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飛的笨鳥

講文明,講禮貌,愛藝術,談幽默
(個人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複製)
個人資料
越吃越蒙山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東西方文化差距到底在哪兒

(2024-06-19 13:29:12) 下一個
 
(西方為什麽統治世界之六)
 
從這篇開始,說的事情可能進入越來越找罵的節奏了。不過,您要是生氣,別衝我來,要罵就罵Morris,這些都是他說的,我不過是做些提煉匯總工作,向大家傳達一下他的主要思想精神。還是那句話,我並不認為Morris的理論是全部正確絕對沒錯,您要是真有能耐,就也寫一部證據數據充分定量說理的著作,把他的理論批倒批臭,這樣的話,斯坦福頭牌曆史教授的席位那是非您莫屬了。
 
其實在人類社會進入農業文明之後,社會發展指數23-24是擺在小城邦國家小封侯國家麵前的第一道坎。要邁過這道坎,這種實力單薄的城邦國家必然也是必須走向高端一些的帝國(Morris把東方的封候國也看成是City state)。 按照社會發展悖論揭示的規律,大的新的帝國的建立,會提高社會發展能力,而與此同時也創造了將來破壞他的因素。按馬克思的話說,掘墓人也同時誕生了。於是社會開始沿著這樣一個螺旋規律動蕩:文明前行導致生產力提高—>致人口增加—>致資源緊張—>擴大社會組織規模—>大國生成—>破壞因素同時生成—>導致大國隕落,然後開始下一輪循環。
 
在公元前500年前後,見識過這樣社會動蕩的思想家們在東西方開始同時發力,他們發展出來一係列有關世界如何運作的理性思想,這些被後世的哲學家稱作是“原點思想”(Axial Thought)。比較典型的,對後世影響比較顯著的是,古希臘理論,老子孔子等人的東方理論,希伯來舊約,釋迦摩尼佛教理論等。的確,這些原點思想大都出自當時的小國,但後來被大國采用。比如,一開始古羅馬帝國是承襲古希臘的多神教的,後來的君士坦丁大帝尊崇聖經立基督教為國教。東方的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Morris用了一個詞,“脫蠻”來解說這個事情。
 
古希臘的精英階層對待王權的態度,沒有像西南亞那樣有著對神那樣的虔誠崇拜。所以在原點時代他們就更嚴肅深刻地思考,對於一個好的社會來說,當統治者醉心於別的世界的時候,民眾應該怎麽辦。得到的其中一個答案是,實行男人的公眾政治,用民主來解決問題。這是連東方倡導平等思維的墨子也沒想出的方案。有些持長期鎖定因素(longterm Lock-in)觀點的人認為,這就是西方日後社會發展和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樣,結局不一樣的分水嶺。但Morris不這麽看。
 
Morris分析說,在投票機製被發明前,西方已經領先世界其他地方一萬多年了,古希臘文明的黃金期是在公元前6-5世紀,那時候西方的社會發展與前後相近年代比,並沒有大的波動增長。到了公元一世紀,民主在古羅馬帝國已屬多餘的年代,西方達到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高峰。在隨後的兩千多年裏,民主在西方幾乎完全消失,直至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到了十九世紀,激進派認為古希臘的東西可以是他們爭辯中的一個好的包裝,當年美國的國父們用到民主這個詞時,不過是想說明一種權利濫用,地位隻比暴民統治高一個台階而已。而古希臘對原點思想的真正貢獻不是民主,而是由蘇格拉底發起的對民主的批判。
 
還有一種長期鎖定派的觀點是說,今天世界有西方統治的原因,不是由於古希臘開創了民主這件事本身,而是他們開創了一種獨特的“理性“有活力的文化,而中國則是馬虎保守的文化。真沒想到,Morris認為這也是錯的,這不是真正的原因。他說,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是把西方東亞和南亞的文化內涵曲解或簡單化對待了。東方的思想未必不是像西方那樣理性的,自由的,現實的或者世俗的。西方思想也未必不是像東方那樣神秘的,威權的,互動的,模糊的。真正把原點思想整合出來的是那些多樣化的結合,現代的語言就是多元化整合。對於東方,西方和南亞思想中的差別而言,每個地區出現的想法,論點和矛盾焦點的深度和廣度都是極為相似的。不管那些思想家所處之地是黃河流域還是Ganges平原(恒河附近)或是東地中海邊上的城鎮,他們思辨時占據的高度是相當的。(這段話我基本上是照章搬過來,可參見P261)。
 
像前邊說的城鎮小國難以突破的24社會發展指數,在地中海沿岸及埃及一帶,在公元前1300年就達到了,等到真正邁過這道坎,卻是要到智慧高地整體成型以後了。這裏強調的是整體,不是單一一個特性,比如單一的古希臘哲學。那時候,東西方都想要建立中央集權帝國(centralized empire),這不可避免地啟動了第一波的原點思想。漢朝和古羅馬的解體衰落,又催生了第二波 原點思想,這次基本上是以宗教來引導思維的走向了。這就是那個時代西方推廣的基督教和東亞南亞興起的佛教。這些現象表明,每個大的變動都促使人們去尋找思考那個時代他們所需要的思想。
 
但到了十六世紀,西方轉向了科學而東方沒有,這個新紀元的突破是不是反映了東西方深層的文化差距,而不隻是尋找思考他們時代所需要的思想那麽簡單?有些社會學家認為是這樣。但Morris通過對那一時代東西方社會發展狀況的分析後,仍然認為,結論可能不是那麽簡單直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JustWorld 回複 悄悄話 古希臘承前啟後奠定現代文明的基石

隨著分子人類學的發展,人類走出非洲擴散到世界各地的軌跡基本清晰。

人類最早信奉薩滿教,薩滿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其起源地主要在東北亞和中亞地區。

4.2ka事件,天氣變冷,一些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古埃及文明衰敗,印度河文明和兩河文明消失,中國的古人群也如此。

之後,地中海的古希臘文明蓬勃發展,中國商周在黃河中遊地區崛起。

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始祖亞伯拉罕從兩河流域遷移到地中海地區。

古埃及和古希臘都是多神教,古希臘吸收了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文明的精華,為現代文明打下了基礎。

公元五百年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控製了地中海周邊地區。

大約1500年後,歐洲文藝複興,重拾古希臘的科學,引領人類走到今天。

4.2ka事件已被科學證實,時間大約是(4200-3800)年前,氣候變冷異常,世界各地到處爆發洪水。《聖經》裏諾亞方舟和大洪水源於此,經過口耳相傳變成神話故事,編入聖經。中國傳說的大禹治水也是源於此,經過幾千年的演化,描述的活龍活現,什麽三皇五帝等等,都是神話故事,不可當真。

青銅器馬牛羊從北方進入中國,開啟商周王朝。大約萬年前,小麥起源於中東。大約萬年前,粟(小米)起源於東北亞,隨人群擴散到世界各地,產生泛歐亞語,漢藏語等。大約4600年前,小麥經中國北方進入中國,落戶山東,在山東發現的小麥比河西走廊的還早600年。宋朝以後,小麥超過粟(小米)成為北方的主食。

最近十年,分子人類學和氣候考古學等技術突飛猛進,改寫了人類曆史。

https://mdnice.com/writing/b64a73c731554a2aac8d4c4788d80953

小麥群體演化曆史(詳解)

草原路線

基於人類青銅文明和草原文化傳播提出的,此外,研究也觀察到黃河下遊地區出土的小麥的考古標定時間早於上遊地區出土的小麥。這表明除了河西走廊途徑之外,還有一條通過蒙古草原進入中國的北方路線。

黃河下遊地區(R4)和華東地區(R5)的兩個種群是由雜交事件演化而來的,而它們其中一個親本群體可能是來自草原路線的分支,該草原傳播路線可能與4,000至5,000年前阿爾泰山附近的阿凡納謝沃人遭遇全球氣溫驟降後向南遷移有關。
JustWorld 回複 悄悄話 中國製度落後的原因;

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動力:基因和文化。

基因問題不大,白種人和東亞人在歐亞大草原的兩端經曆數萬年的煎熬,進化的基因優於其他人群。

但中國經曆二千年的專製統治,文化一塌糊度,尤其馬列邪教的百年灌輸,想搞民主舉步艱難。

百年前,蘇共提供武器,資金,人力建立黃埔軍校,發動北伐。最終二戰後,扶植中共上台。國民黨和中共都是蘇共提攜和幫助的,蔣介石先翻臉,斯大林死後毛也翻臉。國共內戰是蘇共指揮策劃的。200斤和普金言歸於好,合作無上限,普京入侵烏克蘭已窮途末路,200斤也將步其後塵。
HBW 回複 悄悄話 頂“大號螞蟻”的思辨:
知而致用的是知識,知而不用的是知道,不知而用的是文化。
差別就在於吃饅頭還吃麵包是文化。麥子畝產一百斤還是一千斤是文明。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知識,文化,文明,戰爭 (2024-04-18 05:24:56) 下一個
東亞自古以來的錯誤認知,在民主黨白左的忽悠下,也在歐美近年來有了大行其道的類似病狀。這個症狀就是對知識,文化,文明三個概念的有意混淆。


首先是知識和文化的混淆。有知識就有文化嗎?有文化就有知識嗎?知識分子往往也被稱為是文化人。這顯然是大錯特錯的。知識分子基本上要受到過正規教育,甚至要名校畢業。但是顯然在文化方麵沒有這些必要。完全缺乏完整教育的各類演藝人員,各類體育明星,各種網紅名嘴,各種餐飲連鎖,各方宗教信仰,各方時尚遊玩,總之各類精神娛樂方麵的花樣都是低教育人才搞出來的。所謂的文化交流,主打不就是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嗎。

所以說,文化並不需要什麽知識,至少不需要係統性積累性的知識。需要的是大眾參與門檻較低的信息而已。是沒有什麽好壞對錯的選擇癖好。文化改變的成本和影響也是很低的。也就是說,文化不等於知識,兩者的相關性不大。這麽說吧,知而致用的是知識,知而不用的是知道,不知而用的是文化。所謂的一方文化,其實是絕大多數根本都不知道啥文化不文化的人們,默默形成的共同習慣和愛好。讀過書的少數精英,生活不講究不檢點,照樣是沒文化。

其次就是文化和文明的區別。粉紅和白左都也特別愛把文化和文明混為一談。以文化獨立,文化多元為幌子,實際推行文明獨立,文明多元。那麽本質差別在哪呢?差別就在於吃饅頭還吃麵包是文化。麥子畝產一百斤還是一千斤是文明。

這就牽出另外一個文明的誤解。文明意味著道德高尚。這也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很多時候文明往往意味著更加貪婪和更加殘忍。所以文明並不能簡單與道德掛鉤。這就好比一個講衛生的人是一個更文明的人,但是同時也往往是一個更會欺騙的人。文明社會和原始社會之間的根本差異就是生產力,以及由此產生的生產關係和社會結構。文明就是有越來越高分工合作水平和傳承積累水平的社會組織,以達到越來越高的生產率為目的技術和管理形式。

換句話來說,文化是裝飾性外觀,文明才是內在的功能與質量的實體。文化無所謂優劣,因為本質上無關痛癢,隻是一點點表麵的個性選擇。文明是有高低好壞對錯的。這一點就類似於知識。一加一等於二,或者one plus one equals two. 選擇哪個是文化問題。但是一加一等於二還是三,是文明問題。所有承認1+1=2才是正確的文明是同一水準乃至同一種的文明。無論表達符號多麽多元。一加一等於三和one plus one equals two 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文明差異。文化差異是可以包容並蓄的。文明差異哪怕不是你死我活,也是水火不容的。一加一等於二和一加一等於三,隻能留下一個。

一個社會,文明區域,國家民族,是可以也應該文化多元化的。比如在飲食,服裝,建築,娛樂,等等無害他人的個性化選擇方麵是需要萬紫千紅的。但是在基本價值觀和社會結構方麵,包括自然科學,是不可以也不可能文明多元化的。再不同的文化,也隻有隻能接受一種牛頓定律。哪怕是這些定律是某一種文化的群體或個人首先發明發現的。其它文化的群體永遠不可能以文化不同的借口,來否定文明正確的普世性。而黨國和白左卻一直在做這種扭曲,其心其行皆可誅。

這種扭曲下產生的所謂不同文明,並不是文明的多元。而隻是不同水平,不同階段的人類文明。這種不同的文明不可能共生,隻有分裂隔離,直到徹底消滅一方。消滅往往是要連帶載體的毀滅。所以脫鉤隔離是最可行的方法。蠶食理論上不錯,但是實際曆史上,絕大部分都是低階文明蠶食高階文明的成功案例。反過來多數是失敗的。比如鮮卑隋唐墮落為窩囊宋,滿清八旗不可敵到不能戰的迅速糜爛,羅馬擴張導致走向衰敗,到今天美國在阿富汗苦心經營二十年卻一無所獲,反倒搞得美國自己引進了無數舊大陸的烏煙瘴氣,都是明證。所以川普美國第一是唯一減緩新大陸墮落成舊大陸的出路。也是人類文明的最好希望。

道理很簡單,文明多元化就意味著價值觀,社會結構,乃至技術水平的多元化。也就意味著法律政府的多元化。也就是社會國家的必然分裂。正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甚至比二主還嚴重。奪門之變,換了皇上,也還是同一個王國。黃袍加身,換了皇族,也隻是亡國。剃發易服亡天下了,其實大體上還是同一個文明。基本社會結構,法律道德體係,商貿技術水平沒有根本性變化。直到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才又算是文明的衝擊,德先生,賽先生的引進。然而可惜的是,時至今日定於一尊,東亞文明依舊是兩千年前的水平。

同樣在美國,社會基本價值觀,從對憲法的共識,到對具體的選舉法移民法擁槍法借貸法等等的具體應用,無不越來越分裂中。究其根源,就是以文化多元為表象導致的文明分裂。整個去全球化的大趨勢,也是世界文明體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乃至不可調和更難以融合的必然結果。中國兩千年古舊文明和美國的現代文明終究要起衝突。美國民主黨舊大陸文明和共和黨新大陸文明的代差雖然小一些,但是也大到足以撕裂美國的地步。要麽歸化美國文明,要麽毀滅美國加入中國水平的文明。這就是新美國外戰。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有趣!越吃越蒙山人的觀點獨特,文筆精湛。希望以後能夠看到更多他的作品,讓我們繼續被他的文章所吸引。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社會如果要按照某一個學者的思想前行,

世界不會像今天一樣複雜。

但是社會可能會按照每個人都能夠理解的基本規則前行,

比如自由、民主、平等。這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

100多年以來,這六個字使得不少國家走得越來越靠近這個目標。
dhyang_wxc 回複 悄悄話 這個人確實是個頭牌,很有西方代表性:決定論。論【決定】就忘了【破壞因素同時生成】的輪迴,又弄了個so far的小尾巴平衡一下——深諳學術的要訣。

為啥【東西方都想要建立中央集權帝國】?
ahhhh 回複 悄悄話 古希臘還真不是農業文明。希臘到羅馬帝國其實是商業文明,跟伊朗和埃及的農業帝國有巨大的差別。這個莫裏斯真的很爛,拜托別翻譯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