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點幹貨
去年,荷蘭鹿特丹在鬧市區新開了一家菜市場。
如果你沒見過,你也許以為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還算不錯的)
事實上,它是這樣的
從外麵看,它是這樣的
這不是車站!
這不是車站!
這不是車站!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沒錯,這是一家在鬧市區的菜市場,雖然看上去不像。這麽一個在習大大眼裏或許是奇奇怪怪的建築,為何卻可以在丹麥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建成呢?
話說,鹿特丹曾經一度是世界第一海港,然而在二戰時候慘招德軍轟炸,成為廢墟。二戰之後,鹿特丹一直忙於災後重建,到處可見搬磚和扛水泥的工人,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鹿特丹是一座具有男性氣息的城市。
到了21世紀,基礎建設都已建完,這時候政府發現,以前那種男性化的城市標簽似乎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換句話說,我們城市不用那麽糙了,得娘一點,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質的中產階級過來定居啊。
所以,改變城市性別成為鹿特丹本世紀的重要發展策略。於是,他們找來開發商 Provast ,醞釀著先從鬧市區入手,先蓋一棟具有女性色彩超牛逼的樓。
那麽,蓋什麽呢?作為吃貨集中地的鹿特丹人民發現,鹿特丹的大部分菜市場都是臨時搭建的,並且營業時間很短,下午四五點就結束了,這時候就不得不去超市購買,況且,下雨天還沒得買!於是,一拍即合,不如造個室內菜市場吧
很快,他們找來了荷蘭著名事務所MVRDV,安排了任務書。
眾所周知,MVRDV是一家很逗(you)比(qu)的事務所(為啥國外的事務所都很逗比呢)。一開始,他們接到任務書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個boring至極的項目……
MVRDV合夥人之一Winy Maas是個搞怪的人:既然覺得boring,那就索性搞怪一下嘛,把房子做得讓你出乎意料!
於是,他們的概念誕生了。一個巨大的拱!
抱歉,概念就是這麽簡單直白。並沒有國內常見的狂拽炫酷那炸天的概念。
跟環境的關係也及其簡單粗暴(當然也考慮了和曆史建築的關係)。
蹦躂兩下,形體就出來了。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拱形建築,中間是巨型菜市場,兩側則是公寓。
當然,光是巨型拱門還不能滿足他們,他們決定給這個菜市場加上一個超現實的蔬果壁畫!
濃烈的色彩正好滿足女性化的產品特性。一開始,MVRDV準備把它做成可變的屏幕,不過後來被開發商無情地否定了……最終的完成版由藝術家 Arno Coenen 和 Iris Roskam共同完成,是一幅11000平方米的弧形藝術品,被稱作 “豐饒之角”。
攤位都設計好了。
每天從家裏還能看到樓下的菜市場,也是一種奇特的體驗。
琳琅滿目的平麵圖。
停完車可以直接賣菜,共設計了1200個停車位,對於配套設施絲毫不馬虎。
時間到了2014年,這座酷炫的菜市場終於建成!
菜場內部最終效果。
外型效果,裏麵的壁畫通透明亮,吸引力十足。
公寓內景,每個公寓有兩麵不同的景觀,一麵朝向城市,另一麵直接麵向菜市場。
建成之後,下一步自然是要引進商戶了。開發商動用了所有的資源,引入了原料、佐料、加工副食品、餐飲、廚具……應有盡有。內容也包羅萬象,從荷蘭奶酪、意大利冰激淩、日本壽司到中國食品,滿足全世界人民的喜好。
總之,這裏就是吃貨的天堂!
時間到了10月份,終於開張了!
開業當天,荷蘭王後親自來剪彩。
這樣級別的菜市場,自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流。
人流
還是人流
在國內恐怕隻有春運的時候才能見到這番場景。
據說開業第一周已經吸引了百萬級人流的參觀和體驗。
看到這麽多人流,商戶自然是很開心。
前來體驗的人也都覺得不可思議。
看來這座菜市場的建成是深得民心。
最後,我們來說一些總結:
1、拱形獨特造型是菜市場成為景觀地標的因素之一,況且,中庭尺度為120m x 70m x 40m,這個尺度能給人帶來獨特的體驗,雖然容積率大大拉低,但是體驗性升高了百倍。並且,頂部的巨型壁畫配合豐富的業態也給體驗增添了濃厚的樂趣。
2、菜市場配備了228間公寓,102個出租單元和126個出售單元,麵積從80-300平不等,滿足了各類需求。每一間公寓都有兩麵,一麵是朝外的景觀麵,另一麵直接麵向菜市場,這兩種不同的視覺強化了這種不同尋常的體驗性。
3、設計細節到位,比如停車庫的配備解決停車和貨運,吸音板構成的壁畫可以避免噪音,都是好的體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4、業態唯一但不單一,看似簡單的餐飲業態,種類又及其豐富。
所以,誰說菜市場不能成為綜合體呢?
當然,作為建築師,你得夠逗(you)比(qu)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