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探討將這一先例適用於武裝集團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登陸、及日本自衛隊在日本船舶在公海遭遇到武裝集團襲擊等事態。此舉不需要進行法律的整備,隻需內閣決議即可對應。
中國的崛起是動因?
安倍晉三首相決心變更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的最大的理由是,日本被卷入的安全保障環境正日趨嚴峻。中國軍事力量的增強及朝鮮的核導彈開發在繼續,而美國卻因軍費的消減存在感下降。對日本而言強化本國的安全保障體製和加大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就成了當務之急。
考慮到日本的財政狀況和與近鄰各國的關係,大規模的增加防衛費這一選擇對日本來說是不現實的,此舉旨在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擴大自衛隊的活動提高日本的抑製能力。
安倍首相在記者會上表示,要製定考慮到一切事態沒有遺漏的安保法製,以備萬全本身將使把日本引向戰爭的企圖失敗,強調了通過集體自衛權強化日美同盟提高抑製能力的重要性。
日本行使武力有三個條件
安倍首相7月1日晚間召開記者會。對於此次決定的理由,安倍強調“日本麵臨的形勢正日趨嚴峻。為保護國民的生命與和平的生活,需要設想所有可能出現的事態,建立萬無一失的安全保障體係”。同時還指出,萬全的準備有助於遏製戰爭。對於實際行使集體自衛權,安倍主張“必須是必要最小限度”,表達了在限定範圍內允許行使的立場。
日本政府作為防止集體自衛權被無限製行使,重新製定了允許行使武力的三個條件。新的三個條件規定:①有密切關係的其他國家受到武力攻擊,日本國民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權利存在從根本上受到顛覆的明顯危險;②為保護國民而沒有其他的適當手段;③必要最小限度的行使。明確表示,在滿足這三個條件情況下的武力行使是基於國際法上的集體自衛權,“在(日本)憲法上屬於為了保衛國家而不得不采取的自衛措施”。
透視: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意在提高對華威懾力
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之舉解除了長久以來在安全領域的塵封,影響不可估量。首相安倍晉三此舉意欲何為?日本安全政策將走向何方?日本共同社對此進行了分析。
“日本在世界上麵臨著日趨嚴峻的局勢。在挫敗那些向日本挑起戰爭的企圖方麵,萬全之策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安倍1日在內閣會議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決議案後的記者會上如是說。盡管沒有點名,但作為“嚴峻”、“企圖”的具體對象,安倍無疑將中國納入了考慮範圍。
如果配套法律出台,那麽即使日本沒有受到攻擊,自衛隊也可赴海外參加戰爭。有意見批評這一做法將使日本失去依據憲法第九條秉持至今的專守防衛理念。那麽,安倍急於獲得結果的背景又是什麽?
“試圖強行改變現狀的做法仍在持續。自衛隊飛機在日本上空被異常接近。”
在6月11日與民主黨黨首海江田萬裏的黨首會晤中,安倍特意提及了中國軍事影響力日趨增強的東海和南海局勢。安倍當時暗示,他的意圖是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強化日美同盟關係來提高對中國的威懾力。
正如政府消息人士所言,安倍認為“袖手旁觀將導致亞太地區力量平衡發生變化,強大的中國壓倒日美的那天可能就會到來”。
中國2014年國防預算達到日本的近3倍。航空母艦的部署、隱形戰機的研發都在快速進行,核戰能力增強的信號也時有外露。在東海及南海地區,對中國提高警惕的並非安倍一人。
美國總統奧巴馬以“美國不是世界警察”為由對介入地區紛爭持消極態度。而這種姿態促使安倍抓緊解禁集體自衛權。與安倍親近的政府有關人士透露:“如今,由日本方麵加強日美同盟,並使美國留在東亞的時代已經來臨。”
去年10月日美兩國就安全問題舉行外長和防長磋商(2+2)之前,雙方進行事先磋商,當時美國就共同聲明中明確寫入“歡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一事態度慎重,表示這樣會“卷入日中對立”。
對此,日方代表拍桌道:“難道貴國是想傷害與同盟國之間的信賴關係嗎”。最終,“歡迎”一詞因日方堅持被寫入共同聲明。
安倍對集體自衛權傾注心力的內在驅動力似乎在於其祖父、前首相岸信介的“信念”,即日本要由美國的保護對象轉向與美國對等的國家。然而,如果過度傾向於獨立自主路線,不難想象會引起美國的警惕。在困境之中,安倍的防衛政策踏出了未知的一步。【共同社7月2日電】
相關文章
日本將邁向軍國主義老路?
從日本防衛大綱的切換看現代史
日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由來
日本自衛隊創建六十年的曆史
美國矛盾的“中日平衡術”
日本新防衛大綱重視機動能力
日本彈道導彈防禦計劃欲實現“三保險”
日本推動武器出口存在中國與市場因素
世界軍事版圖的變異
釣魚島與美國
那樣美國不管印多少鈔票都沒有關係了。
因為美元雖然貶值了,但是卻變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貨幣。
這就是美國的貨幣戰爭!
當然,最好能夠多購買一些美國的武器,把你們的財富用來減輕你們的人口壓力,就不需要計劃生育了!
《美國的全球戰略與國際熱點衝突》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02422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