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曆史,襄助未來

姍姍來遲的博客,把曆史和現實聯係在一起。曆史是必須懂得和弄清楚的。
個人資料
shanya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金正恩在變什麽戲法

(2014-05-02 23:58:04) 下一個
     隨著北朝鮮新國防委員會在2014年4月9日的選舉組成,崔龍海成為排名第一的副委員長。一時間外部世界都認為崔龍海正式成為了朝鮮的二把手。但隨後半個月,崔龍海幾乎沒有露麵。特別是4月28日朝鮮宣布組織指導部第一副部長黃炳誓被晉升為次帥。5月1日朝鮮又確認黃炳誓被任命為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大家又認為崔龍海被清洗了。金正恩如同一個魔術師在朝鮮的政治舞台上玩著引人入勝的戲法。要看清金正恩的戲法,先要把朝鮮的權力架構梳理個大概。
金正日在1974年正式被確認為金日成的接班人之後,采取了神化其父、逐步攫取權力的辦法。為了不招致還在當權的元老們的反對,金正日沒有對當時的機構進行大的改變。而是在賜予元老們高位和高軍銜的同時,將黨政軍的實權逐步集中到自己的根據地朝鮮勞動黨組織指導部。到金日成去世之時,組織指導部已經是權傾天下。
具體到人民軍方麵,總政治局、總參謀部、人民武力部成為權力的鐵三角。金正日是通過朝鮮國防委員會來管理軍隊的。而人民武力部是國防委員會下屬的一個部門。應該說人民武力部在軍令和軍政方麵並沒有太大的權力。總政治局原本有對人民軍中高層幹部的選拔任用權,及對人民軍指揮官和保衛員的監督和軍政方麵的部分管理權。這使其排在總參謀部和人民武力部之前。但金正日將總政治局的人事權交給了組織指導部,人民武力部的黨務工作也交給了組織指導部。這樣總政治局的分量就下降了。隻是在深受金正日信任的趙明錄從1998年9月以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兼總政治局局長後,直到他於2010年11月去世;總政治局局長才被認為是朝鮮人民軍的二號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金正日啟動金正恩接班程序時,是將金正恩安排在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副委員長。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已經坐了多年的冷板凳,無人關心。這是金正日為其子接班精心策劃的,他想通過這個被閑置多年的部門讓金正恩一張白紙作出最多最美的圖畫。可能金正日想讓金正恩將國防委員會投閑置散,讓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成為最高的軍事機構。
崔龍海是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和國防委員會排名第一的副委員長。如果他再兼任總政治局局長的話,就是名副其實的人民軍二號人物。但是崔龍海比不得趙明錄。他沒有軍旅經曆、名聲不佳、軍中沒有自己的班底。可以想見空降總政治局的崔龍海是很難真正推動實際工作的。崔龍海的上升完全是金正日為了讓金正恩順利接班而作的特殊安排。這樣的輔政大臣,金正恩才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得心應手地使用。金正日為金正恩精心安排了輔政三大臣,李英浩、崔龍海、張成澤。本希望他們齊心協力輔佐金正恩,但這三人卻鬥的不亦樂乎。崔龍海雖然笑到最後,但其注定成為金正恩的下一個犧牲品。因為他毫無實力,完全依靠最高領導人的青睞和恩寵。所以為了清洗張成澤,金正恩隻能依靠組織指導部。而負責軍事的第一副部長黃炳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摧毀了張成澤及其領導的勞動黨行政部後,組織指導部的權力進一步膨脹。這使金正恩內心不安,他不想看見另一個權力巨人崛起。但當殺掉姑父後,金正恩再對組織指導部等強力部門下手時必須小心從事、以免魚死網破的局麵。我在我的博文《張成澤被處死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一文中對此有詳細分析,此處不贅。而且幹了髒活而立了大功的黃炳誓等人需要予以獎賞。
金正恩由此想來個一箭雙雕。於是把崔龍海先高高捧起,選為國防委員會排名第一的副委員長。再輕輕放下,免掉他的總政治局局長。而把黃炳誓晉升為次帥,再任命為總政治局局長。對黃炳誓個人來說,軍銜的飛速上升是對其最大的獎賞。但擔任總政治局局長,其實權沒有組織指導部負責軍事的第一副部長大。名升暗降,但黃炳誓又說不出什麽。而擔任了總政治局局長,黃炳誓就和人民軍指揮作戰的將領們有了些對立的味道; 不再是從前可以恩威並施的超然地位。而且黃炳誓對總政治局工作的推動是崔龍海所不能相比的。從工作方麵也是很有益處的。
個人認為這是金正恩做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下邊他就可以對組織指導部進行進一步的人事布局,達到完全掌控的目的。至於崔龍海,金正恩完全不在乎。先放在高位上供著,隨時可以用他當替罪羊。金正恩現在一定會小心謹慎地對待下屬,穩定為主。目前應該是將崔龍海放在黨務方麵開展工作。所以說什麽金敬姬為張成澤複仇而說動金正恩清洗崔龍海雲雲都是無稽之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edoli 回複 悄悄話 日本不是要跟他們建交嗎?
飿崆 回複 悄悄話 為啥吃飽了沒事研究這些破事,撐不了幾年了,能容忍這樣的垃圾政府的國家就讓他自己去做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