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和鳥群一樣移動是一種常態,但是鳥群的移動隻與氣候變化有關,而人群的移動原因複雜得多了,一般情況下與政局政策政府有關。挑重點的說吧中囯鬧饑荒的年代,吃不飽的人群抱著希望離鄉別井,走出去也許比在家裏餓死要強些吧?再說六十年代興起的上山下鄉,城市的中學應屆畢業生一律趕到農村去種田,這種一刀切的做法說白了,主要是讓城市沒有就業的壓力,沒有鬧事的人群就是一種穩定,中學剛畢業的孩子還沒出社會,先滾一身泥巴費盡周章重新回到城市,心裏充滿感激給賣了自己的人幫忙數錢。再後來的事情就不多說了,大家也都是過來人,遭遇不同理解自然各有各家自己的想法。
按常理思維推斷的公派留學,是落後國家陪養人材的一個途徑,很燒錢的項目但是不能省也不能斷,那個是政府行為。後來的自費留學生,性質就不一樣了,差不多哭著喊著要出來的吧?當然看重的不僅僅是學業,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比較和分析,看看是留在別國還是回國,那麽決定不回國的人,也就是做了落地生根的打算?時間越長根基越深,又怎麽會沒有歸屬感呢?
墨西哥族裔是另一個例子,他們大多數沒有高學曆,但是什麽工作都願意幹,有身份的沒身份的就是不離開,寧願貓在Home Depot 或是 U Haul 等待希望有工開,我後來也學精了把自己的車停遠點,走一段路過去跟他們談妥條件,不然一窩蜂圍上來,不但無法談更無法選人,他們自己的國家不爭氣,窮得讓國民頭也不回有多遠走多遠。
大半個世紀後的美國,目前遭到了同樣的問題,五十個州一百多個城市,因為一場瘟疫有了重新洗牌的可能,最繁華的城市東岸有紐約,西岸有洛杉磯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搬離,因為治安的原因也因為州政府的原因,生意人當然考慮賺錢的前景,家庭會考慮就業的可能性,更確切地說人群的移動隻為了更好的生活,謀生的問題比歸屬感問題大了一百倍不止。
文城名博黑貝王妃推薦了一本書《沉默的對話》提出了歸屬感的問題,這是現代華人的思考,用文字記錄下來非常有意義!但是文化的傳承不是搬個家換個房,是血液裏流淌的東西,有或者沒有都在於自身的需求。社會能提供的隻是土壤,百花爭豔才是春色滿園的。
艾瑪,勞斯萊斯也造SUV 出來搶錢啦!$345,000起步價。祝周末愉快!
蔡幸娟是我另一個甜心,乖乖的柔柔的讓人心疼^_^
東莞人也得到了很多實惠。
由於那個傻瓜與世界為敵,
東莞會衰落,中國恐怕……
唔好意思,講錯,是東邊,臭名遠揚,嗬嗬
不過我還是認為本地人很務實。
比方官場規則:你補我台我補你台,大家一齊上台;
你拆我台我拆你台,大家齊齊落台。
跟北方明顯不同。
你在廣州十八年,我在你西邊那個市基層20多年,
天天講粵語,有一句話:損人不利己d嘢千企唔好做。
不太明白秋後算帳是什麽,嗬嗬
從來不考慮主流非主流,
從來不考慮歸屬不歸屬,
這些個東西辯論1萬年也沒有結果。
就算你贏了,你又能影響多少人?
不過大家可能說說而已,嗬嗬
周末快樂!
謝魚魚好文。
和梅華一樣,這車挺酷。
等王妃來!:)
尤其是你在一個地方生活習慣後,有很多包袱了,也就難以再次移動。這與當初年輕時是不同的,你不需要對什麽人負責任,但現在不同了。比如你的退休後的保險,是不可能再次隨著你移民的,而你逐漸接近退休年齡。。。
年齡,好奇心,機會,這些因素導致你移民,失去這些因素,也就會改變自己的期望值。
我認為“良禽擇木而棲“-這諺語用到海外華人身上,就不單純是選擇理想的居住地那麽簡單,這裏還包括“大選“時,決定支持或拋棄“候選人“的選擇,這是以前我們沒有的。
在中國眾多的人口中,海外華人無疑是幸運的,所以我們應像古代先賢說的那樣“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