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古鎮,位於安徽省休寧縣東部,坐落在休寧縣境內, 距屯溪(黃山市)12公裏, 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曆史。
古鎮南臨新安江上遊橫江,東倚古城岩,北麵鬆蘿山。 5華裏長的老街,與橫江平行,貫通東西,早年西麵有古驛道與縣城東門相通。 在2012年6月第四屆“中國曆史文化名街”評選中,萬安老街與另9條老街一同被評為10大“中國曆史文化名街“。
萬安處於下通屯溪、岩寺,上至黟縣、祁門、婺源的交通要道,在陸路交通不發達時,一直是古徽州的重要商埠和水運碼頭。 西溯橫江而上,經休寧縣城達黟縣漁亭; 東經橫江至屯溪,下經新安江直達杭州。 茶葉、竹木及其他山貨土特產通過萬安源源運出,春水潮湧之時,竹木排3天即可到達杭州。 食鹽、煤油、布匹等生活用品又經水路不斷輸入。眾多南來北往的行商者,讓古鎮逐步擴大發展。在明、清鼎盛時期,古街上店鋪達400餘家,行業至100多 種,雄居休寧縣九大街市首位,民間有“小小休寧縣,大大萬安街”之譽。
隨著屯溪至江西省景德鎮公路的建成通車,水運漸失優勢,商業貿易逐漸向縣城海陽鎮和屯溪轉移。 1975年後,商業中心開始由古街移往公路兩側,逐步建成新鎮區,老街除少數店鋪外,大部分已改為民居。
萬安老街大致可分為三段。富來橋以西為上街,長約200餘米。 萬安吳魯衡羅經老店位於上街最西部。
富來橋至小學為中街,長約300米,寬3到5米,這一段傳統店鋪保存完好。位於皂莢巷的“翠園”,是當年萬安著名塾師吳爾寬先生的住宅,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接受啟蒙教育之處。
小學至觀音橋為下街,長500米,寬度也在3到5米,除偶爾出現少量新式住宅外,也基本保存完好。 從下街的“屯溪巷”,步行約15-20分鍾,可抵達古城岩。
現在,請隨著我的鏡頭走進萬安老街。 攝影水平有限,請多包涵。
1. 如果你從公路過來,一直往前就會看到這座老石橋 -- 輪車橋。 很高興看到兩端新建的保護老橋、阻止過往車輛行駛石柱。
2. 跨過輪車橋走到丁字路口,就到了萬安老街的上街。
3. 如果你想參觀吳魯衡老店,向右(西)轉一直向前,直到看見下麵這棟房子 (照片來自網絡)。
【摘自網路:萬安羅盤是全國現存唯一的以傳統技藝手工製作的羅盤,它承載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製作技藝, 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吳魯衡羅經老店, 在萬安羅盤史上富有盛名。 老店由一代羅經大師吳國柱(字魯衡)創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今有近三百年曆史。1915年,吳魯衡第五、六代傳人吳毓賢、吳慰蒼共同製作的日規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清鹹豐年間,太平軍攻入徽州,吳魯衡第四代傳人吳肇瑞攜家人逃難,將祖傳的天然磁石藏於懷中。太平軍發現吳肇瑞懷中鼓囊,便去搶奪,肇瑞誓死不從。 認定必是稀世珍寶,太平軍便將其殺害,搶出磁石,卻發現隻是一塊石頭,也未多想,隨手一扔,便帶著掠奪的財物揚長而去, 家人拾起磁石並將肇瑞安葬。 從此,那快磁石再也未離開過吳家的視線。】
4. 從央視《走遍中國》的《萬安老街》中, 我看到那塊磁石,上麵凹凸不平,看相很一般。介紹說是塊隕石,吳魯衡羅經老店的磁針均在此隕石上製作。 普通的針放在上麵數日後便可被磁化, 且磁性經久不變。 另據介紹,吳魯衡嫡傳子孫所製羅盤日晷屢獲殊榮,皆與天池(磁針)安裝密不可分。此秘法至今尚未外傳。
5. (照片來自網絡)
6. 假使不過輪車橋而向左拐,前方就是富來橋。
7. 左邊是麵目全非的百枝廳。
8. 通往百枝廳的小巷
9. 富來橋是上街與中街的分界線。
10. 鬆蘿水、榔源水等支流在富路橋下與橫江相匯。
11. 豎在富來橋上的萬安古鎮石碑
12. 富來橋以西的萬安上街
13. 富來橋以東的萬安中街。
14. 時間仿佛遺忘了這個老鎮, 雖然自己鄉音已改,可幾十年未見的街坊鄰居的容貌視乎依舊。 這位當年被母親稱為”四姨“的,大概有90歲的高齡了, 仍然耳聰目明。聽我們在富來橋上找”四姨“,邊喊“誰找四姨”,邊咚咚咚,一口氣走上橋,步履絲毫不見老態。
15. 大家都親切地喊他“阿六”,直到看到《萬安老街》,才知道黃六六才是他的尊姓大名。
16. 中街雖景象蕭條,但古樸雅致的小鎮依舊。
17. 兩側建築簷口形成的曲折天際線,錯落有致,自然而和諧。
以商業功能為主的“街”和以交通功能為主的“巷”,構成古鎮頗具特色的魚骨狀格局。 東西向主街兩側衍生出十幾條小巷,仿佛是魚的肋骨。
18. 這是老街通向休寧中學的捷徑之一。穿過這條Z字型的巷子,再走過一些田埂,就是休中的大門。
19. “貨真價實”幾個大字是貨店老板的手跡嗎?
20.
21. 未被商業化的老街古樸依舊,無大紅燈籠高掛的古鎮更讓人感到清新,自然和原汁原味。
22. 依勢而下臨碼頭, 以河道為底景的巷子相對寬敞。
23. 老水運碼頭, 運往老街的貨物需經兩層這樣的台階,人拉肩扛,非常艱辛。
24. 碼頭對岸拍過來。(照片來自網絡)
25.
26.
27. 橫江
28. 橫江
29. 橫江
30. 古城岩與古塔。 古城岩位於古鎮東側, 是早年的州治城址,雖已無舊跡可考,但山右側有象峰,峰下有石門夾峙(俗稱“交杯石”)。石門下至小溪舊有石板路和嵌有“越國古城”石刻的牌坊。山中“還古書院”、“魚樂國”、“放生潭”等遺址依稀可辨。
31. 離開水運碼頭,繼續逛老街。
32.
33. 由於老街以經營性建築為主體,所以封火牆較居住型的徽州古鎮要少一些。
34.狠狠地做下自我批評,因LD未同行,我這馬大哈5次出門,三次未帶備用電池或存儲。 所以這次僅拍了半條中街。
35. 位於萬安中街的皂莢巷,得名於曾有的皂莢樹,古樸幽靜 。 小巷深處的“翠園”,是當年萬安著名塾師吳爾寬先生的住宅。 這條小巷,也可通往休寧中學。(照片來自網絡)
36. 陶行知啟蒙館,是一幢始建於明末清初的四進三開二層的徽式建築。 陶行知先生1898-1905(?)年就讀於設在該古建築內的吳爾寬私塾。 曾讀過一些介紹陶行知先生的文章,鮮有提到他的這段教育史。(照片來自網絡)
37. 下街, 杜家的豆腐店 (照片來自網絡)
從下街的“屯溪巷”,步行約15-20分鍾,可抵達古城岩。 古城岩最值得一看的是屹立在峰頂、建於明代嘉靖初年(約公元1522年)的七層古塔,和橫跨橫江的萬安水南橋。 【注: 據說,新建的古城岩有幾棟拆遷組裝的古建築】
38. 萬安水南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曆史,該實腹式半圓拱石橋長180米,寬6.4米,有10墩11孔。1908年, 年輕的陶行知先生從這走上求學之路。(照片來自網絡)
39. 走在油菜花旁,心境回到童年。
40. 聞到油菜花的味道,就聞到了家鄉的味道。
41. 無論離故鄉有多遠,離開有多久,心中從未離開她。 衷心祝願徽州越來越美! 衷心祝願曾經和還在那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和學習的人們安康,幸福!
附1: 徽州話比 較複雜。 由於地處山區,交通不便,曆史上徽州各縣的人交流有限,發音無法統一,因而產生了歙縣話、績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祁門話、婺源話等。 即使同屬徽州,各縣的人亦較難用各自的徽語正常溝通。 休寧,萬安和屯溪均說休寧話,但發音與聲調仍略有差別。 編了一段休寧話方言的兩人對話(需用方言發音)。
A: 吃過“天光”嗎 (吃過早飯嗎)?
B: 還不曾,爾呢 (還沒有,你呢?)。
A: 吃過著,“苞蘿佳”,”絲瓜菩” (吃了,玉米糊加油條)。
A: 都要吃“當頭”了,“何讓”不曾吃“天光”啊(都快吃午飯了,怎麽還沒早飯)。
B: 哎,”令妹“出去“嬉”,“老朝”出去“尋”,”婄“又讓我(發nga音)“尋渠人”。(哎,妹妹出去玩,爺爺出去找,奶奶又讓我去找他們)。
A: 爾令妹越長越“標誌”著 (你妹妹越長越漂亮了)。
B: 哎,就“識得”“嬉”哦,學習不好都不“識得””跌股“(哎,就知道玩,學習不好都不知丟人)。
附2: 兩個小故事:
古城岩交杯石上蛛網密布。
傳說元朝正十七年, 朱元璋與陳友諒交戰時節節敗退,從徽州婺源一直退到萬安古城岩避難。 朱元璋兵馬一過交杯石,蜘蛛便開始在兩大石塊間結網。 等陳友諒追兵趕到時,看到交杯石上蜘蛛網密布,便判定沒人路過此地,追兵全部後撤。 朱元璋由此躲過一難。
古城岩山上五昌廟有六尊菩薩。
唐初時期,古城岩山上有座五昌廟,內有五尊菩薩, 到了元朝又多了個小菩薩。
傳說朱元璋在古城岩“仙人洞”避難時去五昌廟求簽,他雙腿跪地,手捧簽筒一搖,求到個上上簽,其內容是要朱元璋向南京方向前進。 朱元璋半信半疑,將簽揣在懷內。 當晚又進廟對菩薩說:“今天求得一支上上簽在身,如果菩薩顯靈,再給我一支上上簽”。 第二天再去五昌廟求簽時,果真又抽得上上簽,並發現一尊小菩薩站在大門背後。
傳說一個廟內隻有一支上上簽, 但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啊。 所以石台某五昌廟派小菩薩連夜將上上簽送來,因趕到古城岩已天亮,小菩薩不能回去,隻好站在大門背後。 從此,古城岩山上五昌廟有六尊菩薩, 石台某五昌廟隻有四尊菩薩。
附3: 網上消息,在2012年6月第四屆“中國曆史文化名街”評選中,萬安老街和下麵9條老街一同被評為10大“中國曆史文化名街”。 廈門市中山路、四川堯壩古街、西藏加日郊老街、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南京市高淳老街、青島小魚山文化名人街、臨海市紫陽街、長春市新民大街、深圳市中英 街。
最後,謝謝班長、同學們一路支持跟讀! 你們的鼓勵是我這缺乏耐心的人完成了這一係列的動力。 謝謝素味平生,陌生網友們的悄悄話! 你們的真情與信任讓我感動! 雖然網絡是個虛擬世界,但朋友們的友誼讓我感到生活空間的溫暖。 謝謝大家!
謝謝觀看!【全文完】
世界風情: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35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