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飛的笨鳥

講文明,講禮貌,愛藝術,談幽默
(個人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複製)
個人資料
越吃越蒙山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民主的陷阱

(2025-10-11 14:08:22) 下一個

早在1950年的時候,有個叫阿若(Kenneth Arrow)的數學家兼政治理論家開發了一個數學模型,在經過大量數據的多層次多回合推演測試後,人們發現,所有民主投票的形式,最終都不可避免地導致兩種結局: 要麽是混亂要麽是獨裁。在經曆了七十多年的進化演變之後,盡管不乏一代又一代政治家們的不懈努力,現實中的西方世界(目前看主要是美國)最終還是沒有擺脫阿若定理的詛咒,眼見著已經一步一步地迎來了民主的塌陷。

 

民主的塌陷,這話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甚至要是在十年前說出來,還可能會被旁人嘲笑。但實際上,現代政治文明體係中的那些基礎構件,很多都是彼此矛盾互為悖論的。這就使得二戰之後的西方社會在對自身政治體係進行調整進化的過程中,越走到後麵就越是麵臨難以避讓的諸多陷阱。

 

說明這個問題的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民主體製下,決策總是難以達成一致。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所謂的民眾選擇“多峰值偏好”。一般來說,大眾更偏好自己喜愛的極致而不是對他人有所補償的中值。這就使得民主社會體製下的決策總是繞圈子,總有從終點又回到起點的混亂。終結這種混亂的一個辦法就是說服大眾去找到適當的中值偏好(這就是中華文明所倡導的中庸智慧所在),而不是極值選項。但這樣的做法有違反了選擇自由,嚴格地說就不是民主了。你看,這就是掩藏在民主體係下的一個基礎悖論,它讓想解決這個問題的人無從下手。

 

另外一個民主體係下讓人頭疼的陷阱,就是所謂的權力(或機會)平等vs結果平等的問題。現代民主體係下,有一個基礎公理,我覺得稱之為前提假設可能更為貼切,那就是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這個理念賦予了人們平等的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因此也賦予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生產方式的自由,而恰恰是這種權力和自由卻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經濟結果的不平等。而且,資本主義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法則之一,獎勤罰懶原則其實正是擴大結果不平等的催化劑。所以,平等的經濟權力導致結果的不平等是必然的,它們之間相互悖論相互矛盾。不過,分配結果的不平等是有其固有成本的,那就是社會矛盾會日趨沉重,走到盡頭時就是社會動蕩甚至爆發革命。有明顯證據顯示,收入更為平等的國家(以北歐國家為範例),他們的人民有更高的生活期待,更少的毒品濫用,更少的輟學率監獄收容率和凶殺率。可硬要使經濟結果平等,就需迫使資本主義製度的受益者放棄他應有的利益所得,這反過來是破壞了經濟自由的權力,這樣的悖論活脫脫就是在資本主義的心髒蟄伏著一個無解的困惑。

 

這樣看來,為了防止政治體製的塌陷,就要保持一種經濟機會和其結果之間的平衡,即在不放棄經濟權力自由的前提下,使經濟結果的不平等性降低,這對於資本主義民主體製來說是一種挑戰。二戰後的前五十年,歐美這樣的資本主義主流社會把這件事情管控得不錯,到了裏根和撒切爾時代,事情起了變化,他們開始為富人減稅了,而且這樣的策略居然得到了很多不是巨富階層的平民大眾的支持擁護。驅使當時保守主義政治家去打破這種平衡的理論其實也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那就是平等的經濟結果意味著社會的滯怠,這會造成社會生態固化;而不平等的結果,則意味著新的經濟勢力的登台,它會反過來追求合乎自己經濟規模的政治權力。於是,平等悖論的另一個層麵就會展現出來了,即平等的結果會破壞平等的權力,它們除了相互矛盾之外還會相互破壞。

 

除了前麵說的大眾偏執陷阱,平等陷阱之外,民主社會還會麵臨其他一些令人棘手的難題,比如施恩陷阱(Solidarity trap),選舉短視陷阱,安全陷阱等等。理想狀態下的民主被人描繪得那麽的美好,可逼近她的道路上卻朦朦朧朧布滿了坑。既然民主有這麽多麻煩,那麽留給人類的還有其他的選項嗎?專製應該不能擺到台麵上來探討吧?起碼在我的價值評判體係裏,鉗製思想的一言堂專製絕對不應該是選項。盡管專製體係下的決策往往比民主眾議來得痛快,但方向錯誤時造就的災難是無法挽救的。而且,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共產主義專製下的結果平等,並沒有給社會民眾帶來真正的權力或機會平等。此外,專製體係中的另一個讓人難以承受的問題是,暴政的風險。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曾經說過,沒有暴政的風險就無法避免無政府主義(we can’t avoid anarchy without risking tyranny)。我應該算是曾經曆過文革經曆過六四的過來人,有一定的閱曆且思維沉穩,在充滿未知的二十一世紀去品味霍布斯的這句名言,終於體會出一層以前未曾意識到的感覺。嗬嗬,世事無常啊。當社會太無序太混亂時,人們呼喚強人政治。當強人政治導致必然的暴政統治時,人們又向往無政府主義,一個完美的閉合循環悖論。其實沒有暴政的專製也不是不可接受,關鍵是誰來監管監管大眾的人,如果在這個專製到無政府主義的閉環中加入了這樣一個有效的反饋回路,專製也就不成其為專製了。

 

沒有辦法,這事就是這麽讓人迷茫。這世界上什麽都是兩分著,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世界,究其原因是我們人類智慧的本身就有缺陷,就不完美。而這些不完美很多時候恰恰是讓我們的世界得以運作成為一體的粘合劑。而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偏執,要學會包容學會中庸。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