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學士

國遠家離已卅年,蹉跎歲月過雲煙。書生漫道無一用,經緯書齋自有天。
個人資料
正文

從總理抱怨造不出圓珠筆芯談起

(2016-01-17 11:08:04) 下一個

從總理抱怨造不出圓珠筆芯談起

——昔日輝煌VS今日為外資打工

作者:陳昊

 

  近日,李克強總理的一段話引起網絡熱議,李克強稱:“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圓珠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

  中國不掌握製造圓珠筆的核心技術?!

  可能很多人會想起我國曾於1972年就開發出了110型高檔不鏽鋼圓珠筆,那時正是我國圓珠筆暢銷海外的輝煌時刻。那麽,豐華現在在何處?原來,1992年豐華改製為股份製公司,搞所謂的“多元化經營”,出現長期虧損,到2005年公司已經資不抵債,2007年全部停產,改行搞起了房地產。一家國營老廠在新自由主義的吹拂下,早已敗光賣光。中國製筆行業全軍覆沒,豐華、英雄等全國著名品牌煙消雲散。

  那麽,現在我國真的不掌握製造圓珠筆的核心技術嗎?業內人士給出否定回答,那麽,我國為何又要自帶技術為外資打工?

    昔日輝煌:社會主義改造後不斷創新 暢銷海外

  第一支圓珠筆是在1948年,由上海豐華精品製造廠(後改為豐華圓珠筆廠)試製成功。1948年8月後,物價一日數漲,工廠賣出的成品補不進原料,造成大部分筆廠減產、甚至停工,再加上美貨傾銷,使上海製筆工業又一次陷入困境。

  上海解放後,製筆行業在國家采取一係列扶持措施後得以新生和發展。1949年6月,上海國營商業臨時收購筆類產品,使筆廠藉以維持生產。以後又與各筆廠簽訂加工合約,對產品實行收購包銷,並對工廠自籌的黃金改由人民銀行按生產需要進行配售,從而使奄奄一息的製筆工業得以複蘇;此外,對個別困難嚴重的廠,采取特殊措施加以解決。1949年12月,大陸金筆廠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九兵團收購,改由部隊經營,後劃歸上海市地方工業局,改名為地方國營大陸金筆廠。1950年3月,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出資接辦十月金筆廠,更名為國營新華金筆廠。同年,中國標準國貨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渝廠)於7月1日批準公私合營,為製筆行業最早實行公私合營的企業,並領有中央私營企業局頒發的第一號公司登記執照。

  上海市人民政府為貫徹對私企改造政策,加強對製筆行業的管理。結合布局調整,動員一部分筆廠內遷,以解決上海製筆行業過於集中的矛盾,從1952年開始,對40多家私營企業先後進行合並,促使製筆行業趨向合理發展。並在1954年前,對關勒銘金筆廠、華孚金筆廠、金星自來水筆製造廠、上海鉛筆廠、長城鉛筆廠、博士筆廠、綠寶金筆廠、金聯金筆廠、大同英雄金筆廠、中國文士金筆廠等相繼實行公私合營。

  但隨著形勢好轉,製筆行業的私營企業出現盲目發展,至1954年金筆廠從8家發展到36家;鋼筆廠從30多家發展到254家;圓珠筆廠從1家增加到40家。另外與成品廠密切相關的零件廠亦從45家增加到280家。從而出現產大於銷,導致商業庫存增加,工廠生產下降,部分筆廠出現停工、停薪、停夥。為解決上述困難,1955年2月,國家地方工業部會同商業部召開全國金筆、鋼筆、鉛筆專業會議(簡稱“三筆”會議),對製筆行業進行全麵安排,將“三筆”生產納入國家計劃軌道。同年3月,根據“三筆”會議精神,成立上海市地方工業局製筆公司,結合經濟改組進行統籌安排。這樣,使原先處於停工、半停工的鋼筆廠都恢複了生產。使有生產條件的私營金筆廠,由國營、公私合營工廠讓出一部分任務,使其維持生產;使零件廠與成品廠固定協作關係。此外,對國營和公私合營廠也進行改組,將綠寶、大同並入華孚金筆廠;將標準並入新華廠;將博士並入關勒銘廠;將中國鉛筆三廠並入中國鉛筆一廠。通過一係列的改組、改造,1955年12月5日上海製筆行業實現全業公私合營。《人民日報》、《解放日報》對上海製筆行業分別發表了題為《從統籌安排、經濟改組到走向全業公私合營》的報導。

  全行業公私合營後為實行專業化協作配套生產,1956年將2家地方國營廠、8家老合營廠,以及767家新合營廠改組成為31家廠和1個修理部。1958年,為發展金筆生產,又先後將新明、慶豐、東北、聯業、紅光5個鋼筆廠並入新華、大陸、金星、華孚、關勒銘金筆廠。將文士活動鉛筆廠改產圓珠筆。為使專業化協作生產配套成龍,分別從上海市木材工業公司、上海市火柴塑料製品工業公司劃進新中鋸木廠和東溝梗片廠建立東溝鉛筆板廠;從上海市電鍍工業公司劃進24家電鍍廠,其中10家合並成立了上海製筆電鍍廠,後改名為上海製筆電化廠,專業生產高純鋁套。以後又根據行業配套需要,先後建立了製筆化工、銥粒、圓珠筆芯、不鏽鋼套等專業配套廠。

  1958年,上海製筆行業在基本形成生產門類齊全的專業化協作配套群體後,在全行業開展技術革新、技術革命,先後實現了筆夾9道連衝、筆尖自動點栓磨機、自動注塑群控和圓珠筆芯8道聯合機等重大革新項目。使注塑丟掉了“三柄”(扳手柄、撬手柄、搖手柄),從手工到機械,從自動到群控;筆夾生產從單機到自動,再從自動到多工序連衝;筆杆、筆套等零件從1人1機到多工位、多機自動操作;製筆表麵處理一改“龍頭拐杖”(老款式)一統天下的單調局麵,使製筆裝飾技藝呈現一個五光十色的新天地。上海製筆行業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帶來了製筆工業的機械化、自動化,促使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是年,自來水筆、木杆鉛筆、圓珠筆的產量分別比1954年增加54%、51%、218%.

  1959年文士筆廠試製成功的彎頭圓珠筆,采用鋼筆型倒插式、銅頭呈彎形、鋼珠精度細、字跡秀麗、貯墨量多(一支彎頭芯可抵兩支普通芯)、筆杆尾端裝有內簧、書寫時有彈性、手感舒適,定名為上海牌。以後又研製出329型、330型彎頭筆,產品遠銷到東歐、蘇聯等國家,在捷克斯洛伐克曾被指定為學生專用筆。是年,還有一支風格獨特的豐華牌92型圓珠筆投放市場。該筆的鋼套為傾斜式,以“8”字槽規導,筆芯可任意旋轉,會自動交替伸出或縮入。此筆從投產以來,質量穩定,一直處於緊銷狀態。豐華牌500#圓珠筆捏手處有凹凸圖紋的橡皮捏手,可解決書寫時易打滑、複寫時用不出力等問題,受到消費者歡迎。

  1962年後,通過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使上海製筆行業得以穩步發展,成本有了降低,出口品種有了增加。1965年的利潤比1962年增長7.2%,出口交貨值增長56.6%.

  為使產品升級換代,趕超國際水平,圓珠筆行業從70年代起研製適合國際潮流的高級圓珠筆。1972年開發的豐華牌110型高級圓珠筆,筆杆、套均是不鏽鋼,表麵進行鍍鉻打細砂處理,筆芯是金屬大筆芯,1973年投入生產。1979年開發的英雄牌400型高級圓珠筆,造型結構適應國際潮流,筆芯采用國際派克式通用金屬芯(筆芯用輪轉屬國內首創).該筆在香港展銷時被《大公報》譽為“超時的新一代英雄”.以後又發展400型係列和400-C型高級圓珠筆18種,適應多層次需要。80年代開發出具有日本斑馬筆水平的豐華92---C型高級圓珠筆和具有國際80年代初水平的豐華441型高級旋轉式圓珠筆,采用國際流行筆芯,填補了我國圓珠筆金屬細筆芯的缺門。外觀有雪花漆、電腦刻花、竹節型等款式。英雄廠還根據國際市場變化,於1988年、1989年先後開發出以博士老牌款式的博士牌90型、50型、259型圓珠筆。

  滾珠筆(又稱寶珠筆和水性圓珠筆),70年代初由上海圓珠筆廠生產,型號為英雄691型水性圓珠筆,此筆具有既可書寫、又可複寫的優點。投放市場後很受歡迎。80年代,豐華圓珠筆廠、上海圓珠筆廠、英雄金筆廠又先後投產豐華880#、881#、文士牌810#、英雄802#、803#墨水筆(頭子是進口的針管).1990年上海製筆行業共生產各種圓珠筆19263萬支,占全國圓珠筆總量的44.93%.出口量達3851萬支,占全國出口總量84.5%.

    改製大潮:豐華製筆業徹底清盤

  私有化大潮造成我國製筆業核心技術的迅速流失,這裏以豐華為例。一位曾經是豐華圓珠的管理人員向媒體披露,上海豐華圓珠筆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48年,原係上海輕工控股集團旗下。1992年改製為上市股份公司,上市時是我國圓珠筆行業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製筆骨幹企業,圓珠筆產量占國內圓珠筆總產量的60%,出口量占全國圓珠筆出口總量的80%以上,年銷售額達2億元。可隨後,豐華猶如一名身負重擔的老者,被市場無情拋棄。

  “2002-2004年連續虧損,公司瀕臨退市,之後被多次重組,2005年開始部分減產,工廠運作處於半停滯狀態,直至2007年全部關停,豐華圓珠筆有限公司注銷,僅保留豐華品牌。同時,引入新股東後,主導業務逐漸轉換成房地產開發與銷售。”豐華證券事務代表張國豐寥寥數語綜述了豐華的曆史,顯然他對這段過往不願過多提及。

  1998年製筆業務下滑,輕工控股集團將所持豐華圓珠國家股轉讓給冠生園集團。控股豐華圓珠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它日益萎縮的原主營業務,轉向大股東的食品業主營。但由於食品行業的盈利能力較弱,大股東隻能靠關聯交易維持上市公司生計。此時,單靠大股東冠生園集團的力量難以托住“豐華圓珠”這個盤子。1998年,持有豐華圓珠53.23%股權的國有法人股控股股東冠生園集團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引入上海煙草集團及其下屬企業作為冠生園集團的出資人,占冠生園集團55%股權,想借此擴大冠生園集團支撐的“底盤”。當時,公司進行了一係列資產置換,其主業中加入了食品和釀酒,卻依舊沒有出現令人信服的增長。此時,豐華圓珠成了大股東冠生園集團肩負的一大包袱,如何尋求“解脫”成了冠生園的一大心病,於是就有了漢騏集團“入主”豐華圓珠的第二次資產重組。

  2000年豐華圓珠進行了二度重組,冠生園集團退出,北京漢騏集團和三河東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入駐。漢騏集團接手之後,用北京紅獅塗料有限公司的股權置換公司原來的食品、釀酒類資產,豐華圓珠主業向汽車塗料轉變,紙筆業務進一步萎縮。然而令人心寒的是,漢騏集團入主兩年半,不但豐華股份基本麵沒有得到實質改觀,反而業績大滑坡。當時有內部人士透露,漢騏集團實際上已經從豐華股份套走了數億元。其中,作為置換進來的“優質資產”紅獅塗料第二年就“變臉”,成為公司累贅。

  2006年,沿海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入主豐華股份,成為新的第一大股東,此時,公司變身房地產企業,原本殘留的零星製筆業務徹底“清盤”。

    市場化悲劇:自帶技術替外資打工

  2011年時,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案,中國每年生產360億圓珠筆,但90%的筆頭,80%的墨水需要進口。當時的科技部長萬鋼很感概。當時國家撥了一筆錢用於圓珠筆的筆頭和墨水國產化。2014年這個任務已經完成,並且開始量產化了。

  中國最大的製筆企業——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湖雄向人民日報記者表示,從技術上講,晨光文具完全有能力製造出高質量的筆。

  青島昌隆文具有限公司總經理解思鵬也說,昌隆生產的白雪牌針管型水性圓珠筆,從筆頭、墨水到模具製造全部自主研發,技術水平和質量可靠性均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知名品牌。

  說中國造得出好筆的一個佐證,是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都找中國企業代工。“萬寶龍、派克都有中國代工廠。像寧波貝發集團有限公司,近幾年先後給國際上60多個品牌貼牌生產。”陳三元說,“這說明我國正規企業生產的筆質量是不錯的,不然國際知名廠商也不會讓我們貼牌。”

  而且,與傳統意義上的代工不同,有些品類我們是自帶技術替人打工。“我們是世界第二大圓珠筆企業——法國BIC公司水性圓珠筆的唯一代工廠。BIC找我們代工,既不是因為產能不夠,也不是圖便宜,而是因為BIC公司自己不掌握水性圓珠筆核心技術。”解思鵬說。

  “十二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製筆行業關鍵材料及製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實施,使我國製筆行業取得了4方麵技術突破和12項創新成果。如今,從筆頭到墨水,再到生產設備,我國都掌握了自主知識產權。此外,我國還提出了圓珠筆書寫潤滑度檢測方法和圓珠筆墨水長期穩定性快速檢測及評價方法,建立了圓珠筆頭與墨水匹配技術典型數據庫和評價模型,填補了國際空白。

  既然製造能力沒問題,為什麽消費者會覺得國產筆不好用?中國製筆行業為什麽沒有多少高端品牌呢?

  根據人民日報記者的調查顯示,雖然一些好企業的產品質量可靠,但中國3000家製筆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隻有245家,還有大量小作坊式企業。這些小企業以仿冒為主,從東家買筆頭、到西家買墨水,有的甚至還在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生產設備,拉低了中國筆業的整體質量水平,影響了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小作坊靠偷工減料、偷稅漏稅挑起低價競爭,破壞了市場秩序,大有劣幣驅逐良幣之勢。“對電器等耐用品,消費者可能還會以質量為重,但對不到一元錢一支的筆,消費者對質量的敏感度遠不及價格。假冒偽劣大行其道,正規企業的路就不好走了。”解思鵬說,“市場上除了假白雪,還有過白雷、白霧、飛雪,甚至還有黑雪,外觀都和白雪筆一模一樣,消費者很容易買到冒牌貨。我們沒少替這些企業背黑鍋。”由於在國內市場被仿冒困擾,昌隆文具隻好靠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貼牌出口擴大銷量,出口比例高達75%。

  低價競爭的直接危害,是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和質量提升的動力和能力。陳湖雄說:“我國目前知識產權保護機製還不夠健全,這就導致欠缺鼓勵創新的環境。一個公司花了很大力氣研發的產品,卻可能被仿冒打死,導致企業的合理盈利水平無法保障,無法持續提高產品品質。”這樣的市場環境,造成製筆行業創新能力偏弱,例如,從油性筆、中性筆、水性筆到中油性筆,圓珠筆演進了好幾代,我們都是技術的追隨者,沒有一種是中國人發明的。

  低價競爭還使國產品牌被打上了“便宜貨”的烙印。目前國產筆以中低端為主。以圓珠筆為例,2014年全行業圓珠筆產量141億支,中低端產品占了約80%。品牌形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國產品牌邁向高端舉步維艱。“同樣的技術,同一群人,同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貼上國際知名品牌可以賣四五元一支,換成國產品牌,賣兩元就少有人問津了。”陳三元說,“中國也有隻做中高端產品的製筆企業,但目前效益並不太好。”

    (來源:察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