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飛的笨鳥

講文明,講禮貌,愛藝術,談幽默
(個人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複製)
個人資料
越吃越蒙山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返京散記:臥佛寺聽蟬(三)

(2014-09-19 12:21:13) 下一個

從臥佛寺出來向右轉,沒幾步就走進了櫻桃溝。這是植物園西北兩麵山嶺夾著的一條彎彎的小峽穀,由於樹蔭蔽日山巒環抱,人走在裏邊明顯感覺周圍的溫度比山穀外要低兩三度。據說三百年前明末清初的時候,這山溝裏漫坡都是櫻桃樹,故此留名櫻桃溝。現在這裏已見不到什麽櫻桃樹了,倒是有不少從南方引種來的樹幹挺拔的水杉,在山穀裏鬱鬱蔥蔥地長著,非常好看。沿著溪水流過的線路,有一條新修的木棧道在茂密的水杉林中蜿蜒穿過,在上邊大概走上八九百米,就來到了山泉源頭附近。可能是兩邊山崗的屏蔽效應,一路走來時,覺得耳邊的蟬鳴聲音比山溝外要響亮許多。

說是泉水源頭,其實到了那裏已看不到突突湧冒的泉眼,也許是水已經被埋在地下的管子引走了。這可能是因為,以前總有不少渴求純天然的人提壺帶桶地蜂擁而至,一股腦地把這細流淌出來的水都接走了,公園管理部門覺得長此下去,會影響對下麵山口處景觀湖的蓄水,於是他們就把出水口給封上了。但為了使一路辛苦趕來的人們不至於一無所獲地掃興而歸,通情達理的領導們決定在這裏建立一個讓人飲水思源,能對大家進行愛黨愛國教育的活動基地。

就在水源石碑對麵的山坡高台上,矗立著三個白色的尖型的雕塑,式樣非常前衛,像是外星人登陸後留下的標識物。雕塑旁邊有塊厚重寬大的黑色大理石板,上書原全國人大委員長彭真題字一二九運動紀念亭。看了旁邊的解說牌,才知道這白色三角雕塑的設計構思,是源於七八十年前學生們到櫻桃溝做夏令營時搭的尖頂帳篷,經過設計師提煉濃縮後又被賦予了眾誌成城的寓意。

發生在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運動,是共產黨一手策劃和領導的學生運動。借助這個運動在全國範圍內造成的聲勢和影響,共產黨調整了策略,在國人眼裏隨既成為推動抗日救國深曉民族大義的正義力量,從而開始擺脫一直疲於應付招架蔣介石圍剿的窘境。當時在北平學生圈裏參與籌劃組織這場運動的骨幹分子,不少在日後都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以至於到了今天,縱觀中國的時局變遷,或多或少地還能看到從他們身上發散出來的衍射效應。

有一張經典的一二九學生領袖演講照片,畫麵上的熱血青年慷慨激昂意氣風發。 此君名叫黃敬,是解放後的第一任天津市長。黃敬原名俞啟威,早年在山東青島做地下工作時,與一位名叫李雲鶴麵容姣好的進步女青年結識同居,並為她指明了革命道路。後來李雲鶴奔赴革命聖地延安,改名江青,隨與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結成秦晉之好。俞啟威育有三子兩女,他的最小的兒子叫俞正聲,現位居當今中國權利架構的頂層,執掌政協大印。

一二九學運爆發時,北平共青團組織的負責人名叫穀景生。能在錯綜煩亂危機四伏的複雜環境下擔任前線領導,足以證明這位穀姓前輩過人的膽識和勇氣。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把自己這些革命的基因通過血脈傳承的方式留給了後人。穀老先生給其膝下的一名女兒起名開來,可能是取要將革命事業繼往開來的意思。才貌雙全的穀開來果然不負父望,當察覺有外來敵對分子於家於國都有極大潛在威脅時,她的果斷出手了結,戲劇性地改變了中國行進的節奏。‘蝴蝶靜靜地伏在山口,呼吸空靈般回蕩’,可她振翅帶動的微風,卻引起了遠方令人驚怵的風暴。

還有一位一二九運動的風雲人物是清華學生姚依林,當時他擔任學聯組織秘書長一職。作為學運籌劃組織鼓動實施的核心人物,那時的姚依林肯定也是有激情有抱負的青年才俊。到了五十四年以後,當這位已身為政治局常委的當年學生領袖麵對洶湧而來的八九學運時,卻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強硬派一邊。這件事未必隻能簡單地歸結為權利或位置決定大腦的抉擇,也有可能是半個世紀的曆練,使這位當年的激進分子最終看清了曆史給予的明示,狂熱和激情不代表實際和可行。

從退穀亭向上,有之字形的山道可以直通山頂,那裏可與相鄰的香爐峰隔空對望。以前我總是喜歡趕在黃昏前爬到山頂,在夕陽下回首眺望遠處的京城。透過淡灰色的暮靄,北京像是一個風韻猶存的遲暮美人,側臥在遠方,不動聲色地將誘惑裹在了迷蒙之中。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以前達利為了複原兒時的一個夢境而創作的超現實主義畫作——掀起平靜海的皮膚,看看陰影中熟睡的狗。什麽時候,我們也能揭開所有曆史留下來的迷霧,看一看藏在下麵的北京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川葉愛' 的評論 : 謝謝梅川的支持。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頂!
梅川葉愛 回複 悄悄話 圖文並茂,又有曆史!讚一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