“均貧富”。但實際上產生貧富差距是地球上最自然的事情,平等、平均隻能是一個理想。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智商、自製力也是獨一無二的。由此產生的辦事能力、思想方法等也是人人不同。所以人與人之間生而不同。在獲取財富、地位的過程中,還要加上判斷、運氣等因素。所以產生貧與富是必然的。
但過大的貧富差距卻會讓國家、社會動蕩。重新洗牌後,貧富差距回歸到穩定區間。國家、社會這樣的係統才會穩定。
中國曆史重複了無數遍的故事是這樣的。王朝之初,千百萬人口在開基創業的戰火中倒下。一時間,田多人少。占人口大多數的普通農民也可擁有大片土地,反正能種多少就種多少,沒有人和你爭。這些農民就是自耕農。當然占人口少數的新朝的王公貴族、土豪劣紳地主們擁有更大片的土地。但卻沒有足夠的勞力來耕種。這時地主階級無法控製自耕農,自耕農也不用看地主的臉色。隻要繳納了國家的賦稅,就和地主相安無事。地主這個階段也不會兼並自耕農的土地,畢竟土地供大於求,自己現有的地都種不完呢。這時的貧富差距在健康的穩定區間。社會安定,一片欣欣向榮。
由於勞力不足,於是地主和自耕農都希望廣建子嗣。在沒有避孕手段的古代,隻要國家稍微安定,孩子們就滾滾而來。王公貴族、土豪劣紳地主們雖擁有大片土地,但架不住孩子多呀。而且人心不知足啊,於是把別人的土地用各種手段占為己有,就是自然的選擇。自耕農們一頓猛生後,發現自己的地不夠分了。咋辦?一些孩子就必須給地主當佃戶。
而地主的孩子們擁有更好的教育、人脈等,而且家產豐厚。多數人和自耕農的孩子們相比,競爭優勢明顯。於是慢慢地地主就兼並了自耕農的土地。這時貧富差距就擴大了。
人口繼續猛增,現在變成了人多地少。這時地主就基本掌握了定價權。你說田租太貴?好吧,你不幹,有的是人幹。人多的很麽。於是佃戶們的辛勤勞作,讓地主的財富不斷上漲。而自己僅能糊口而已。地主還認為佃戶應該感謝他。遇到災年,地主就憑借自己的雄厚財力去購買無法生存的自耕農的土地。於是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人口越多,貧富差距就會越大。這時社會上階層固化現象就很嚴重了。任何時候,階層互換都在發生。這裏僅論及一般情況。
人口還在猛增,地主的地越來越多,地主完全掌握了定價權或者說取得了壟斷地位。自耕農的數量越來越少。佃戶為了一口活命的糧食,必須忍受所有不公。當人口數量達到某個拐點時,在本鄉本土無法生存的農民踏上了流浪的道路。流民產生後,王朝的命運就會掉頭直下。於是一場改朝換代的大劇再次上演。
自耕農們如果能夠從王朝之初快進到王朝終結,他們最佳的選擇就是控製子女的數量。讓地主們拿不到定價權。隻要維持住人少地多的局麵,自耕農們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但在古代這是不可能的。於是濤聲依舊。類似的劇本,不同的演員一再上演。
人口越多,貧富差距越大的規律就在那裏,一直沒有變。今日被迫996的後浪們,你們掌握自己命運的鑰匙就在於控製子女的數量。而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就是控製貧富差距過大的鑰匙。現在梁建章、任澤平等以愛國,為了國家前途的名義忽悠年輕人量產“韭菜”、“接盤俠”。忽悠政府放棄計劃生育政策。其居心何在,就很清楚了。
來自微信曆史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