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俺娃的例子,俺想傳達的經驗是,孩子們的潛力是巨大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家長不必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認定亞裔人種玩體育不如他人。如果你讓娃玩體育的目的是參加奧運,也許確實要看看先天和人種的條件,否則不必要。甚至也不必考慮為申請大學進高中校隊。
俺最開始讓娃玩體育僅僅是為了鍛煉身體,但這近10年推體育,特別是team sports,俺發現team sports對娃的影響遠遠超過身體的改善,回報是巨大的。俺娃是沒有任何體育天賦的孩子,即使他現在玩得好,俺也不期望他到高中能一直玩得好,因為發育期孩子的變化會很大。俺娃到高中即使進不了熱門球隊,隻要他肯參加個沒cut的長跑隊或肯在這個沒cut的橄欖球隊當板凳隊員,對俺來說足已。即使當不了體育明星,不能靠體育進好大學,但多年玩team體育造就出來的是不同的孩子,也許憑這不同的性格就能獲得好大學青睞。不論能不能對上名校有幫助,從目前俺看到team運動對俺娃的影響,俺知道他一輩子都能從中受益無窮,大學的因素相比之下真是無足輕重,不需要考慮的。
俺娃玩體育從悲催到輝煌的曆史:
俺娃小時候是個小宅男,不愛戶外運動,不喜歡任何體育,給他報任何體育班他都是堅決說no,但俺也是堅決不許他不玩體育。不要學鋼琴、提琴沒問題,不要做課外數學可以,但不可以不參加體育運動。這是俺的底線。
5歲不到時村隊玩足球,一上場俺馬上看到他和其他孩子的巨大差距。小白們是追球跑,很aggressive的拚搶,俺娃躲球,怕衝撞,非常謙讓,而且明顯體力不行,一下就累得跑不動了。
俺娃足球場上懦弱的表現讓俺認識到娃的差距,害怕將來這種懦弱會持續在職場上表現出來,因此下定決心堅決推衝撞性強的teamsports
4年足球下來,娃4年進球總數大概不超過6個,是隊裏最差一個,遠遠落後於其他孩子。
玩過lacrosse,帶著頭盔,更是跑不動了,而且還說喘不過氣。
4年級開始玩籃球,也是隊裏最差的,比倒數第2差一大截。第一年整個賽季三十幾場比賽總共才進過一球,開始的頭兩月每次訓練都鬧著不要去。5年級開始有點喜歡籃球了,但仍然是隊裏最差的,不過學校的課間玩籃球,他和那些沒參加任何籃球訓練的多數同學比算好的,這讓他自我感覺好不少。6年級開始成為村隊的主力,7年級更上一層,成為隊裏的頂梁柱。
5年級開始村隊玩橄欖球,因為從體力到技術到運動能力都是最差的,隻被安排玩最不需要才能的linemen位置,而且還是second string。每次隊裏跑步,他都是倒數第2(倒數第一是個特別矮胖的孩子)。頭幾個星期每天回家幾乎都要哭著讓俺看身上的青紫,抱怨這痛那疼,告訴俺他有多恨橄欖球,甚至說會為此恨俺一輩子。。。。。。每天回家得泡熱水澡才能感覺好點。
6年級橄欖球賽季,一開始倆星期也是差的,也是每天訓練回來抱怨,也要泡澡,但痛苦的時間比上一年短了不少。到賽季的末期,俺娃已經很適應了,並成為跑得比較快的成員,
7年級,娃成為村隊7、8年級混合隊裏的主力首發隊員,既無抱怨也不需要泡澡了。不僅身體fit,人也tough很多。
今年是第4年,榮升高中隊,並在賽季一開始就有如此出色表現。。。。
。。。。。。。
這麽多年team體育,帶給俺娃性格、心理、社交等等其他方麵的巨大好處,俺就不一一道來了。
俺當初推體育,一點都沒為進名校考慮過,甚至都沒指望他將來能進高中校隊。他如今體育上能有這點成就,對俺來說是意外,也不是最重要的。俺當初希望的是team體育能改變俺娃的身體、性格,這個目標現在看是絕對達到了,並且遠遠超出俺當初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