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不足的原因
一、人口快速增加。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人口約為4億5千萬,經過短短的幾年,1955年我國人口增加至6億2千萬。至1976年,我國人口增至9億2千萬,至1993年,我國人口增至11億8千萬。主因一是社會主義製度建立,社會安定程度達到了曆史上最好時期,出生率高; 二是非正常死亡極少;三是出生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四是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平均壽命提高。人口增加,是致使糧食緊張的重要原因。
二、非農業人口高速增長。1949年剛解放時,我國處於落後的農業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占到90%,從事工業、商業、科研、文化、教育等非農業人口不多。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製定了將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強國的戰略,興建了大慶、十堰、攀枝花等幾十個工業特區,大批鋼鐵、礦山、化工、重工業、國防工業、水泥、交通、輕工業基地建立,從事科研文化教育的人員和學生也是幾十倍的增加,三線建設工程浩大,非農業人口增加規模空前,這些人不生產糧食,但是要消耗糧食。
三、備戰備荒,糧食儲備。
剛解放時,我國談不上糧食儲備,緊接著的抗美援朝戰爭,使我國不可能有糧食儲備,糧食生產剛剛好轉,又逢三年自然災害,旱災、蝗災導致糧食大麵積減產,蘇聯逼債,我國沒有黃金和工業品償還,不得已用農產品還債,可以說在1962年前,我國糧食儲備幾乎為0,1964年之後,我國開始建設糧庫,儲備糧食,備戰備荒。
四、600萬軍隊需要大量糧食。解放後我國一直處於惡劣的國際環境下,不得不保留了400多萬軍隊。加上進入軍墾、橡膠生產145.5萬部隊,600萬軍隊需要大量糧食。
五、地緣廣闊,但可耕地少。我國可耕地麵積占國土1/10,人均可耕地麵積占世界人均1/4,美國和印度都是我國的兩倍。
六、旱地多,可灌溉土地少。我國的耕地長期處於靠天收的狀況,能自然灌溉的土地麵積不到三分之一。
七、落後的農業基礎。農業勞動者沒有文化,機械化程度極低,耕作方式落後,根本談不上現代化和科學種田,年畝產糧食不過1千斤,有的地方甚至不超400斤,根本談不上病蟲害的防治。
基於上述原因,決定了在毛主席時代以及後時代,必須實行糧票製,即將非農業人口的糧食壓縮到最低標準。軍人和重體力勞動者,每月45斤,輕體力勞動者,每月30斤。以保證農村繳納的公糧數降到最低,確保農業人口糧食能夠維持基本需求,非農業人口均衡達到基本標準,憑借錢財和其他條件,都不能獲得多餘的糧食。上至國家高級領導,下至剛出生嬰兒,每個人必須實行定量供應,沒有任何特權。大家知道,毛主席去世後所留遺產,除了書籍、幾件舊衣服,還有的就是一些節餘的全國糧票、北京市糧票、布票。
———吃飽飯的原因
一、人民公社,人人參加勞動,勞動光榮。在毛主席時代,幾乎沒有吃閑飯的人。人民公社的建立,曆史上第一次將農民組織起來,集約化提高,勞動者覺悟高漲,積極生產,麵對高強度的勞動沒有怨言。我們今天決不能忘記前輩無私做出的貢獻。
二、全民掃盲,普及文化。全國大規模四次掃盲活動,普及小學、初中,學齡兒童保證入學,勞動者文化提高,為建立現代化農業打下了基礎,農業人口不僅學會了科學種田,有了機械化、電氣化知識,吞食六六六粉、就著電燈點煙、棒打拖拉機的現象再也不會出現了。
三、大批軍隊轉入農墾,成立農墾部。為了應對大量的糧食需求,我國專門成立了農墾部,毛主席任命王震為部長,10多個師軍人在新疆組建了建設兵團; 19個師軍人在黑龍江轉業為農場開發北大荒; 10個師軍人在山東開發渤海灣,華南墾殖總局2個師,西藏也有1個師軍人從事農業生產。正副部長中將軍多、成建製轉業、複員官兵多,堪稱新中國墾荒史上的“淮海戰役”。
四、大規模水利建設,減緩災害帶來的損失,提高灌溉農田麵積。剛剛解放,毛主席就重點抓了淮河、海河、黃河、長江的整治,在黃河武陟縣段,傅作義掛帥開挖了人民渠、勝利渠,灌溉了土地兩萬多畝,1958年、1968年全國兩期大規模水庫建設了8萬多座大小水庫,全國打了幾千萬眼機井,大大提高了農田灌溉率。
五.“農業學大寨”,可耕地多出1.3億畝。樹立了一個陳永貴榜樣,全國人民戰天鬥地,開展大規模農田建設,重新安排河山。
六、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全國每個公社基本上都建立了拖拉機站,部分開始裝備康拜因收割機,耕種基本實現機械化,抽水機、柴油機、手扶拖拉機、小四輪得到推廣普及。
七、43工程解決了化肥、農藥問題。1972年尼克鬆訪華實現了中美關係正常化。毛主席抓住時機,指示我國實行43工程,即鑒於我國當時化工業不發達的狀況,由我國外貿賺來的外匯中出資43億美元,歐美日援助我國化工、煉油設備。我國開始生產化肥碳氨、尿素、鉀肥、磷肥、農藥敵敵畏、1059、樂果,幾乎每縣都有一個化肥廠。化肥是糧食產量提高重要原因。
八、群策群力,種子革命。50年代我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學習米丘林培育新品種運動,六、七年代,在敢想敢幹、群策群力的精神鼓舞下,各行各業都爆發了巨大創造革新熱情。土地改良、種子革命也在全國範圍內展開。1968年,李貞生與海龍縣農科站、海龍縣五七中學一起培育雜交水稻種子,還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此成果拍了科教電影。1971年開始,以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楊振玉等人為主,連續進行了六年粳稻雜交優勢利用的試驗,首創“秈粳架橋”製恢技術,於1976年育成C57、C418等高配合力的粳型恢複係,率先攻克國際上長期未能解決的粳稻雜種優勢難關。此項成果獲首屆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發明獎三等獎,並以專利形式轉讓美、日等國,確立了我國雜交粳稻的國際領先地位。至八十年代初,雜交粳稻已在遼寧、北京、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示範推廣160萬畝,比之前培育的常規良種稻增產15— 20%,顯示了北方雜交粳稻的優勢。1973年,以袁隆平為首的科研小組培育出了南方雜交秈稻。解決了南方水稻產區的水稻產量問題。與袁隆平同期培育出雜交水稻的就有16個科研單位,共十六名帶頭人。與此同時,我國還有雜交玉米,小麥豐產一號、二號、偃師一號等,還有雜交蘋果梨、雜交柿子,舉不勝舉。
九、八字憲法放光芒。1958,毛主席根據農民群眾的實踐經驗和科學技術成果,提出來的農業八項增產技術措施。即:土( 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規劃) 肥 (合理施肥 ) 水( 興修水利和合理用水 )種( 培育和推廣良種) 密(合理密植 ) 保 (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 )管 (田間管理 ) 工 (工具改革 )。這些措施,對農作物穩產高產很有效果。被稱為“八字憲法”。在科學種田的思想指導下,我國糧食畝產大幅度提高。1976年,我國水澆地全年畝產不少超過了一噸,全國有不少噸糧縣。1993年,我國徹底解決了糧食問題,糧票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正是毛主席這些農業戰略的實施和糧票製度,確保了我國大幅度發展經濟,快速完成了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有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在短短的27年裏,發展稱為全球第六大工業國,開始向2000年成為四個現代化強國進軍。而在這期間,糧票製度保證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糧食的基本需求,實現了工業先導,反哺農業,工農業齊頭並進的國家發展戰略。
誠然,廣大農業人口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從未有過怨言,領袖和大家一樣領著糧票,沒有半點特殊。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曆史會記住那個時代人們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