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曆史,襄助未來

姍姍來遲的博客,把曆史和現實聯係在一起。曆史是必須懂得和弄清楚的。
個人資料
shanya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被人口飛速增長壓垮的帝國(二)

(2020-08-26 23:46:11) 下一個

但乾隆卻是憂心忡忡地望著身邊的新皇帝,他回想起皇祖、皇考費盡心力治平的天下;是如何在自己的統治下走向盛世的高峰。而盛世之憂卻在慢慢地集聚,乾隆似乎看到了國運板蕩的肇始。

乾隆六年,進行了第一次全國規模的人口普查。人口已經有一億四千三百四十一萬人。在乾隆高效勤奮的統治下,乾隆六十年,人口飛速增長到二億九千六百九十六萬。如果算上所有黑戶,定然輕鬆突破三億大關。五十四年間,人口翻倍。這既是證明康雍乾盛世的一項記錄,或說是一重要成就。也將盛世到亂世的推動力加大了許多。甚至可以說乾隆六十年是由盛世到亂世的引爆點。

在現代機械化農業技術大幅提升糧食產量之前,人力和畜力農耕技術所產的糧食能夠支持的人口數量是非常有限的。

即使應用了現代機械化農業技術以後,世界現有耕地能夠支撐的人口數量也是有限的。這也是為什麽現代世界在不同地區,不斷發生糧食危機的根本原因。現代科技也無法給出現在地球到底更夠支撐多少人口共同生活。因為有過多的因素需要被包括在內。人口數量不斷飛漲,為了支撐人類的基本生存需求;自然環境在被不斷地破壞,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急劇下降。我們隻能看到整個地球生態係統的惡化趨勢和氣候變化等外部特征,但無法知道什麽時候,或者說多少人口會最終導致地球生態係統的徹底崩潰。從而導致人類社會的終結。理論上可以無限增長的人口數量和有限的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一直主宰著人類社會的循環往複。而科學技術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矛盾,甚至在某些階段;眾多低廉的人口還可以助推經濟發展。但無法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科學技術總是會導致更加快速地消耗自然資源,加上飛速增長的人口數量;於是矛盾更加尖銳。

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的方法一直是戰爭、瘟疫、災荒。而且人口增長的拐點一旦到達,沒有天敵、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就會被大規模戰爭、瘟疫、災荒光顧。甚至可能是三者俱至。科技總是被優先應用於戰爭,以便高效地消滅敵人。這就是科技的多麵性。當人口數量由於戰爭、瘟疫、災荒下降到某種程度,(我們無法預期,這是曆史的偶然性)新的秩序就會建立。於是處於該時段的人類就可以享受相對安穩的人生。

乾隆的大清也不例外。僅僅當了六天太上皇,遍及川、陝、楚、豫、甘無省的白蓮教起義爆發了。垂暮的乾隆已經無法實際主持平叛事,除了念幾句密咒。

人口在一百多年的康雍乾盛世期間,從康熙元年的九千一百多萬,一路猛長到乾隆六十年的二億九千六百九十六萬。增長了兩倍還多,但糧食產量不可能增長這麽多。康熙大帝曾憂慮地下諭:“戶口雖增而土田並無所增,分一人之產供數家之用,其謀生焉能給足?”後來他進一步講道:“…. 戶口日繁,地不加增,產不加益,食用不給,理有必然。朕洞矚此隱,時深軫念。”

如同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歐洲列強解決人口膨脹的方法一樣,大清也在不斷地擴張自己的疆域。漠北喀爾喀地區被康熙納入了大清版圖。

但是杯水車薪,人口壓力始終伴隨著康熙朝。雍正整頓吏治、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火耗歸公等舉措讓大清的國力提升。而且將青海納入版圖。

但是飛速增長的人口讓糧食價格快速上漲。饑餓的帝國必須繼續加快擴張的腳步。乾隆經過不斷對外用兵,將新疆、西藏等都收入囊中。

即便如此還是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畢竟當時新疆、西藏等地無法進行大規模移民和墾殖。

而古稀之年的乾隆也深知自己的帝國正在走向盛世的終結。他開疆拓土、興修水利、引進高產農作物的一係列努力還是敵不過人口增長的速度。一代明君乾隆也沒有任何辦法來抑製人口爆炸。而他興修水利、引進高產作物等讓人民吃飽的努力,反而助推了人口的增長。

衣衫襤褸、營養不良的饑民們給乾隆五十八年來訪的英國使團團長馬戛爾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方列強開始認為古老的中華帝國“可圖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像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這種國家,改善的醫療導致死亡率大幅下降,但生育率因為宗教沒大變化,必將導致人口爆炸,國家崩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