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國在東海上空劃設防空識別區,美國在應對上顯得搖擺不定。一方麵美國派出戰略轟炸機進入中國的識別區對中國進行了牽製,另一方麵卻允許美國民間航空公司按中方要求提前提交飛行計劃。之所以態度搖擺是因為美國有自己的苦衷。
50年代日本接管了美軍劃設的防空識別區
防空識別區指的是在領空外側劃設的空域。進入領空的飛機幾分鍾便可抵達該國的領土上空。對於入侵本國領空的外國飛機,需要先進行確認再采取應對措施,所以本國領土很容易遭到攻擊。劃設防空識別區最初的目的是在飛機抵達本國領空前進行識別,提前采取防衛體製。
亞太地區方麵,第2次世界大戰後的1950年,駐日盟軍總司令(GHQ)劃設了防空識別區。在東海劃設了橫跨日本、韓國、台灣和菲律賓的空域的界限,其目的是應對前蘇聯和中國的領空入侵。
4個國家和地區直接繼承了GHQ劃設的防空識別區。在日本,1959年航空總隊司令鬆前與美軍第5空軍司令Robert Burns簽訂協議,防空識別區被移交給日方。據稱協議規定了在應對領空入侵方麵日美兩國如何分工。識別外國飛機需要有高性能雷達、偵察機和能夠緊急升空的戰鬥機,因此在運用層麵與美軍的緊密合作必不可少。
據專家介紹,在60年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修改之前,日本完全繼承了GHQ劃設的防空識別區,構建了應對領空入侵的體製。防衛廳自行劃設防空識別區是在1969年。對日本來說,在東海上空劃設的防空識別區可以說是日美安保合作象征性的存在。
2013年11月23日,中國宣布劃設防空識別區,與日本防空識別區出現重疊,其目的在於彰顯軍事實力、主張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擁有領土所有權。
可以說中國的行動是對日美同盟的挑戰。日本要求中方撤銷防空識別區。而美國國務卿克裏則表示“此舉是打算改變東海現狀的單方麵行動”,並未要求中方撤銷決定,態度有些模棱兩可。
參拜靖國神社產生影響
在美國看來,劃設防空識別區是各國的內部措施,很難要求其他國家撤銷。正因為美國當初劃設防空識別區就是為了應對中國和前蘇聯,所以要求中國撤銷防空識別區很可能招致對自己的批評。
相比之下,美國關注的是中國如何運用防空識別區。中國要求在防空識別區飛行的航空器提前通報飛行計劃,對不配合識別或者拒不服從指令的航空器“中國武裝力量將采取防禦性緊急處置措施”。由於威脅到國際法“飛機可在公海上空自由飛行”的原則,美國做出了反應。
美國在未事先通告中國的情況下派出戰略轟炸機進入中國的防空識別區,其目的是顯示中國單方麵的指令在國際上無效。但是,美國國務卿克裏認為劃設防空識別區本身“並不是新鮮事”,因此並未要求中國撤銷。另外出於對安全的考慮,美國允許民營航空公司向中國提交飛行計劃。
一方麵是要求中國撤銷防空識別區的日本,另一方麵是態度曖昧的美國。去年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對這種日美關係投下了陰影。美國政府十分罕見地采用了“感到失望”的表述,向日本表達了擔憂。離日本主張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遠……
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的真正目的
中國在東海上空劃設防空識別區後,日美表示反對,地區形勢趨於緊張。中國為什麽要強行建立“空中勢力範圍”呢?這裏麵還暗含著對長期海洋戰略。
日美在東海不斷加強對中國軍隊的監視。日本自衛隊可以追蹤潛艇的P3C反潛巡邏機頻繁飛往東海。自去年12月中國軍機進入日本主張的領空後,搭載遠程雷達的E2C預警機對這一地區的監視也趨於常態化。美軍則更為強硬,據多位相關人士透露,日本自衛隊派出的P3C等幾乎都是在日本主張的中日中間線靠近日本一側的空域活動。而美軍派出的EP3電子偵察機和“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則屢屢飛到靠近中國沿岸的地方收集情報。尤其是飛行高度約1萬8000米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即使在中國沿岸附近的上空,也能探測到地處內陸的軍事設施。中國建立防空識別區除為了動搖日本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的實際控製外,還希望以此來阻止日美的監視活動。
一名日本軍事專家稱,中國軍方感到焦慮的是“如果自己的日常行動全都暴露在日美的監視之下,部隊的作戰能力和作戰意圖就會被對方所熟知”。例如,在了解中國艦船和潛艇通常會經過哪條航道從東海前往太平洋後,在萬一發生戰爭時,就能推測出中國艦隊會如何行動。為此,中國對日美的監視活動非常敏感。10月下旬中國國防部還曾抗議在西太平洋進行演習時受到日本的妨礙,引起各方議論。
那麽,中國為什麽現在劃定防空識別區呢?主要是空軍的能力在不斷發展壯大。通過投入空中加油機,中國軍方的航空力量近年來活動的空域不斷擴大,另外還在加緊布署可長時間飛行的無人機。此外還有對準備引進無人機的日本進行先發製人的意圖。
多位日美安全保障部門人士認為中國原本就有更長遠的計劃。
抑製日美在東海的監視活動。另一方麵軍事實力增強,打破日美的優勢。將來把東海變成“內海”,即使發生衝突,也讓日美軍隊無法靠近。此次的措施就是為這一戰略鋪路。
中國不僅在東海,還表露出在南海、黃海劃設防空識別區的意向。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不僅是日美韓,還會與東南亞各國產生嚴重對立。
這裏麵最大的問題是,中國防空識別區不同於日本等國,似乎是逐步將其變成事實上具有管轄權的空域。
中國在11月26日並未阻止未經事先通告就前往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美國B-52戰略轟炸機。但日美兩國政府內部有意見認為“中國眼下進行寬鬆管理,以後隨著空軍力量的增強,未得到事先許可的外國飛機有被驅趕的危險”。如果發展到這一步,不僅是亞洲的安全問題,就連貿易也很容易蒙上一層陰影。中國不大可能撤消防空識別區,眼下最重要的是日本與美韓及東南亞各國聯合起來,要求中國采取負責任的態度。
中國防空識別區比草案擴大
據了解,去年11月中國在東海設定的防空識別區並未采用軍隊研究機構草案,即距中國領海基線200海裏(約370公裏)範圍,而是擴大範圍至日本九州海域附近。
多名中國軍隊相關人士和軍事研究人員在接受《朝日新聞》采訪時證實了這一點。分析認為,防空識別區的範圍比原方案擴大,可看作是習近平政權內部對日強硬派聲音的體現,相比國防上的實際需求,此舉更多地反映出政治意圖。
中國在東海設定的防空識別區示意圖
去年5月,集空軍幹部培養機構、重要研究機構於一體的空軍指揮學院(北京市),向軍隊上層提交了防空識別區的草案。草案中並不包括防空識別區的具體地圖,範圍是以領海基線200海裏的專屬經濟區(EEZ)為目標。另外草案中還提到,如果200海裏範圍很難實現的話,則縮小範圍至日本主張的日中中間線靠近中國一側。
關於識別區範圍劃定的背景,原解放軍總參謀部的幹部談到:“察覺敵機並在其到達中國領空之前實施緊急起飛,至少需要20分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以戰鬥機的時速來計算,確保約330公裏的距離在防衛上是合理需要。”
但是,在草案提交半年後的11月23日,中國國防部最終公布的防空識別區,其東端遠遠超過了中國的200海裏線,一直延伸至日本九州西海岸一帶。關於這個問題,國防部對《朝日新聞》作出回答稱:“(防空識別區)東端是距離日本九州約130公裏的地點。日本的防空識別區距離中國大陸最接近的地點也是距離約130公裏。”
中國方麵關於設定防空識別區一事反複強調,“不以任何特定的國家為對象”(外交部發言人語)。但是,由於日本的防空識別區與中國最接近的地點距離浙江省沿岸約130公裏,可認為中國對草案進行修改是針對日本作出的反製措施。
此外,最初的草案中並未要求飛機事先提交飛行計劃。但是,正式公布(防空識別區)的時候,除了向領空方向飛行的飛機外,僅僅“橫切”路過防空識別區的飛機也需要提交飛行計劃。
此次修改原草案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是,草案經過了解放軍總參謀部以及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在內的中國共產黨最高層的批準,由此可見中國的對日強硬派聲音增強。
朝日新聞駐北京記者 林望、倉重奈苗 20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