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

(2014-01-15 15:21:01) 下一個
 

排名第一

        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The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表現了最堅毅的俄羅斯精神與最強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瑪尼諾夫是用鋼鐵和莧金鑄成的,鋼鐵是他 的手臂,黃金是他的心靈。”這正是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最珍貴之處。 拉赫瑪尼諾夫本人作為鋼琴獨奏者在紐約首演時,曾把自己這首協奏曲戲稱為“大象之作”,比喻其龐大與沉重。一位著名的音樂學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 體力上的付出等於“鏟十噸煤”,其難度可見一斑。澳大利亞的音樂家傳記影片《閃亮的風采》描寫過鋼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導致精神崩潰,我們可以籍此想象出 “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瑪尼諾夫說,能把這首鋼琴協奏曲演繹好的隻有霍洛維茨。

The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第二鋼琴協奏曲創作之後的八、九年後,1909年,拉赫瑪尼諾夫又完成了鋼琴協奏曲的第三首,這首d小調協奏曲在紐約的首演指揮是馬勒。這部協奏曲的鋼琴 部分以難度高、技術上不易駕馭而著稱。而我們大多數人今天對這部協奏曲的認識大概源自於電影《shine》。第三鋼琴協奏曲是始終圍繞著電影故事情節的主 題音樂。這是讓人思考的音樂,這是鼓舞人奮進的音樂,這是上帝的音樂。當然這也是悲慘的過去,無奈的現實,美好的憧憬。

        第一樂章,就是影片的主題音樂,別小看了簡簡單單的輕輕的琴聲,這可是此作品最難彈的部分,又要速度,又要感情,而且,根本感覺不到這需要感情。

        第二部分,由樂隊上來引出一段思考,然後鋼琴分段“討論”,也就是狂想曲。很是有趣,也是不錯的慢樂章,這倒給人一種遐想了,慢樂章真的很慢,到了後半 段,鋼琴開始發力,你會感覺在聽進行曲,鋼琴一下子就變鏗鏘了,樂隊適時的融入,產生了高潮。又使美麗的過程吧!一下子進入快速的末樂章。而且是漸進的, 越到後來越快。你是不是發覺了,鋼琴還是這麽風光有勁?我也是很佩服演奏者有如此深度的激情。又一下子,進入了高速的華彩,然後一個緩衝,又是一個高潮, 真的,我覺得第三樂章是最有激情的,讓我想起了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第十八段,鋼琴樂隊同時發出激情四射的音符,全曲在熱烈的共鳴中結束。它的震撼力不亞 於老柴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可以看到,作品是有很濃烈的浪漫氣息的,但是卻遵循了古典主義“快-慢-塊”的曲式,上下連接還是很緊湊的,真是一部不朽的作品。也的確比第二鋼琴協奏曲耐聽。

        想必由馬勒指揮的紐約的首演一定是十分激動人心的,拉赫瑪尼諾夫對馬勒極為敬佩,因為馬勒堅持管弦樂團必須做到完美這一點也是深得拉赫瑪尼諾夫讚許的。第三協奏曲是拉赫瑪尼諾夫鼎盛時期的作品,代表了其一生的最高成就,盡管當時他才26歲,可謂才華橫溢。

        如果有著霍洛維茲和奧曼帝指揮費城管弦樂團的版本,那是有福氣了,因為,那不僅是現場版本,而且還是兩位拉氏的崇拜者的精彩合作。但是許多評論家都表示拉氏自己演奏的版本更有味道一些。那麽,今天所奉獻的也正是拉赫瑪尼諾夫親自演奏的版本,RCA出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東雲子 回複 悄悄話 能拿下並能公開演奏拉三的鋼琴家不多,完美的彈奏,Argerich 這次一定沒忘帶鑷子。謝謝分享。
zephyr2012 回複 悄悄話 熱愛 Rachmaninov.
樂樂柔板 回複 悄悄話 我收集了他本人彈奏的碟子。
茅斌騷客 回複 悄悄話 這首曲越到最後越想時間停下來。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在我第一次聽它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這部作品有一種深重的悵然的情愫。
NiteShade 回複 悄悄話 讚一個。其實我最喜歡Wild/Horenstein的拉二。
西門祝 回複 悄悄話 能完整地演奏拉三,是每個鋼琴家的夢想和自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