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知己

讓我們真是麵對養老問題
個人資料
stapler12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60後父母養老的問題的思考

(2019-01-08 23:34:09) 下一個

前幾天北京的朋友向我谘詢如何安排他們照顧它父母的問題。他們是60後,而且夫婦兩個都是家中獨子。早在幾年前,他們就移民到加拿大。既然是60後,就不難算出他們的父母的年齡,一般都是在80歲上下。這對夫婦一直在兩家的四位老人之間來回忙碌。隨著老人的衰老,需要過問和照顧的事情越來越多。為此夫婦兩個不得不分開,先生留在北京一邊上班一邊照顧老人。但他們總是擔心他們照顧不過來這四位老人。今年夏天,他們決定先將一對老人安排到北京郊區的一家大型的養老社區中,並支付了150萬的四十年有效的床位使用費,而夥食費、護理費以及其他雜費另算。。。。。。他們來征求我的建議。說實話,這的確是一個很難回答的話題。我隻能從我的專業和經曆來與他們分享。

首先,先來分享兩個我自己的身邊的兩個真是經曆。

我的發小,一個地道的北京爺們。他們的情況與上麵說的那對夫婦一模一樣。夫婦二人都是60後,都是獨子,下有一子,上有四位80歲以上的老人。他已經全職在家照顧這個家有十多年了。當我在北京開設老人護理公司時,那時他家的老人身體還行,所以他有時間到我這幫忙。近幾年他幾乎就沒有空暇時間了。有人說他是“啃老族”。我知道那是家裏的老人們哭著喊著讓他啃老,這樣啃,老人心裏100%的踏實。在北京沒實力的人,想啃老也不一定夠資格。因為這既是錢的事,也不是錢的事。我每次見到他的父母,就有一種見到我父母的感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親情的感受”。

第二個經曆是我的原來北京的鄰居。他們的父母比較獨立,喜歡自己居住。現在老人已經85歲了,但身體還不錯。他們將市中心的房子賣了,搬到房山一家養老機構中居住。由於這個養老機構裏城區比較遠,他們有很多私人的事情處理起來就不是很方便,例如看病、會朋友、參與一些活動等。盡管他們對居住的養老機構還算是滿意,但還是感覺有點厭煩的感覺。他們又想換一家居住。。。。。。

養老這事首要重要的是什麽? 人!特別是在一個社會保障體製不完善的環境中,養老還是不得不要依靠血緣親情的關係來維係。“養兒不能防老”,現在這種說法好像有點過時了。我認為這話一點都不過時,而且它的現實意義非常明顯。從人類社會的演變曆史來看,現在老人的作用好像不如古時候那樣重要,但老人與子女之間彼此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沒有變。這裏所謂子女的權利就是繼承的權利,而義務就是要照顧老人義務。所以養老是否能防老,不是很清楚;但清楚的是,養兒的所表現的社會行為之一,就是子女要照顧他們年邁的長輩,這是人類存在的一種需求,它也是愛的傳承。

老年的生活軌跡有不同階段,越往後走,好像越感到沉重以及責任重大。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有些老人盡管高齡,但仍可以保持自我生活的自主。這樣非常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這種狀態。這就涉及到我們養老規劃時涉及到的三個“保持”:

一. 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狀態。人大部分時間是在痛苦和無聊之中徘徊,正確了

解痛苦、快樂、愛和喜樂的內涵,有利於了解生活意義,從而使生活更加有趣。

二. 保持身體運動和社交活動。減緩正常的衰老速度,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形態。

三. 保持一定的現金流。現金不僅僅日常所需,它也是應對不時之需。養老時,不要被

現金的問題所困。

從養老的角度看,這三者幾乎缺一不可。老年生活可以延續30-40年,越早著手準備,養老就成為一件不使人困惑的事情。

再說說我朋友的問題。之所以先舉了兩個例子,是想總體說明以下幾個觀點:

1. 身為父母,養育子女都是一天天的過程;同樣當子女照顧自己的老人時,也是一天天的照顧進程。這兩個過程實際上沒有區別,都是愛的恒久忍耐、默默付出、有汗水和眼淚...... 所以這裏不存在一勞永逸的養老的方式。國外沒有,中國也不可能有。第二例子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老人的需求是動態,特別是生活自理的老人。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生活在一個不是自己家的環境幾十年,他們的感受是怎樣的?當子女選擇一家養老機構就可以解決他們的照顧老人的憂慮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2. 老人越是衰老越是需要親人的關照。我們的老人都是非常偉大和無私的,在現在這種壓力極大的社會中,我們的老人們絕大部分都不願意打擾子女的生活。但這並不意味著老人們不需要子女們關照。特別是對於這個案例中,老人們都是高齡自理的。子女可以保持老人的獨立生活,但要盡可能要與與老人生活物理距離上的最短距離。現在很多人移民到海外,也有很多人不在父母的城市工作,子女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表,其中要有老人共度的時間。記住:父母健在時,與他們相處那才是真實的幸福;而當父母不在時,而長歎沒有更多地與父母相處,那顯得更為虛偽。

3. 我們往往不是很清楚生活品質的含義。的確,想幾句話還真不好描繪老人的生活品質是什麽樣子。過去對於我們生活品質,我們會常用“講究”或“考究”一詞,表示對於生活中事物高水平的標準。養老最為講究的就是“家”的概念。養老機構也是追求給予老人一個“家”的目標。而這個家的概念不僅僅是我們所接觸到的“家長裏短”,而以專業的標準來營造一個“家”的服務環境。據說我朋友預定的養老機構是一家將達到5000 10000張床位的大型養老社區。裏麵有活動中心、醫院等設施。聽起來很不錯,但讓我們仔細想一想,一個居住環境內,有500010000個老頭、老太太一起生活,而且這裏有能走的、坐輪椅的、完全臥床的、還有臨終的。一個社區中,叫的最為頻繁的就是救護車的鳴笛聲,請想象一下,在這裏住上幾十年的感受會怎樣

4. 站在老人家人的角度看,中國養老像樣的起步不到十年。一個正在摸索的中國養老產業,有誰就敢擔保10年、20 年、乃至40年後的事情?幾十年後,別說老人在哪?就連他們的子女在哪?誰能說清楚?自改革開放以來,除了一些老字號,有幾家企業撐到今天的?而且目前很多養老機構的服務隻是一種承諾,例如很多養老機構現時接受的都是完全自理的老人,隨著老人衰老,養老機構承諾將提供醫療或非醫療護理服務,甚至臨終關懷服務。這隻是一個承諾,不是現實的事情。記住,一般的生活服務或支持與護理服務在專業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並不是任何人或機構可以做的。所以哪些指望能一家養老機構居住40年的養老規劃是不切實際美麗的蛋糕。

5. 老人入住養老機構,特別是長期入住,要采用一年一簽合同的方式。這樣可以是老人擁有靈活的選擇。對於養老機構定金或押金的問題越來越提到桌麵上來了。在美國,這筆錢是被指定的信托公司監管的,老人在養老機構的“零用錢”一般不準超過5000美金。而國內目前對於這筆現金的監管幾乎就是一個灰色地帶。

關於入住養老機構的前後的注意事項,在我的《入住養老機構完全手冊》中有詳細的描

述,而下麵直接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高齡自理老人是去養老機構好?還是居家好?

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環境中,我個人鼓勵高齡老人仍舊選擇居家養老。因為老人原有生活和社會關聯沒有變;它符合老人需求多樣性的特征。。。。。。但是與“年輕的自理老人”不一樣,高齡老人居家養老要特別解決三個方麵的問題:

一、居住環境要盡可能滿足服務養老的需求。首要是安全性因素,其次是舒適性(特別不要忽略室內溫度和空氣品質的問題)。

二、要解決看病渠道問題。這裏子女是主要的角色。子女要事前幫助老人建立好醫療的渠道和選擇。在醫療診治方麵,這裏不完全要求子女都是醫療方麵的專家,實際上也做不到,但子女要是一個“正確”的判斷者。這主要防止老人成為目前過度醫療以及醫療市場化的受害者。

三、要適時解決日常生活的方便程度問題。依托社區服務,解決諸如小時工服務、送餐(送菜)服務等。

前麵說過,養老要保持一定的現金流。這裏除了一些較大的不時之需之外,保持較充足的現金以更多的購買服務,這樣可以使老人從生活的瑣事困擾中解脫出來,最重要的是這些瑣事對於正常人來講就是一般性的事情,如買菜、打掃衛生、擠公交等,但對於高齡老人,這些事就可能不是輕鬆的事情,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可能容易對高齡老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人一生中,家是最為溫暖的地方;家的成員也是最親密的人。我們學習、工作、奮鬥都是為了這份溫暖和愛。我們每個人照顧父母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做見證,我們的下一代以及我們身邊的人一定會從我們對父母的關照來體會真正的愛,從而讓愛代代相傳。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聖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xxq2001 回複 悄悄話 How old are the parents of 60後? I guess roughly, around 72-81 if 60後 were born to parents at age 22. Can they live for anther 40 years to 112-121? I think 150 Yuan for 40 years of bed is a big rip-off, consider the place is still in business for 40 years. Any guarantee that they wouldn't take-off with your money and abandon the elderly?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6ba6' 的評論 : 150萬是指40年的床位費,並不包括餐食、管理費和護理費。價格是不貴。問題是,中國這事,幾十年後,誰和誰都在哪裏兒,誰知道?
6ba6 回複 悄悄話 博主開養老院的嗎?四十年收150萬是哪家養老院?是分期付款的嗎?一年四萬不到挺公道的。六十後都有獨生子,還是父妻兩個,挺稀罕的哈哈(∩_∩),嗬嗬
家宴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深度剖析,也是愛和生活的詮釋。
哈喜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紅米2015: 我聽我媽說,收了老人家的錢,有人卷錢跑了,移民澳洲。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40年預付款? 大家現在腦子裏,能想起幾個生存超過30年的中國企業? 能想出三個,說明你有生活經曆。
stapler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蓍草為yarrow' 的評論 : 孩子們也是50幾了,他們也考慮自己養老的問題。也可能買40年的,價格便宜吧。
風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細致好文。

我也讚成在家養老。因為養老院實在隻適合八字較硬的老人前去,而八字較弱的老人是擋不住被他人無意識采氣的。這就是為什麽許多健康老人進了養老院,沒有多久就過世的真正原因。這其實是更深一層次的問題,許多人都不曾意識到人的能量是會交換的,正能量從高往低流,負能量也一樣從高向低流。健康老人住進養老院是用自己較高的正能量去交換了院內別的老人較高的負能量,直到自己的能量場與哪個養老院整體能量場相合為止。不是每個老人都扛得住這種交換的。養老院那種暮氣沉沉的地方,聚集了太多的負能量與各類冤親債主,就算是命弱的健康年輕人也未必能擋得住這樣的能量交換,更何況是健康的老人?

我去養老院隻一次,就很明顯能感覺出能量在流失,去完養老院後,人特別累,臉色又難看,喉嚨會起痰,腿會發軟,還沒有胃口,隻想睡覺。經過了這一次拜訪養老院,我決定:有生之年將父母養在他們自己家中,自己努力賺錢,請人好好照顧,絕不送他們進養老院。
蓍草為yarrow 回複 悄悄話 我也不明白為什麽需要為80多歲的老人支付“四十年”的“有效的床位使用費”。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好文章!
蓍草為yarrow 回複 悄悄話 我也不明白為什麽需要為80多歲的老人支付“四十年”的“有效的床位使用費”。
媽媽的故事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ily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謝謝分享 !!!
localappleseed 回複 悄悄話 讓80歲的老人,要交40年床位費,肯定沒有選擇隻交5年十年的。中國有40年不變,不倒的這種公司嗎?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前幾年回國時也聽母親談到那種先交100萬的養老院,心裏就想,這要是倒閉了,上哪裏要錢去?
localappleseed 回複 悄悄話 在北美的中國父母,比較理想的情況是,父母住與子女在步行距離內的老年公寓,國家個人都分擔,既有分開住的有點,又能讓老人覺得子女在身邊。
FreeGo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這些看法、經驗和觀察
來也匆匆London 回複 悄悄話 養老是全世界的難題啊!英國這邊的養老院也是不盡人意,在國內的父母現在還身體健康,但是肯定是越來越需要我們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