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樂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個人資料
Lilac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基督徒如何麵對死亡

(2015-06-04 06:52:33) 下一個

http://cclw.net/other/jdtsh/htm/chapter36.html

在基督裏的安睡


死亡!一般我們不認為死亡是基督徒屬靈曆程中的一部份。然而,我們畢竟是會死的,而我們則沒有想過這也是一件要靠上帝恩典完成的事。我們一般也不認為 死亡也是聖經的教義之一,對基督徒現今活著具有很切身的實際作用。回應。說實在的,這個題目並非一個時下基督徒會產生共鳴的題目;這個題目與現今的時代精 神(Spirite of ourtime)相去甚遠,談這個題目,或許別人會指你是否有「病態」行為,(甚至你自己可能也這樣怪責你自己)。

無論怎麽說,我們隻需用一點時間仔細想想,就必然會發現「死亡」在基督徒人生中的確占一席位,不僅如此,死亡標誌著靈程中的一個關鍵時刻(great crisis)和轉捩點(transition point)。

我們已經講過,一般而言,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工作特性是漫長的、漸進的。而非突發性或危機性的。但我們同時也認識到,我們的一生乃是充滿關鍵時刻的:一 開始,重生就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因為重生內含一種潔淨的大能,叫我們一次性徹底地擺脫罪勢的管轄;接踵而來的乃是一種持續的、漫長的、與世界、與肉體、 與魔鬼之間的爭戰;但這場戰役總得有個了結,基督徒總不能永遠爭戰下去,入了墳墓以後還在爭戰呀!這最後一站就是死亡這個關鍵時刻了。越過了這個時刻,我 們就要踏入一個嶄新的領域。在本書最後一章,我們將會看,到在這新的領域裏,上帝的形象將會得到恢複,原來死亡並非真正的終點,好戲還在後頭。這就是為什 麽說基督徒最大的盼望不是死亡,而是基督在尊貴與榮耀中的再來。基督再來之後後一切都要結束!但是,如果基督不在我們有生之年再回來,我們人生的路途總會 先讓死亡給我們畫上休止符,那救恩的終曲會在此之後才奏出。這樣,死亡對我們來說,就有必要好好思想。我們要對聖經有關的教導好好了解,並且好好預備自 己,為主的榮耀,在基督裏迎接死亡。



死亡的本質

醫學和科技在近幾十年來的突飛猛進,也為人類帶來了許多現實和倫理上的難題,醫學界人士也為如何界定「死亡」而大傷腦筋。然而盡管科技如何發達,仍然 沒有為我們解開死亡之謎。從某些方麵來說,反而更加增了它的神秘性。讀者當中若有人曾經有過喪親之痛的,相信一定不會忘記你們所熟悉、所親愛的人那個軀體 當中所隱含的神秘。一個垂死的人(即使他身體已非常虛弱)和一個已死的人,兩者之間是有無限的差距。你說你感覺到那個「人」已經不在了,已經「走」了,這 種感覺是很難用言語表達清楚的。由於我們認識對方都是透過這個軀體,我們整個人的個性為人都裝載在這個軀體裏,所以當我們發現這個軀體和以往的那個不同了 的時候,也難怪我們會覺得難以置信,不知所措。對有些人來說,到了這個時刻,他們才恍然意識到原來人不隻是這軀體而矣,在我們裏麵有比這僅僅的物質更超越 的東西。

但這一切不過是人類共同經曆的一些特征。聖經有關死亡的教導又是什麽呢?死亡對基督徒又有什麽意義呢?

聖經教導說,死是罪所帶來的後果。在羅馬書,保羅最核心的教導,就是解釋了人在整個宇宙中的狀態。他指出了第一個人類的罪,借著他的罪,死亡就臨到了 人間,並擴散到全人類--因為所有的人都在亞當的罪上有份,亞當是他們的代表,是帶頭悖逆上帝的(羅5:12-21)。這也是為什麽保羅說死就掌了王權, 即使在那些不與亞當犯同樣罪的人身上,也有轄製權。這是不是就是聖經為嬰兒夭折的解釋呢?這些嬰孩可是從來不曾自願地、有意識地犯罪喔!早期的聖徒的確認 為是這樣的。罪的工價乃是死,而且工價平等分配,人人有份。

不但如此,在聖經裏,死亡被視為罪的咒詛。死亡並不是像我們有時誤解的那樣,是一種祝福,一種解脫,一個平安的結局。不錯,這一切在一個基督徒離世的 時候或許都是真的,但這些情形實際上是與死的本質相違背的。因為死即等於決裂、離散。死乃使我們與上帝所造的契合(Fellow ship)隔絕了,死亡的身體乃是極醜惡、極具毀滅性的--死乃我們「最後的仇敵」。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死將我們與我們所愛的人分隔開了;它把使我們彼此間身體、思想、心靈相聯接的係帶割斷了;死奪去了我們世上一切的產業;他人的死 叫我們與他們隔離,並將他們帶到一個無法與我們溝通的地方;我自己的死則表示我撇下了我一生所愛、所牽掛的人在後麵,也就是說,死將我和我生命的一部份: 我的丈夫、妻子、兒女、父母、弟兄姐妹.....割絕了。

死亡還帶給我們另一種的分割,不僅是我與我自己生命的一部份(即與自己心愛的人)相分隔,死還把我自己分裂了--我的身體和我的靈魂分家了。我們這個暫居其中的帳棚必須留在地上(林後 5:1), 我這副唯一的、用以認識自己、用以與別人交往的器具,必須與我的永恒的靈魂分割開來,與我天性相違的部份(contrarary to nature)。這樣的事,實在遠遠超過我脆弱的理性所能想通的。僅僅涉足窺探一下這種事情,已足以叫人不寒而栗。此乃咒詛也!這也是為什麽當我們的主想 到死之將臨時,他說他心中充滿憂傷。聖經形容他當時的心理狀態所用的描述,暗示了主在想到他將要親嚐的可怖經曆時,整個人在戰栗。聖經形容主在客西馬尼園 的那一幕所用的形容詞是屬於用來形容「困惑、不安,因身體上的失調或精神上的困擾、憂傷、羞辱、失望而產生的近乎精神錯亂的狀態」。難怪馬丁路得評述說: 「從沒有人像那人一樣,在麵對死亡的時候,表現得像那般驚恐。」

所以,唯有當我們看到基督時,才能發現死亡真正的本質。在其它人身上,我們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反應,有的懼怕到不在乎,有的悲傷,有的樂觀,林林種種, 什麽都有。而這些反應都是基於當事人對死亡之後的眺望。但當我們的主思想到死亡的時候,他卻是因看見死本身而退縮起來。當他看到他究竟要借著死來肩負什麽 東西的時候,他對上帝說假若許可,叫這杯可以被撤去。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死亡本身的厲害。死亡是生命的毀滅者,而生命則是上帝他無窮的大愛所賜予人類的, 因此死亡不僅是我們最後的仇敵,同樣也是上帝的仇敵。



死亡之死

雖然以上所說的都是真的,也的確是聖經的教導,但仍然不是真理的全部,至少對信徒來說,不然。因為信徒不會單單思想死亡本身。基督徒看待死亡,正如看 待其它所有的事,都是「在基督裏」來看的。死亡本身確實是一個叫人退避三舍的經曆,但在基督裏,死亡的必須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麵向。這也就是為什麽在新約聖 經中,我們每逢讀到有關死亡的經文時,所講的總是死亡如何已被擊敗。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那些殉道者在麵臨死亡時才會以得勝者的姿態出現;而大大小小的信徒 在自知死之將臨之際,才會仍然安之若素。我們看到,在一個已經戰敗的仇敵麵前,人們勇敢麵對,好比早期衛理公會的信徒那樣,他們知道他們的信徒是「安然去 世」的。如果我們也想有同樣的勇氣,就必須清楚對基督徒來說,死亡為什麽會被擊敗,以及是怎麽被擊敗的。

死亡啊,你少狂傲! 有比你壯的已向你開刀,
他直搗你的黃龍,逮了你去報到, 休想我們今後會再給你嚇倒!

布倫克(William C.Plunket)



基督是如何直搗死亡的黃龍、奪去死亡的權勢呢?

聖經給我們提供了幾個答案。

(i)基督以和我們一樣的肉身形狀來到世上,以致他可以親嚐並且分擔我們的死亡。希伯來書的中心思想,就是,基督成為我們的形象,體驗我們的軟弱,接受試探的考驗,忍受我們的苦難,為了要經曆死亡。他這麽做,以致可以成為我們救恩的「元首」(來 2:10)。他的父上帝叫他從死裏複活,好讓他成為永活的救主,人類的朋友,並且能夠承諾永不離開我,也永不丟棄我(來 13:5)。即使他沒有再做別的什麽事,已足夠叫死亡成為我麵前的敗將,因為我知道,當我行過死蔭的幽穀,他會與我同在,我不會是孤單一人的,我有那位既是複活的主又是生命的主伴我同行。我們可以將這種信念,稱為對死亡之驚恐的誇勝。

(ii)基督已經征服了「那掌握死權的」(來 2:14)。希伯來書這裏用的這個動詞,英文聖經常常被翻譯成destroy(消滅),基本上就是「廢除了別人的武功」的意思(horsdecombat)。原文katarge?這個字,有用在無花果樹的比喻上,那無花果樹乃是「白占」地土(路 13:7), 也就是說,對土地使用來講,它絲毫起不了作用。這就是基督的死給黑暗帶來的影響(參林前2:6;15:24)。死亡依然存在,但其權勢已經完全給廢除了。 當邪惡勢力試圖攻擊信徒的生命時(正如現今這些勢力力仍然不斷努力嚐試在做的),發現它們已經沒有權柄了。因此,它們隻能欺騙嚇唬基督徒,讓信徒以為自己 仍然在它們的管轄之下。

基督究竟是怎樣征服撒但,尤其是指那位「掌握死權」的撒但的呢?基督耶穌的得勝到底帶來了什麽局麵?他的得勝是針對撒但用來控製我們生命的鉗子,即罪 著手的。保羅說基督透過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們的過犯,以致他能夠為一切王權繳械。基督借著在十字架上的得勝,把這些權勢公開示眾(西 2:15), 魔鬼用來鉗製我們的鉗子就因此失去力度、脫鉤斷裂了--我們不必再受它的奴役。這帶給我們的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可以從此不必再受製於死亡的威脅!由於我 們的過犯已經從我們身上挪去了,而我們也不再是可怒的兒女或今世掌權者的奴仆(弗2:1-3),死的毒鉤已經由基督為我們承受了(林前 15:55-57)。隻要我們注視著基督的得勝,就沒有什麽可怕的了。

這顯然就是新約聖經為什麽把聖徒的死視為聖徒的安睡,(這裏所講的安睡並不是像有些基督徒所想的那樣,基督徒的靈魂會在他們離世之後和世界末日之前這 中間階段安睡)。當死亡的毒鉤己經消失,死亡所帶來的恐懼已不足為懼時,死亡反倒變成了一道橋梁,在此橋梁的另一端,即我們醒過來新的一天的早上,我們就 會發現自己已經與上帝同在了。縱使死亡還極力想威脅和捆綁人,但對那些把信心安定在基督身上的信徒來說,死亡隻不過是安睡而矣。保羅說,這就好比一艘船解 開了係泊繩,「離開了」我們靈魂今生今世所暫泊的居所,駛入無邊際的海洋,在那裏更靠近基督,甚至更是「與基督同在」(腓 1:23)。

這一切並不是要否認基督徒的離世,仍有各自不同的、難以言喻的經曆,正如我們每人的睡眠,也各有不同的經曆。由於我們各人的心理構造是相當複雜的,有 的人很容易入睡,想睡就睡,而有的則整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我們麵臨死亡也是如此。在聖經中沒有說死亡一定要有什麽模式,因為死亡這經曆本身也是上帝用 來預備我們迎見他的方法。我們隻能模糊地猜度,為什麽有些基督徒一生非常有把握地生活,反而到了最後這一役竟會打得如此艱辛,甚至有時感到幽暗慘淡;而另 一些一生比較小信的人,到臨終時竟會感到格外的甘甜寧靜。上帝有他的計劃、目的和他工作的方式,他是不會做錯事情的。我們大可以放心把自己的靈魂交付在他 手中。



預備迎接死亡

如此說來,基督徒又當如何看待死亡呢?基督徒要學會用一種正確的態度來麵對死亡。我們不應當輕易地、很膚淺地視之為無物;也不應該容許自己怕死怕得要命。基督徒要認識到死亡是我們的仇敵,但我們要歡喜快樂,深知即使死亡也無法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 8:38),因為,在基督裏,死的毒鉤已經被廢去,雖然死亡仍然可能會臨到,或必然會臨到(除非主在此之前再來),但是死亡已經無法傷害我們了。

然而,即使如此,我們發現死亡始終會帶給人一些不自在的感覺,即使明白聖經教導的基督徒,在感情上也會感到有難以協調的地方。死亡摧毀了一個人在世暫 時所擁有的和他所珍惜的一切。他不可能毫不難過地對死亡,向死亡表示友好和歡迎。我們必須操練自己的靈性,使自己在死亡來臨之際有足夠的勇氣來麵對死亡。 我們大可從以下三方麵來操練自己:

(i)我們的心必須以基督並與他同在的榮耀為至寶。保羅就是持著這樣的心態。他認為與基督同在乃是「好得無比」(腓 1:23), 因為對他來說,活著就是基督,死了也有益處--這益處就是獲得了一個與主更親密的關係,對主更有深刻的認識。這一切隻有對那些今生愛主的人才有意思。如果 我們看重基督,超過世上萬事,尋求他的國和他的義,超於萬事,那麽,與主麵對麵相見,與我在世上要舍棄的一切相比,自然寶貴得多了。至於有多寶貴,我們目 前也許講不清楚,但我們起碼知道一點:與上帝的兒子同在是不會叫我們失望的。

基督徒往往很容易失去這種識見。有一種想法往往很微妙地就給我們設下了網羅,例如,有人會認為隻要我們今生慢慢培養我們基督徒的事奉,將來我們總會有 足夠的時間慢慢培養對主的愛和與主的團契。我們與主的關係是件大事,不能等到死亡使者來臨時才處理,因為人一定是在活著的時候死亡的!我們要清楚一點,活 著的時候習慣了對上帝不冷不熱,這習慣是會習以為常的。這種習慣既不容易說改就改,其後果也不能夠說補嚐就修嚐。不是說完全沒有可能,但相對來說,說我們 將來一定會比現在作更好的基督徒,是不怎麽可能的事。基督徒為末日預備自己的靈性,必須從第一日就開始。

(ii)我們必須以那將來所要獲得的祝福來提醒自己。基督在那裏,我們便會在那裏與所有與基督聯合的人一同相聚,有我們認識的:我們的朋友、教牧、長 執、父母祖先、弟兄姊妹--大大小小凡幫助過我們的人。在天上的教會是何等的榮耀!來到眾聖徒一同聚集的教會是何等的榮幸(來 12:23)。

無疑,講到將來的喜樂,我們現在知道的實在有限。還有許多問題,我們知道的答案也許隻是模模糊糊的:到那時,我們彼此間應當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沒有 世上這一切的享受,或者再沒有那些舊有的,上帝賜予我們在世時的關係,我們的日子會怎樣過呢?那些在年幼時或嬰孩時就離世的人,在天上會不會再長大呢?我 們對上帝的知識是一下子頓然增加的呢,還是會經過一個過程,漸漸不斷增加的呢?到時候,我們還會不會認得大家呢?這一切合乎情理的問題隻有一個可能的答 案:到那時再沒有咒詛,隻有喜樂和滿足,因為上帝的祝福將毫不間斷地湧至他的子民。我們今生所嚐到的任何一種喜樂,到那時,隻能顯得不過為鳳毛麟角,不足 為道了。在那時,一切都會是真實而永恒的!但唯有當我們真正經曆到這一切時候,我們的問題才會消失。那時候,我們就會承認說:「現在我終於『完全知道 了』」(林前 13:12)。

要是我們的思想能夠專注在這些確據上,我們自然會以一種嶄新的眼光看自己的離世和進入將來的美境。

(iii)我們必須在今生就覺悟到這世界不過是短暫的。換句話說,我們每一日活著,都必須抱著一種態度,就是以那一天可以隨時成為我們向世界告別的一 天。這也是保羅對哥林多人的勸告(我們在前麵已經講過了):「因為這世上的情況都要過去」,保羅說,所以「享用世上百物的」應當活著「要像沒有享用的一 樣」(林前 7:31)。 如果我們對所有這一切的世俗享受不再緊握不放,反之,緊緊抓住的是基督自己,那麽,那一天早來或晚來也沒有關係了。當我們學會對今生的世界采取一種若即若 離的態度,那麽,我們一定懂得怎樣與將來的世界影形不離。司布真(H.Spurgeon)曾經在他的一次講道中,就保羅的「我是天天冒死的」這句話,點出 以下這個道理:

要是一個人是天天冒著死的,他一定不會認為死有什麽艱難的。他原早已經常常操練死亡了,要他死,隻是讓他再示範一次而矣;就好象歌者彩排了多次一樣, 他已練得爐火純青了,他隻要再將那些音符發一次聲,就可大功告成了。那些每日清晨到約旦河邊,涉入水中與基督相交,與基督同死,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並與基 督一同複活的,他們該是何等快樂的人!當他們攀上了他們的毗斯迦山(Pisgah)眺望時,將一無牽掛,他們所看到的,乃是那些早已熟悉的事物,因為他們 早已研析過死亡的地圖。.....願上帝既教導我們這種處世的藝術,讓我們該活出這種藝術榮美來。阿們!

那些認識到這種恩典的人,也許會跟本仁約翰所描寫的那位心直先生(Mr.Honest)一樣,心感歡欣,本仁約翰在「天路曆程」中寫道:

不久,信差又來找天路客,這次是找心直。找到了便遞給他一封信。信上說:「有命令召你去見主,預備好一切,可以進入天父的家。」信差也給他一個記號說:「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傳 12:4)。 心直聽見了這消息,叫齊了他的朋友們,對他們說:「我雖要死了,卻不作遺囑。我的誠實,我要帶去。不過你們可以把我的誠實告知後人。」日子一到,心直便出 發到江邊,那時江潮適高,幸而心直生平有一位朋友名叫無虧心〔Good-Conscience〕,特來助他一臂,幫助了他安然渡過了那無橋的江。心直最後 的話是:「上主的恩典掌管一切。」說完了,便離開了這世界。

「到那時就要麵對麵了」(林前 12:12)
在永恒裏得榮耀


「死亡並不是終點」!基督徒往往以這句話安慰自己,也彼此安慰。這話當然是真的,而且,這話的真確性,比那些講這句話的人所能想象的更加意味深長。因 為新約聖經不僅把福音對將來世界的榮耀盼望指示給我們看,更告訴我們,即使我們死了,我們仍未曾來到聖經所指的、那個「末後」的日子(參太 10:22;24:13,14;林前15:24;彼前4:7)。基督徒所展望的重點不是他的死,而是跨越死亡的彼岸,是基督的再來,並且基督國度完全的成 全。在此還有最後的一件關鍵的事情要發生。這件事在聖經裏曾經多方麵生動地描述過,乃「救贖工作的最後事件」。它會對作上帝兒女的生命具有決定性、關鍵性 的影響,它會把我們帶到知識之外的領域中,我們會覺得自己好象站在海岸上的人,望著一艘船漸漸駛到水平線之後,然後消失了,而我們隻能猜想之後所能發生的 事。這件事就是我們在永恒裏的得榮(Gorification)。

在前麵第十一章裏,當我們談到與基督聯合的各個層麵時,我們發現與基督聯合的層麵是何等的寬廣。我們目前與基督聯合的焦點,當然是基於基督曾經為我們 所成就的以及他仍然繼續不斷為我們所成就的。然而,我們知道,在將來基督還有一件必然要成就的事工。到那時,基督與屬上帝兒女的聯合就會呈現前所未有的緊 密。保羅對那個時候是這樣形容的:

基督就是你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和他一同在榮耀裏顯現。(西 3:4)

聖經有關這方麵的教導有幾大特色,令人驚歎,如果我們想對作基督徒究竟是怎麽一回事,要有一個較全麵的了解,我們一定不能忽略這些教導。

以上所提到歌羅西書的這段經文,是指基督最後的再來,到時也是所有已死之人的複活,以及一切事物的成全。在新約聖經,這個時刻就是主榮耀的時刻。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認識幾個要點。

第一點,當死亡把基督徒帶到有上帝親自同在那個地方時,(保羅說,他離世就是與基督同在;耶穌對那個悔改的強盜說:「今天你必定同我在樂園裏了」), 上帝為了把「全備的救恩」賜予我們,好叫我們歡欣歌唱,他仍然還要做些工作。救恩的好處,不隻是我們在今生沒有完全經曆,從一定程度來說,即使到了我們離 世的時候,仍然未曾完全經曆。不是說我們死了沒有什麽「益處」(腓 1:21), 而是說上帝清楚啟示給我們的計劃,並不僅在於「靈魂」的救贖,即靈魂終於可以從「身體」的拘禁中被釋放出來。這不是聖經中救贖的意思,這隻不過是一種解脫 而矣。聖經所講的救贖是怎樣的呢?上帝要使人身體得贖,人最終不會僅僅是靈體的存在而矣。所以,基督救贖之工要等到我們的身體被上帝複活之日,才算徹底地 完成。

至於死亡和複活這兩件事,我們不得不視之為是有時間上的差異的。當然,我們知道,時間不能作為永恒的量度標準,若用時間的觀念來思想永恒,無論如何也 會把永恒簡單化了。然而,盡管如此,聖經本身也鼓勵我們用「現在與將來」、「之前與之後」這些概念來思想未來的世界,因此,我們必須遵此而行。縱使來到上 帝麵前與他同在已經是極其榮耀的事,然而,之後還有更大的事為我們預備好了。

我們要注意的第二點乃是,在天上還像似為基督耶穌存留了更大的事為基督徒而存留。一個人的悔改在天上已經足以產生喜樂,這樣的話,經過了曆世曆代,目 擊基督的工作不斷產生果效,天上的喜樂就越發增添。但這還不算,在天上還有更多可見證的事,因為到那日,天使要親眼目睹基督再臨,基督要在他曾經被羞辱過 的這個世界中得榮耀。是怎樣來得榮耀,什麽時候他會來,我們不知道。但他必定要來這件事,乃是上帝所命定好了的。到那時,萬膝都要向他跪拜,人們願意也 好,不願意也好,都要稱他為主。他的榮耀將彰顯於世,他也要得榮耀。就在那一刻,基督徒要與他一同得榮耀,因為他們再也不能與他分離了。

基督徒為何得以與基督一同得榮耀呢?這是第三點要注意的。因為當基督顯現時,基督徒就會被改變,變成像他一樣,不是說到了那時候,我們才得到的潔淨。 正如基督在第一個複活日的清晨從死裏複活一樣,他的靈和他的身體原先是短暫地被分離了。照樣,基督徒也是如此,基督徒的身體和他的靈魂會暫時被死亡分割開 來(或許需要數個世紀)。當然,這乃是一個奧秘(是違背「自然律」的),是要用信心接受的。但是妙就妙在這裏,這正是我們的盼望所在。正因為「自然律」是 在受罪汙染的世界中運作,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基督的救恩產生了宇宙性的影響,連自然律也要被改變!到了世界的末日,再沒有比死人複活更奇妙的事了。即使 在這十幾個世紀以來,我們的主的首次複活,已經足以叫人驚歎不已了。因此,到那時,唯有到了時間的末了,我們才會真正明白保羅為什麽說,罪越多恩典就更顯 得多這話的重要性了。也隻有到那時候,我們整個人性也會變得「像基督」。

第四點要注意的是,新約強調說,到時候,整個教會將在同一時間一同經曆此事。這是何等令人興奮的事!到時,我們每個人,各自在自己不同的靈命階段中, 有的信主多年了,有的剛信主,有的大有恩賜,有的則在恩典上軟弱、恩賜也不及他人。然而,在我們之前,有多少億萬的信徒離世?但在那日,我們將一同分享主 的榮耀,並且與他一同得榮耀。那時上帝好象要對他自己說:「我曾經個別的,或一小群一小群的,多多地賜福過我的兒女;現在,我要以這最後決定性的行動,公 開地,在我兒子出現之際,把一切最後的特別祝福,同一時間傾予他們。」(參西3:4;帖前4:16及帖後;約壹3:2有關這一點的提示)。

但是,我們可能仍會問:「得榮耀時會有什麽事情發生呢?」除了我們以上提到的這些一般性的要點以外,新約聖經更把四件界定清楚的事情展示給我們看。

(i)複活-

  我們已經講過複活為 什麽是必須的--因為人乃是由物質所組成的,不僅是靈體而矣,並且,基督來乃為了要救贖並恢複人在罪中所失去的。正如聖靈在基督生命中最後的一件偉大工 作,就是複活的工作(參羅1:4),照樣,基督在我們身上所要成就的也是一樣,聖靈在我們身上要做的最後一件事,也就是他先在基督身上做成的事。此乃他工 作的必然方向,這工作絕不會在我們複活前就改變或終止的。

如果我們因此就容讓我們的思想過度地集中在複活一事的神秘細節上,那是很可惜的事。這既然是一件獨特的、超自然的事,就意味著這裏頭所隱含的奧秘根本 就是我們無法了解的,唯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此事的途徑,就是基督的複活。此乃我們最大的確據,由於基督以複活的大能活著,所以我們也會照樣活著;由於那曾 經死過一次的基督是永遠不會死的;由於叫他活著的是一種永遠不朽的生命;也由於我們已經與他聯合--所以那曾經叫他從死裏複活的大能,也會從他那裏流向我 們這會朽壞的身體(見羅6:8-10;來7:16;羅8:11)。當保羅麵對死亡時,他所持的就是這樣的信仰(參腓1:20-26;2:17)。

但我們是天上的公民,切望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他要運用那使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改變我們這卑賤的身體,和他榮耀的身體相似。 (腓立比書3:20-21)

這裏所強調的,(也是新約聖經從頭至尾所一貫要表達的),是今生和來生之間一個延續和更新,而最突出的重點乃是,在我們卑賤的身體將會奇妙地更新變化,變成像基督那樣榮耀的身體。

請不要忘記,保羅自己可是多多少少深切盼望獲得一個更新的身體,這身體會更適合這更新了的靈居住。他一定很清楚他那副身軀是怎樣拖累他的,這身體帶給 他軟弱、疾病及死亡;他也很清楚「有一根刺加在〔他〕身上」叫他得不到解脫,那痛苦是什麽滋味(林後12:7-8);當他寫信給加拉太教會的時候,他因眼 睛有毛病,要把字寫得很大,並以此來提醒加拉太教會的信徒,他曾經是如何在病痛中向他們傳道的。當時加拉太教會的人心痛保羅到一個地步,要是可能的話,甚 至願意把自己的眼睛挖出來移殖給保羅,以表他們對保羅的愛(加4:12-16)。也就是說,保羅知道這身體所帶來的痛苦,以至基督徒會期待有一天上帝會給 他另外一個身體,好讓他住在其中,永享榮耀和尊貴。從這個角度來講,福音所帶來的好消息,乃是救恩所救贖的,即是身體也是靈魂,兩樣是一並來的。

到那日,瘸腿的可以行走,瞎眼的得以看見,耳聾的可以聽到,死了的得以複活。我們這個曾經居住過的、甚至可能受過苦的、卑賤的身體,要被改變成基督的身體一樣。

(ii)改變-

  隨著複活而來的這個改變,也是使徒教導中的一個重點。我們不僅隻是「再次取回一個身體」,好象從前的那個一樣,而是會更新了的身體以至可以像基督的那個一樣。在這最後的改變裏,帶有上帝起初計劃的璀燦成就。保羅說,他預定我們,為要使我們與他兒子一模一樣的形象(羅 8:29)。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論及有關複活的事情時,他用了三個比喻,使這種更新更容易了解。

(a)更新就好象一粒種子埋在地裏死了,為的是要長出珍貴的??類或花朵,因此,我們能朽壞的身體雖被安置在這地上,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必然能再複活, 帶來完全新的生命模式。這既是個從舊到新的連續性,也是個換舊易新的改變。這種複活身體的巨大變化,就像種子變成花朵一樣,這個新身體乃是從我們死亡時那 個身體變化而來的,雖然如此,到那時,我們還是會認得從前的自己(如果我們以耶穌複活為先例的話)(林前15:35-39)。

(b)正如被造之物的身體各有區別,複活的身體也會與死了的身體有別。保羅說,以星宿為例,它們與地上的動物、飛鳥、魚類有極不一樣的榮美。同時,太陽的光和月亮或其它星宿的光芒也都不一樣。照樣,複活的身體也會有很巨大的差異。

所種的是必朽壞的,複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卑賤的,複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複活的是有能力的;所種的是屬血氣的身體,複活的是屬靈的身體。(哥林多前書15:42-44)

(c)複活的身體屬於另一個層次,與我們現有的身體不同。現有的身體是屬地的,將來的那個是屬天的(林前 15:48)。 保羅用基督徒的兩種人性來區別這件事,基督徒從前「在亞當裏」,因此在亞當作為人和罪人一切的特征上都有份。所以,他活在一種屬血氣、屬地的身體當中。然 而,他這新的身體則截然不同了,這身體會擁有一切基督複活身體的特征,整個新身體的存在是嶄新的。它不再是屬血氣的身體,隻適應血氣的世界,而是一個屬靈 的身體,適應由聖靈掌管的世界。

這就是為什麽保羅要暫且揭示將來的複活奧秘,他說:

我們不是都要睡覺,而是在一刹那,眨眼之間,就是號角最後一次吹響的時候,我們都要改變;因為號角要吹響,死人要複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這必朽壞的必須穿上不朽壞的,這必死的必須穿上不死的;這必朽壞的既穿上了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穿上了不死的,那時,經上的話就應驗了:「勝利了!死亡已 經被吞滅。」 (哥林多前書15:51-54)

「我們都要改變!」我們可能隻能用比喻來幫助自己了解那將要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實,盡管對我們來說,這事究竟是怎麽發生的,仍然模糊不清,但這盼望是叫人興奮的。

(iii)更新-

  新約聖經所用的這詞 句,是要讓我們看見,基督開始在個別信徒生命中掌權之時,和基督最終更新天地萬物,在一切事物中掌權之時,兩者間的關係。在這兩方麵所用的都是「重生」、 「更新」這類的詞(參太19:28;多3:5)。他們彼此間的關係,就好象種籽與花朵間的關係。聖經暗示說基督徒得榮耀的日子,也就是他們所居住的這個宇 宙更新的日子。天地會像衣服被脫去一樣,它會被卷起來,然後被更換(詩102:26;來1:11-12)。正如信徒要被改變一樣,他周遭的環境也同樣需要 改變,以迎合他這新的狀態。彼得後書和啟示錄同樣見證說,在新天新地中有義居於其中(彼後3:13;啟21:1)。「被造的萬物盼望自己得著釋放,脫離敗 壞的奴役,得著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羅 8:21)。保羅把被造萬物比作一個等候生產時痛苦的婦人,她將要誕下的是一個新生命!這個新生命會在更生時誕生下來。我們要仔細觀察保羅所描繪的這幅圖畫的震撼力,正如腓力斯(J.B.Phillips)那樣,他對保羅這番話作了很美的詮釋:

所有被造的萬物都顛著腳尖,熱切的渴望看見上帝的眾子歸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來。被造的萬物現在還不能看見事情的實體,並非由於它們刻意閉眼不見,而是 由於上帝定意要它們如此受限製--然而上帝給它們有盼望。這盼望就是,到了末了的時候,被造之物整個生命都要從變化與朽壞之強暴中被拯救出來,並且得著唯 有上帝的兒女才能得著,極的榮耀的自由。(羅馬書8:19-21)

這種宇宙性的更新之所以是可能的,乃是由於基督以自己的死,已經除去了死亡的毒鉤。基督從人與上帝因罪而分隔這一根源上下手--因此也就解決了叫萬物受捆綁的原因。他的目的不僅在於叫人得以從罪的權勢和罪的存在中釋放出來,也在於叫所有的萬物在他的恩典中歡欣:

你們必歡欣喜樂的出來,平平安安的蒙引導;大山小山都必在你們麵前發聲歡呼,田野所有的樹木也都拍掌。鬆樹要長起來代替荊棘,番石榴要長起來代替蒺藜。這要為耶和華留名,作永遠不能廢掉的記號。(以賽亞書55:12-13)

(iv)作上帝後嗣位份的成全-

  我們已經從各方麵看到,上帝最基本和最終的目的,乃是叫屬他的兒女變成和基督一模一樣,好叫基督在我們當中作長子、作長兄(羅 8:29)。基督是頭生的,並不是指著他與父永恒的父子關係說的,而是指著他的複活和所進入的榮耀而言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身為「死人中首先複生的」,基督會以自己複活的生命模式來塑造我們,就正如我們現今在世上的生命也是被他行事的原則所雕塑一樣。

我們現在已經是上帝的兒女了,但被造的萬物本身卻在等候「上帝的眾子顯現」(羅 8:19),或者如Phillips所說:等他們「歸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來」,因此,「作上帝兒女」還含有比「被上帝收納」、「被上帝重生」等,更豐富的意義。

這也是約翰壹書要講的重點,約翰說,我們是上帝的兒子,這是上帝所承認,也是上帝所宣稱的。不但如此,上帝還在重生我們的時候,給了我們一種新的性情--即我們被稱為上帝的兒女時,不僅是一種法律上的名義而矣。然而,不僅如此:

你們看,父賜給我們的是怎樣的愛,就是讓我們可以稱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真是他的兒女。.....親愛的,現在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將來怎樣,還沒有顯明;然而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像他,因為我們必要看見他本來是怎樣的。 (約壹3:1-2)

到那時,上帝將完成他在我們身上開始了的工作,我們也會彰顯並享受與他完全的相交,和美滿的家庭生活。罪也好,身體、意念、肉體的軟弱也好,都不再能 夠攔阻我們向上帝表達我們全然的愛,對他的敬拜,以及對他的忠誠和順服。這是何等的榮耀。有多少做兒女的,不是常常回想起他們自己親愛的父親,然後後悔當 初沒有好好向父親表達過自己的愛,現在想表達已經沒有機會了。但上帝的兒女卻不是如此,他們的生命蒙過恩惠,因此他們要感恩,並且能很自由表達對上帝的愛 意。到那日,他們將從一切肉體的攔阻當中釋放出來,然後得以真正地愛他們的父、讚美他們的父:

今日地位已尊貴,他朝晉升更高位。
可朽肉眼豈能窺,形體榮美屬天輝。
皎潔形象我衣裳,主臨我靈必穿上。
自古隱藏聖榮耀,盡顯眼前不隱藏。

正是由於聖經給了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這樣的盼望,我們才會切切渴望那日子來臨,並且,我們要與查理斯.衛斯理一同頌揚:

救主完竣再造善工,使我純潔無瑕疵;
讓我得見宏大恩寵,主裏複現原始義。
更新變化榮上加榮,直到與主長相斯;
主前摘下冠冕鞠躬,驚歎主愛怎如此!

查理斯.衛斯理

(LoveDivine,AllLovesExalling)

保羅說:「再後,末期到了」(林前 15:24)。也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末後的事:當我們思想到,屆時我們都以複活的身體站在主前,每人都更新變化成為主的樣式,天地萬物也因我們被成全的後嗣身份而一同得到複生--「我們.....成為嗣子.....我們的身體得贖」(羅 8:23),我們因此更可以說:「再後,新的開始到了。」那時,我們將進入永恒的光明、榮耀和喜樂裏。

但新約聖經並沒有停在這裏,這一認識是具有其實踐意義的:

「凡對他存著這盼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 約翰壹書3:3

此乃新約聖經在凡提到救恩這些末後的事情時所給的一貫的教導。既然這些事情將要發生,那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生命要有不斷更新的必要。要是有人真的相信 他將來會進入那般的榮耀中,變得有與基督一模一樣的形象,他現今的生活豈能絲毫不受此信念影響呢?正如聖經其它教義一樣,基督徒得榮的教義也有它實用性的 目的。這教義鼓勵我們,也挑戰我們活出一個與我們信仰相稱的基督徒生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