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革期間,春節逸事

(2014-01-30 10:14:51) 下一個

不同年代,春節也有不同的遭遇,回憶文革其間,春節竟帶有階級和政治的烙印。記得60年代中期,物資匱乏,年貨多憑票供應。年三十上午例行打掃衛生;人們盼望下午有文藝或電影之類的演出。“三戰一哈”的年代,電影院隻有”三戰 “--地道戰,地雷戰,遊擊戰;“一哈”--柬普寨西哈努克親王訪問 中國。單位通過關係,好容易弄到紀錄片“世界體操錦標賽”,還要本單位科長級以上幹部的審查,才能給群眾觀看。人們眼巴巴地等待審查結論,結果等到的是:“露出太多,不宜放映!”。職工們大失所望,回家過年了。難道體操運動員要穿著長衫,長褲比賽不成?!科長們可以看,百姓就不能看?!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人想象不出,無論什麽都要與政治掛勾的社會。至今,春晚不是還要經過審查嗎?審查什麽?不可知!
想當初,“露出太多”,領導們樂哈哈;看今朝,露得更多,領導們更樂哈哈!
1949年前的春節確實有中國傳統 的味道濃;之後,上邊說要出去封建糟粕,政治介入;今日,商業主導,金錢掛帥,越露越多,中國傳統淡薄了。可喜,還是可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