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知己

讓我們真是麵對養老問題
個人資料
stapler12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恨從何來?

(2020-10-05 13:47:49) 下一個

      今天的新聞不是川普,而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名單出來了,授予Harvey J. Alter(美國),Michael Houghton(英國)和Charles M. Rice(美國)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丙型肝炎病毒”方麵作出的貢獻。

      

      肝炎基本上可以說是與公共衛生、傳統文化、醫療管理等有很大關聯的。大家還記得1988年上海出現的毛蚶中毒事件吧?那次官方公布的數字是30多萬人感染甲肝。對於中國人來講,肝炎是個明感的詞,因為它曾是中國的第一疾病,而且乙肝和丙肝對於人的健康影響很大,家裏如果有人得了肝炎,患者都要使用單獨的碗筷用具。年輕時常常聽到身邊的人,同學、親戚、同事等得了肝炎,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人得肝炎的比率高達10%,其中主要是乙型肝炎。 可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肝炎這個敏感詞慢慢淡出了中國人視線了。那是發生了一件事。
 
    上個世紀80年代,乙肝疫苗在美國上市,此後的1987 - 2004 年,急性乙型肝炎的發病率下降了 80%。
     對於乙肝這種幾乎無法治愈的傳染病,疫苗幾乎是一種救贖。當中國將乙肝疫苗問世等同於“神舟飛船”和“雜交水稻”相當的科技成果。
     1975年,北京醫學院肝病研究所創始人陶其敏,及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研究所副所長馮百芳,親身試驗,研製成功中國首代乙肝疫苗。能搞出疫苗,不一定能廣泛使用。
血漿來源和質量限製以及嚴苛的純化滅活程序,導致成本相對高昂,幾乎不能量產。
     一晃十年過去了,1986年,默克製藥在時任總裁羅伊·瓦傑洛斯的堅持和力推下,研製出首個基因工程疫苗 —— 重組rDNA乙肝疫苗。以酵母工程菌為載體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在安全及穩定性更易保證的同時,可實現工業化量產。

      默克公司最初希望直接向中國出售乙肝疫苗,而非技術轉讓。畢竟,以中國當時乙肝流行的嚴重程度,依照美國國內售價100美元的乙肝疫苗價格,出售乙肝疫苗這樁生意,幾乎是一台不會停歇的印鈔機。以中國每年有2000萬新生兒計算,中國每年用於疫苗購買的金額,就將超過20億美元。但乙肝疫苗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完成三次接種的100美元,是當時中國一個普通家庭半年的收入。就在雙方因交易金額激烈交鋒時,羅伊·瓦傑洛斯卻焦慮萬分:「時間如此緊迫,我想保護孩子們免受這種致命疾病的侵襲」。最終,默克製藥放棄了專利,還有唾手可得的巨額利潤,與中國政府達成合作。

      1989年,經國家計劃委員會和衛生部批準,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深圳康泰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以700萬美元的談判價格,與默克製藥簽訂技術轉讓合同。就這樣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工業化生產技術,及模塊化全封閉式自動控製生產線,終落地中國。
      中國乙肝防控史上泰鬥級人物的莊輝院士說,中國政府為此支付的700萬美元,主要使用於美國專家來華指導工作、協助建設生產線、培訓人員,以及我國相關人員赴美考察和學習等。所以,此次技術引進,並非「購買」;而是默克製藥的「免費轉讓」。

      從1992到2006年,中國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人數從1.2億下降到了7800萬,減少了3000萬,比整個澳大利亞的人口還多。中國90後的孩子都從這個故事受益。

      一個企業不僅要創造價值和利潤,它還要有一種社會的良知和責任感,這才是偉大的企業。今天全球的疫情中,又出現這樣的一家企業,吉利德公司,它將瑞德西韋配方無償獻給社會,讓我們學習一下這種美德,一種造福人類的美德。

     30年前的故事很多人記憶模糊,或根本沒有記憶,人們甚至不清楚為什麽現在國人的乙肝犯病率明顯降低了,那是美國人給中國人造的福。事實就是這樣!

     過去和現在很多中國人莫名其妙憎恨美國,就算他們哭著喊著把家人安置到美國,也無法抵擋他們心中那股莫名其妙的怨恨。當我們把南京大屠殺作為國殤事件紀念時,誰還記得,當年參與南京大屠殺殺人最多的日本第18師團,最後讓美國人殺的隻剩600人,是美國人替南京大屠殺的冤魂報仇了!莫名其妙地很美國人?

    今天又兩個美國人獲得諾貝爾獎,而且是丙肝方麵的成就,而現在中國有1000萬丙肝的患者,到目前為止針對丙肝能夠根治的手段。諾貝爾的醫療成就可能又成為中國人的福音?

     愛往往是需要一個理由的,因為有信仰、良知和責任,當年默克公司放棄億計的利潤,把愛留給了中國人。 而恨往往不需要理由,特別那些心中無信仰的人。恨美國,你為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