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AKB4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甲午戰爭的五個問題

(2014-12-11 05:29:11) 下一個



關於甲午戰爭的五個問題
 


   今年是甲午年,對甲午戰爭這一曆史事件,近來在思想界、軍界乃至普通網友中討論頗多。大家已經認識到,甲午之戰,中國不是敗在器物、裝備上,而是敗於思想、體製、製度上。這一點,即使是當年主張戊戌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等有識之士亦有清醒的認識。然而,或許我們思考問題往往習慣於大而化之,對許多局部問題到今天仍無定論或共識,不能不說是曆史研究的遺憾,在這裏,我列舉幾個曆史學家們較少涉獵的問題:

  

一、甲午戰爭前夕,作為長期閉關自守的中國,為何要耗費巨資建設一支現代化的海軍?

  曆史上,中國曆代統治者都輕視海軍建設,水師的主要作用無非是用來緝盜。其對維護國家政權的作用根本無法與陸軍相提並論。當時中國並沒有海外利益需要保護。唯一能在海上威脅中國的,是日本。然而,既然中國在戰前對日本不屑一顧,那耗費巨大的財力建設海軍來防範日本就說不過去。退一步講,如果中國的陸軍足夠強大,則不僅可以有效鞏固清政府的統治,而且可以同時應付北方俄國和東方日本的威脅。那麽,北洋水師的建設到底是有清晰的發展戰略呢還是糊裏糊塗的機械模仿?建設海軍的目的是為了防禦還是為了擴張?或者幹脆為了從克虜伯公司獲得回扣?中國大力發展海軍是否為日本所誤讀?為何甲午一役後,近百年的時間裏,中國再也沒有將海軍列為重點發展的目標?

  

二、甲午戰爭後,日本究竟對中國產生了哪些思想上的衝擊?它對中國的近代發展究竟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

  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然而中國的知識分子對日本的態度卻由忽視、輕蔑轉為欣賞乃至推崇。無數熱血青年紛紛留學日本,希望找到救國救民之路。中國近代的重要人物,如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汪精衛、閻錫山、魯迅、郭沫若等等,幾乎都曾留學日本。日本究竟對他們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這種因素又是如何影響了中國?與此同時,日本的文化輸入又是如何影響中國的?譬如我們的現代漢語體係裏,有許多從日本直接引進的名詞,經濟、政治、幹部等來自於日語裏的詞幾乎耳熟能詳,我們還從日本間接引進了許多歐美的科技知識,思想觀念,這些“二手”的觀念之於我們,到底是捷徑還是彎路?日本人給我們提供的究竟是精華的煉乳還是劣質的回收奶?這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和製度的引進究竟有哪些借鑒意義?

  

三、甲午戰爭後,日本是否真正支持過中國進行政治製度的變革,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

  早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曾提醒李鴻章必須改革內政,否則國家斷無希望。甲午戰爭後,他又多次表示希望能當中國政府的顧問。於此同時,日本官員對中國內部的變革力量,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黃興乃至同盟會等都給予了一定程度的庇護。那麽我們要問,日本人對中國改革的支持,到底是基於少數官員的個人行為還是國家的長遠戰略?他們到底是真希望中國改變內部腐朽不堪的國家體製還是僅僅希望在中國新生力量內部尋找代理人?客觀來說,無論他們打得是哪種主意,結果都差強人意,但是搞清楚這個問題,對中國依然有現實意義,畢竟,百年後,我們似乎仍然麵臨這個問題。

  

四、北洋水師的表現是否優於陸軍?我們在引進新的體係和技術時到底會消化多少?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形?

  北洋水師作為中國完全靠引進建立起來的新式武裝力量,從裝備到作戰條令,從軍官的培養到高級顧問,幾乎完全來自於歐洲。與之幾乎是同時成軍的日本海軍,也走得是相同的路線,為何雙方表現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對於成體係引進的新鮮事物,中日的差距在哪裏?對於海軍這種技術密集型且需要通力合作的現代軍種來說,中日兩國人民的思維習慣,做事方式是否在悄然起著關鍵性作用?海軍和陸軍的表現有多大差別?弄清楚這個問題,其實對我們評估引進技術和製度時究竟會產生多大變形是很有意義的?

  

五、經曆了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的中國,應該確定怎樣的對日關係?

  二戰以後,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已雪甲午戰爭之恥,日本失去了從中國攫取的絕大部分利益。今天的日本已經放棄了軍國主義。那麽,今天我們的主要戰略對手,究竟是美國還是其卵翼下的日本?既然二十一世紀是亞洲和太平洋的世紀,而在這個世紀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國家,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是中美兩國。那麽,中日真的還有要通過戰爭解決的矛盾嗎?

作者:周大川  2014-12-11


相關文章

     中日兩國
    
有關日本
    
曆史回顧
    
兩次中日戰爭的曆史啟示
    
另一個亞洲故事
    
日本對華情報戰的甲午背影
    
當今中國對日本衝擊的性質是什麽?
    
中日實現首腦會談前的幕後三個月博弈(組圖)
     
走出認識日本的方法論誤區
    
如何看日本?如何看中日關係?
    
日本將邁向軍國主義老路?
     
日本解禁的集體自衛權到底是什麽
    
從日本防衛大綱的切換看現代史
    
用《菊與刀》解釋當今日本合適嗎?
    
美國人如何研究日本
   
日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由來
   
曆史時代的劃分 亞洲諸國各持己見
   
一生擁有兩個祖國的“夜來香”(圖/視頻)
   
日本昭和天皇不再參拜靖國神社的原因
   
戰犯孫輩們的靖國神社和戰爭(圖)
   
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麽?
   
為慰安婦伸張正義的道路上,她們的政府辜負了她們
    
日中曾就低調處理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灜客' 的評論 :
你對當年的人為何去向日本這個二傳手學的心態和想法總結得很好。但是中國向日本學得很不成功,留日的學者和革命者的學術成就和變革成就也遠遠不如留歐美的學者和革命者,這又是為什麽呢?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看來ak先生是專門研究日本的問題的。見目錄有22片。
懂日文嗎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第二個問題很有趣。就是為什麽中國人不直接向西洋人學,而去向日本這個二傳手學。以為,第一日本人比中國人早走了一步,他們比中國人早去歐美學習。第二日本人學得很成功,他們根據東亞文化的實際,有一套很好的方法論。他們提出脫亞入歐這個非常有先見之明的口號。當時的中國人感到從他們那裏學效率更高。第三日本離中國近,去日本留學比去歐美的費用要低很多。第四日本通過向西方學習,成功地進行了明治維新,將日本從一個落後小國一下變成了亞洲的頭號強國。日本向西方學習的經驗也是中國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總之,甲午戰爭之後的相當長的時間,日本對中國的近代的現代化是有非常正麵和深遠的影響的。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二戰以後,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已雪甲午戰爭之恥,日本失去了從中國攫取的絕大部分利益。今天的日本已經放棄了軍國主義。”

----這種話也說得出,作者的知識和視野水平可見一斑。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周大川的文章空喊了一大堆不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個不會實幹,隻會空談的腐儒。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讀AKB兄文長見識,頗受益。謝謝分享!
懶風 回複 悄悄話 確實值得反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