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又稱快熟麵、速食麵、即食麵、泡麵、快速麵、快餐麵,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煮熟食用的麵製食品。方便麵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麵條硬化,並壓製成塊狀,食用前以熱水衝泡,用熱水溶解棕櫚油,並將麵條加熱泡軟,數分鍾內便可食用。
早在方便麵發明以前,在古代東西方就有人將煮熟的麵條油炸後佐以湯汁做為料理。在中國已經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麵”或“伊府麵”(即台灣所稱之“意麵”)。曾任惠州知府及揚州太守等官的書法名家伊秉綬在家宴客,廚師誤將煮熟的雞蛋麵放入沸油鍋,隻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讚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
成為速食產品的近代方便麵,是由1958年日籍台灣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有鑒於當時吃一碗麵要排隊排很長,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的[1]。安藤百福並在發明方便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チキンラーメン,在香港名為“日清伊麵”;中國內地為“日清始祖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圓,但仿製產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日清公司在發明方便麵後,便積極向國外發展。1963年先與韓國三養食品合作,1968年再與台灣的國際食品公司合作推出雞湯口味的生力麵。最初的生力麵因為沿用日本配方,在台灣銷路並不好。在調整過調味與麵條的口感之後,成為台灣的暢銷產品,顧客多半買回家當宵夜食用,或者是加蛋煮食。曾有一段時期,“生力麵”曾在台灣幾乎成為這類產品的代名詞。然而由於經營不善,生力麵最後黯然退出市場。截至2005年,過去的國際食品公司僅剩一家生力麵店在高雄市新興區繼續營業,但早已退出方便麵市場。
雖然方便麵在亞洲頗受好評,1960年代末期在美國卻無法順利打開市場。因為一般美國人沒有燒開水的習慣,而且家中的餐具也以餐盤為主。為了讓不習慣用碗的民族消費方便麵,日清公司發明以發泡聚苯乙烯為容器的杯麵,於1971年在日本上市,售價為100日圓(0.4美元),為當時袋裝方便麵售價的三倍以上。
杯麵試賣期間在球場與賽馬場等地點銷售,因價格過高而不受歡迎,最後隻能在某些必須夜間值勤的單位例如消防隊與日本自衛隊販賣。為求打開市場,安藤百福與三越百貨公司在東京鬧區合作促銷,創下四個鍾頭賣出兩萬份的紀錄,才奠定日本人接受杯麵的基礎。由於杯麵走高價路線,所以配料包括冷凍幹燥法製成的幹燥蝦,同時也改以叉子作為餐具。東京街頭促銷讓杯麵在關東得以立足。1972年二月日本發生赤軍連挾持人質與警察對抗的淺間山莊事件。由於警察吃杯麵裹腹的鏡頭上了電視現場轉播,杯麵因此一炮而紅。
就目前市麵有售的方便麵來說,絕大多數都是在工廠中以機器大量生產,幾乎看不到手工製的方便麵。因為多半是工廠生產包裝,人們多半以包裝方式區分方便麵。
方便麵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麵條硬化,並壓製成塊狀,食用前以熱水加熱,用熱水溶解棕櫚油,並將麵條加熱泡軟,數分鍾內便可食用。所以一般的方便麵屬油炸麵體,原理與天婦羅一樣。[2]
方便麵的味道來自附加的調料包以及部分產品附加的醋包,主要成分為味精、鹽及醋等。
方便麵產品除了麵身之外,多半也包含了經過幹燥處理的配料,如脫水蔬菜、脫水肉類等。隨著食品科技進步,真空封裝的食品調理包也出現在一些高價的方便麵產品裏。
每100g食物營養值(3.5 oz) | |
---|---|
熱量 | 450 千卡 1900 kJ |
碳水化合物 | 65 g |
膳食纖維 | 2.4 g |
脂肪 | 17 g |
飽和脂肪 | 7.6 g |
單元不飽和脂肪 | 6.5 g |
蛋白質 | 9 g |
硫胺(維生素B1) | 0.7 mg (54%) |
核黃素(維生素B2) | 0.4 mg (27%) |
煙酸(維生素B3) | 5.4 mg (36%) |
葉酸(維生素B9) | 147 μg (37%) |
鐵 | 4.3 mg (34%) |
鉀 | 120 mg (3%) |
鈉 | 1160 mg (50%) |
每包為80 g 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 成人日參考攝入量(RDI) 來源:USDA |
處理麵體的棕櫚油的主要成分是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為固態。飽和脂肪酸的特性是不容易氧化,但是卻對人的健康不利。為進一步避免棕櫚油氧化,廠商還會添加維生素E作為抗氧化劑。
許多方便麵麵體添加含有磷的麵體改良劑,磷是很容易食用過量的物質,食用過量會造成腎髒負擔、對於腎功能較差者甚至有加速腎功能流失、危害心血管及骨骼的問題。
方便麵的鹽分、味精、熱量高,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含量低。常見泡麵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為9%、36%、55%,而營養學推薦比例為23%、28%和55%。[3]所以泡麵被歸類為垃圾食品。如果在烹煮泡麵時不要使用太多調味包、並加入蔬菜、豆類和肉類,能減緩這一問題。
方便麵在大部分地區以碗、杯的形式售賣(即杯麵),因其中的叉子或湯匙連同包裝碗是即用即棄,從而製造大量垃圾。
方便麵的最初形態,使用塑料袋包裝。麵體需要使用熱源加熱煮熟。
經改良後的速食麵形態,使用紙杯或塑料盒(聚苯乙烯)盛載,有時附有塑料或木製的拋棄式餐具。使用碗作為容器的方便麵則稱為碗麵。
麵體放於熱水中數分鍾即可食用,不需使用熱源加熱。
近年由於市場變化,袋麵與杯麵的分野開始模糊起來。台灣和大陸的速食麵,袋麵已經被“杯麵化”(即袋麵不需作傳統的加熱,具有杯麵放於熱水即可食用的特性),以致在兩地中袋麵和杯麵都被稱為“泡麵”;而日本、香港和東南亞品牌的速食麵嚴守傳統分野,袋麵不能泡食,“泡麵”這種通稱也沒有流行起來。
近年方便麵公司更有出售不同烹調方法的方便麵:湯麵和拌麵(或作炒麵)。
由於方便麵最早出現於日本市場,因此早期方便麵多是日本拉麵,後來才逐漸有烏龍麵等不同的方便麵造型。大中華地區又有將中式麵條如拉麵、伊麵、雞蛋麵、米粉、米線、河粉、粉絲等製作成方便麵。
方便麵除了是可以速食食用外,在某些地區也有人以烹調的方式食用方便麵,例如以一般煮麵條的方式煮方便麵。在台灣的金門等地區流行一種炒方便麵,就是將方便麵先煮過後,然後下鍋炒,搭配菜葉或肉絲一同食用。
雖然方便麵是設計成衝泡後食用,但是也有人(多出現於小學生)不經衝泡便直接吃,為了順應消費者習慣,某些廠商推出專門幹吃的方便麵,例如台灣的“王子麵”、“科學麵”,中國大陸的小浣熊幹脆麵(台灣統一集團製造),魔法士及泰國出產的“媽咪麵”等,人們多半便是直接壓碎後混合調味粉(或再搖勻)當作零食食用。據說這種吃法很有可能是小學生發明的。[來源請求]
在中國大陸,四川麻辣燙的售賣點經常以方便麵作為可選配料之一。
在台灣,滷味攤販有時候用方便麵做為材料之一。大部分網咖跟部分小吃攤會將方便麵跟蔬菜一起煮再加蛋服務顧客。
在香港,茶餐廳可吃到的“撈公仔麵”便是方便麵以拌麵的方式食用,再把罐頭食材如午餐肉或五香肉丁放上麵上拌勻來吃;亦有炒方便麵、及在煮好的方便麵上放一塊片裝奶酪作配料等不同的吃法。
在澳門,到某些咖啡室可吃到葡式風味的出前一丁,如黃薑豬肉、煙鴨胸、鹹牛舌等等。
在韓國,部隊鍋也有利用方便麵作為配料。
在台灣,方便麵原是方便、價格低廉的食品。2011年各廠牌方便麵陸續漲價,甚至發生一碗方便麵售價53元比便當還昂貴的現象[4][5](至2012/7/31止:已有方便麵標價為56元新台幣)[6]。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方便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