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撒馬爾罕後我們直奔她南邊車程兩小時處的Shakhrisabz,莎赫裏莎巴茲。莎城是鐵木爾的誕生地,有些那個時代的東西留下,也是個世遺。
撒馬爾罕南大門的標誌,最後回眸一瞥,告別這座滿荷著神秘而又令人激動的曆史故事的地方。在此呆了兩天,卻在寫了五篇遊記後仍然感到意猶未盡。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來作深度遊。
這是我們雇的車,一輛韓國現代牌的SUV,背景是莎赫裏莎巴茲新修好的古城牆
這位是我們的魅力司機師傅,長著雙夢一般迷人的灰綠色眼睛
從撒市去往莎市,其實就是個翻越這座大山的旅程。當年玄奘便是沿著這條道從康國/撒馬爾罕出來,先到莎赫裏莎巴茲,也就是唐代昭武九姓之一的史國打了個尖,然後再逶迤南下,渡過阿姆河,經今日之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終到達印度,取回真經的。
正欣賞著這唐僧也看到過的美景,司機忽然嘣出幾句俄文,女兒翻譯說,這附近有個石洞,要不要停下看看。我們自然恭敬不如從命,就在路邊下了車。一抬頭,先看到下麵這電影招貼:
貌似是部1971年把這兒當外景地的德國片?
再往上走幾步,映入眼簾的是幾塊怪石
來玩的人不少,多為本地人,目測我們是僅有的“老外”
翻過山去,遠遠看到的那一帶雪頂,正是天山山脈的最西端,也是它的“終點”。天山山脈的“起點”,也是它的最東端,是吐魯番和烏魯木齊背枕著的北天山。然後它一路逶迤西南行,經過喀什等名城,再又穿越了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國,跨越了2500公裏的距離,最後止步於此。
遠處西天山陰影裏的那片廣袤平地,就是我們的目的地Shakhrisabz。前麵提到這裏唐代叫作史國,後來把大唐折騰慘了的“安史之亂”中的“史”,大名史思明的,據說就是從這兒移民去了中土的粟特人的後代。
山道曲折,很多地方還有點兒陡峭。當年鐵木爾出師未捷死在了前去征討大明的路上後,本來是要把他的靈柩沿著估計比圖中的柏油路要差些的路,運過這座山然後歸葬山下的故裏的。奈何時值隆冬,大雪封山不可通行。隻好把他就地安葬在了撒馬爾罕,引出後來的許多故事。詳見前文: 中亞遊記(6)
莎城最大的看點非鐵木爾的夏宮,白宮(Ak-Saray Palace)莫屬。這是座造了20多年,在鐵木爾死前一年才造好的宮殿。雖基本已毀,但其雄偉氣勢還是相當驚人的。
這是鐵木爾白宮的北門遺跡,殘高38米,以走過的遊人作參照,足以看出它的巍峨。
然而這隻是殘高而已,原來幾乎是現在的一倍!麵對著這畫麵,腦補一下往上再加一倍的高度,是啥感覺?
倘若腦補不出個名堂,則可以把腦袋仰到脖子發酸的角度,去迎接從殘垣頂上灑下來的正午陽光
我一直很好奇這白宮被毀壞前的模樣,但是網上搜了搜,隻找到了這麽張想象圖,似乎幫助不大:
好在把穀歌地圖放大了,還能夠看出些眉目。圖中那紅箭頭之所在,正是上麵的城門遺存。從上往下,由綠化帶裝飾的各點則是這遺址公園的範圍。2000年這裏被定為世遺時,除卻鐵木爾時代的遺跡外,都是莎城老城的寬窄巷子與許多世紀以來自然形成的民居。後來獨裁的政府大手一揮,把老城全扒了,代之以公園綠地,完全毀壞了這裏的文化生態,非常令人遺憾。世遺組織也因之而威脅要把它從世遺名單中除去。
進院門撲麵就是棵大樹,據說乃鐵木爾的老師手植,如屬實,則該有小六百年曆史了(看著似乎沒那麽老?)
大樹後是座本地人正在用著的清真寺,看上去象極了薩拉熱窩老城中,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裏的鍾表匠英勇獻身的那座清真寺
烏茲別克人民喜歡跟遊客合影,上圖中最左邊拉著倆歐洲人合影的烏茲別克夫妻外加攝影的二位,後來也在路上把我們攔下來合影
大爺們無比安逸也非常客氣,一定要我們也坐下來,給我們倒水喝
沿著主幹道開到遺址公園的南頭,是一立著城名的小廣場,後麵的遠山,則是我們今天從撒馬爾罕來時翻過的那座大山。
穿過廣場,便是莎城著名的藍頂清真寺,這是側麵外牆
這是證麵圖中的大媽是這裏的廁所收費員,負責收取每位2000索姆的如廁費。
清真寺的標配,高高的宣禮塔.
外麵烈日炎炎,清真寺裏則相當涼快。這是座本地人日常使用著的清真寺,與撒馬爾罕那些純粹為遊客參觀的不一樣,內裏有點兒破舊,但很接地氣。
伊斯蘭教禁止任何形式的偶像蔥白,所以他們的廟裏沒有人及動物的具體形象。然而人們總是愛美的,與生俱來的蓬勃的藝術創造激情,也總得有地方去,於是極其豐富的繁複精美的抽象圖形,就成了伊斯蘭文化的一大特點。這麵牆上的裝飾,據導遊說,借鑒了很多其他文化宗教的主題,比如那黃色的方塊,就顯然與佛教有幹係。
裝飾得素雅溫馨的穹頂
從清真寺的門裏,可以看到對麵的雙室陵墓。
墓的主人,據說是鐵木爾的老師、父親和其他的一眾顯貴
其中一個墓室內的裝飾,格外清新幽雅,很喜歡。據介紹,這是鐵木爾孫子烏魯伯格時期形成的藝術風格。烏魯伯格還是著名的天文學家,在撒馬爾罕有他建的天文台的遺跡供參觀。作為鐵木爾帝國的老大,他在政治上不是特別成功,最後被篡位的兒子給殺了。
這位是開著高爾夫車帶我們兜風講解的導遊。可惜是以俄文為主,我們隻有通過女兒聽些皮毛。哥們兒經曆挺豐富,曾經偷渡去韓國打過工,最後被遣返回來。我在這個係列的開篇曾提到,由於斯大林當年在遠東搞種族大清洗,把哪裏的朝鮮裔居民連根拔起,用悶罐子火車運來中亞。幾代人後,現在的中亞地區有百餘萬朝鮮族國民。這些國家,尤其是烏茲別克和哈薩克,與南北韓都有著比較特殊的親密關係。
從莎赫裏莎巴茲這個旅遊公園出來,我們原路北返翻山。在接近山巔處,司機在一據說是當地最好的羊肉館外停車,我們一起用午餐。羊肉很新鮮,但是味道經咱們老中挑剔的味蕾評測,感覺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