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2015 – 9/17/2015)
【第9天】 82F-93F, 晴
#1)今天開車21邁,步行11959步。
羚羊穀(Antelope Canyon)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穀之一,屬於納瓦霍(Navajo)印第安人保留區。據曆史傳述,該地過去是叉角羚羊棲息處,峽穀裏也常有羚羊漫步,這也是羚羊穀名字的由來。老一輩的納瓦霍族曾將此地視為靜思與大靈溝通的棲息地。
毫無疑問,這裏是世界各地攝影愛好者最醉心的一處攝影點。
當地盛傳這樣一句話:“上羚羊穀的一束光,下羚羊穀的一道縫。”,我們有幸領略了上、下羚羊穀的不同魅力。
1)上羚羊峽穀(Upper Antelope Canyon)
上羚羊穀位於海拔之上。為了參加中午的“聖光”團,提前了4個月預訂($50/人,比一般團貴$10),如果是攝影大師們,可以考慮訂$85的團(有人清場、指導、時間充足)。
這裏訂票:http://www.secure-access.net/~antelop/upper_antelope.html
訂票後不用付款,到出發集合地點再付款。
因為是11:30am的團,早晨睡個懶覺,起來到酒店對麵的Safeway采購,然後決定去集合的旅行社踩點,原來步行10分鍾就到了,交完錢,回酒店繼續休息。
#2)所有遊客必須由當地導遊帶領,乘坐專門的大型四輪驅動車才能進入,這是我們的皮卡,女導遊和司機看起來很搭。
#3)每個導遊都拎著一桶沙子,用途稍後便知。
#4)一路顛簸,一路風塵,20分鍾後,老骨頭快散架的時候就到了上羚羊穀的入口,看著很不起眼。
#5)進到裏麵,真是別有洞天。
所謂“聖光”團,就是正午的時候,洞頂的一束陽光直接投射進來,光柱照耀在懸浮的沙塵中,形成傳說中的“聖光”。
#6)女導遊在奮力向空中揚著沙子,可惜力道不夠。
#7) 男司機見狀,搶過鏟子:“看我的。。”一鏟子就扔到位了:)
#8)沙子落下,聖光射出。
#9)網上有很多羚羊穀拍攝參數攻略,真正在現場,時間非常緊張,根本來不及調節參數,每10個人一撥,每撥就幾分鍾時間,沙子一揚,就趕緊不停按快門,然後導遊就開始用令人驚異的普通話喊著:“走吧,走吧”。
#10)其實不管什麽參數,拍出來都是很漂亮的。
#11)最後再看一眼聖光。
#12)時間一過午時,那束光就移走了。
洞的全長150米,不到一小時就走完了。整體感覺就是那束光拍得慌慌張張的,沒怎麽仔細看,就被趕出來了。
中午去的一家叫“長城”的中餐自助,離酒店很近,還可以睡個午覺。
按計劃下午參觀下羚羊穀,不用預約,隨時買票。
2)下羚羊穀(Lower Antelope Canyon)
需要自己開車前往,見到這三個煙筒就快到了。我們去的是一家叫Ken's Tours的旅行社。記住保留好上羚羊穀的票,門票可便宜$8($28-$8=$20)。
#13)很幸運,我們是3:45pm最後一撥團,後麵沒人催,看得非常從容,比上羚羊穀強太多了。
#14)我們的導遊小哥也很棒,一路上給我們亮了好幾手絕活,無論什麽手機、相機,拿過來都能拍出絕妙的照片。最驚豔的是,參觀出來時,也是他們下班的時候了,隻見小哥開著一輛嶄新的紅色跑車,絕塵而去,差點亮瞎我們的雙眼。
羚羊穀在納瓦霍(Navajo)語中意思是“有水通過的岩石”。當上遊下雷陣雨時,這裏會很快形成山洪,衝入峽穀,所以下羚羊穀開放時間有限。
#15)進洞是這樣的,近乎80度的梯子,要倒著走下來。
#16)光怪陸離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17)穀壁上堅硬光滑。
#18)有的似行雲流水,波瀾不驚。
#19)有的似曼妙的輕紗。
#20)光彩奇異,變化多端。
#21)滑如絲綢。
#22)色彩繁雜,奇形怪狀,真是視覺的盛宴。
#23)最奇妙的是下羚羊穀的出口,竟是一條長長的窄縫,稍微胖一點的人都要側身才能擠出來。每個爬出來的人都興奮的大叫著。
下羚羊穀我們盡情玩了近兩個小時才離開。
傍晚6:30pm,我們來到著名的馬蹄灣看日落。
3)馬蹄灣(Horseshoe Bend)
#24)馬蹄灣是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在亞利桑那州境內的一截U形河道,也是格蘭峽穀(Glen Canyon)其中一小段,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岩形似馬蹄,故名“馬蹄灣”。
#25)等了一會兒,周圍的地麵開始紅了起來。
#26)岩壁上已是金光燦燦。
#27)太陽隻在馬蹄灣的頂上露了一下頭,就消失了。
#28)還是看看周圍的剪影吧。
#29)帥哥們的剪影。
圓滿的一天。
30天美西自駕遊記(2015)—(8) (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