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樂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個人資料
Lilac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支架術前必知“潛規則

(2015-09-24 09:46:21) 下一個
ZT
支架手術那些事5—支架術前必知“潛規則”
心血管科醫生 已關注
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發布時間:2015-09-24 21:49 閱讀量:6036

朋友圈中關於支架的謠言盛行,公眾對於支架手術也有非常多的困惑和疑問。尤其是術前有必要掌握關於支架手術相關知識,這樣到手術時才不至於慌了心神。

什麽情況下需要放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症狀發作12小時以內接受介入手術置入支架是救命的。懷疑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呼叫120後,如果病人情況允許最好讓急救車就近送往具 備介入手術條件的醫院。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越早開通血管,心肌壞死越少,生存的可能性越大。醫生與家屬術前談話,家屬盡量不要耽擱 時間,每耽擱一分鍾,都會將病人置入危險之地。

目前循證醫學證據認為,支架手術雖然不能改善穩定性冠心病的預後和延長壽命,但是支架手術可以明顯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和頻率,大大緩解心絞痛症狀,提高 患者生活質量。尤其是中年人,上要贍養老人,下要撫養孩子,拚命幹事業養家糊口,壓力很大。如果一活動就發作心絞痛,增加了無形的心理負擔,影響生活和工 作。因此,對於症狀明顯的心絞痛患者如果經規範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造影發現冠狀動脈明顯狹窄,病變適合應該考慮支架手術。

血管狹窄多少需要放支架?

心髒的血管分為左右兩邊,左邊起始部分稱為左主幹,然後分出前降支和回旋支;右邊一根血管稱為右冠狀動脈。左主幹狹窄超過50%,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狹窄超過70%以上,如果病變特點適合,是應該考慮支架手術的。

50%~70%之間的狹窄稱為臨界病變,應該結合患者有沒有心絞痛的症狀,參考冠狀動脈的生理學檢查血流儲備分數的結果,確定狹窄是否引起了心肌缺血,才決定是否支架手術。

支架手術的風險有多大?

手術就會有風險,不存在絕對安全沒有風險的手術。支架手術已發展了近40年,器械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介入醫生的經驗也愈來愈豐富,支架手術的安全性也極大 提高,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介入手術死亡率為0.26%,國內經驗豐富的中心在0.1%左右。病人臨床特點不同,風險也不一樣。老年人高於中青 年,年齡越大風險越高;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比穩定性冠心病的高;心衰和腎功能不全的人風險也增加。介入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的特點綜合評價手術風險和獲益。

支架與搭橋如何選擇?

支架手術的優點是風險相對較低,創傷小恢複快,病人住院時間短,出院後就可恢複工作,並且具有可重複性,如果支架狹窄了可以再次支架手術。缺點是並不適合 所有的嚴重複雜病變,有一定適應證;還有再狹窄和支架血栓的問題。搭橋手術優點是可以處理複雜嚴重不適合支架手術的病變,對於糖尿病合並多支病變的病人可 能會改善預後,而且可以同時處理心髒瓣膜疾病。但是搭橋手術需要開胸相對創傷較大,恢複慢,住院時間較長,手術風險相對高一些;可重複性差,很難二次開胸 搭橋。橋血管也有閉塞的問題,動脈橋血管10年暢通率可達到90%左右,但是靜脈橋血管暢通率較低約在31%~71%之間,部分中青年患者10年後不得不 麵對橋血管閉塞,症狀複發的問題。

選擇搭橋還是支架手術,主要根據冠脈造影病變的特點以及病人的臨床情況綜合判斷。如果是單支血管病變或病變程度較輕的多支血管病變,支架治療是比較好的選 擇;相對不複雜的左主幹病變,也可以考慮支架手術。如果患者嚴重多支血管病變或左主幹病變,不適合支架手術,病人身體條件能耐受開胸手術,冠脈搭橋手術會 是更佳的選擇。

總之,支架手術和搭橋手術不能簡單說哪個更好,而應針對每個病人不同的臨床特點和冠脈病變特點,合理選擇病人更適合支架還是搭橋手術。

國產支架好還是進口支架好?

第一代的進口支架已經退出臨床,進口支架已步入第二代。臨床研究顯示,相對於第一代支架,第二代支架進一步降低了再狹窄和支架血栓風險。臨床應用來看,效 果也很好。國產支架技術業已非常成熟,陸續推出了新一代的支架,臨床效果都還不錯。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和病變的情況做出選擇,進口支架價格相對高一 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