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樂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個人資料
Lilac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慈善的味道

(2015-02-23 13:45:39) 下一個

海外校園

慈善的味道

(圖片來自網絡)
 

慈善本質上是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憐憫。

 

/亞薩

 

2014年, “冰桶挑戰”活動,一個以創意方式宣傳關愛漸凍人、帶有慈善性質的遊戲,帶動了全球許多有影響力的人士參與。活動很快傳到中國,某位因種種高調怪異的“慈 善”舉動而吸引大眾目光的人物,當然沒有放過這次機會。為了突出其與眾不同,他選擇坐在一個大垃圾桶裏完成了本次壯舉。

 

  慈善變遊戲

 

在中國曆史上,慈善活動一直都有,在兵荒馬亂或大饑荒年代,寺院、地方鄉紳都有對饑民的施舍。但慈善在中國近代社會卻未形成一種習慣和風氣。

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社會慈善是隨著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建立孤兒院、救濟院、紅十字會等機構而產生的。因此,1949年之後,與慈善有關的事物統統被歸為資本主義的“遺毒”而被取消。80年代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深入,近年,慈善又開始有複興。不過,其興起原因之一是,某些人發現慈善既是一種高大上的自我宣傳,又是一張足以標榜與國際接軌的閃亮名片。於是,這幾年,中國的明星、富豪的慈善變了味道,成了作秀遊戲。

 

  甜甜圈寶寶

 

那麽,真正的慈善應該是什麽“味道”呢?讓我們先來看一則國外駐上海記者講述的真實故事:

2010年一個冬夜,該記者和朋友路過一家酒店附近的甜甜圈店門口時,發現了一個6個月的無名棄嬰。後來得知,這位被昵稱為“甜甜圈寶寶”的孩子有很多疾病,包括先天性心髒病、雙目白內障失明和部分蹼足。

誰也沒有想到,從那天起,她的故事便由蒼涼的悲劇轉為溫暖的童話:4年前,她還是一個在寒冷的窄巷裏啼哭的孤兒;如今,她已成長為一個明媚快樂的小女孩。

這個童話的締造者不是明星、巨富,甚至夠不上中產,他們是生活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傑裏米·斯特裏克蘭夫婦。20127月,他們開始辦理領養手續,當時,他們的積蓄僅有100美元。

傑 裏米因慢性頭疼已從美國空軍病退,妻子拉卡莎則剛剛辭職。從常理來說,領養一個身患多種疾病的孩子顯然不是他們下一步該做的。但這對篤信上帝的夫妻知道自 己為什麽要做這樣的選擇——因為上帝希望他們這樣做。拉卡莎說:“主將領養的念頭放到我們心裏,主激起我們的渴望,於是我們開始尋覓這樣的機會。”

從中國領養一個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費用最高可達3萬美元,包括文書工作、翻譯和旅行費用。而撫養這樣一個孩子,哪怕在美國,其費用也相當可觀。於是,他們不隻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們還發起了一場運動。

 

拎著桶籌款

 

201210月,傑裏米夫婦發起了“帶貝拉寶寶到美國”的活動。他們不但請來家人、朋友、教友幫忙募捐,而且開始想其他一切可能的辦法。他們在當地沃爾瑪停車場支起帳篷售賣T恤,衣服上印著:“在上帝我們的父麵前,那清潔沒有玷汙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各書》1:27)他們在教堂午餐會上賣出了260盤“雞肉奶酪意大利麵”,籌集到2500美元。他們甚至拎著桶,舉著貝拉的海報,站在紅綠燈下籌集善款……

拉卡莎在博文《從上帝的口袋領養寶寶》中寫道:“這就是傳教!上帝借著這個孩子為我們提供了與陌生人談論他的機會,還有他做過且仍將繼續做事的方式。”

他們奇跡般地收到了一筆3110美元的無名匯款。同時,一位姻親向人借了4000美元來幫助他們。他們去銀行辦理房屋再貸款時,一位銀行職員主動為他們排除了各種辦理障礙。

最終,他們籌到了資金,但“甜甜圈寶寶”仍在上海一家孤兒院以蔣新倩的名字生活著。傑裏米夫婦給她起了一個英文名——貝拉·克萊爾。

早在貝拉到達路易斯安那州以前,她就已經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了。她在孤兒院過2歲生日的當天,傑裏米一家照了一張全家福,每個人手裏都抓著一個甜甜圈,象征著他們與甜甜圈寶寶的親情關係。那一年,他們家的聖誕合影上有拉卡莎、傑裏米、他們的兒子佩頓和貝拉的照片。

在飛往上海前,拉卡莎特意把頭發染成黑色,她認為這樣一來,貝拉就不會對她的樣子太過驚奇——因為在中國,幾乎每個人的頭發都是烏黑的。

20135月,貝拉最終被移交給傑裏米夫婦時,她已經2歲半了。她眼中有白內障,腳趾上有蹼膜,臉頰中央有明顯的傷痕,胸腔上有初期心髒修複手術留下的船首狀突起,但傑裏米一家人卻將她看為可愛的寶貝,為她著迷得不得了。

 

   慈善的味道

 

從貝拉被收養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慈善本質上是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憐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慈善絕不是富人的專利,更不是用來作秀的遊戲,每個人都可以按其所能,甚至超出所能表達和給予愛與憐憫。

不 過,對於施予者來說,需要警惕的是:施予者容易以救贖者自居,產生高人一等的道德優越感,也有可能以此作為積善的手段。這樣的心態與行為是真慈善的死敵。 也許,最能夠幫助施予者避免落入假慈善圈套的,是基督教義對我們的提醒:所有人都是罪人,是上帝犧牲了自己的獨生子耶穌來拯救眾人。因此,人能行善,是因 為上帝的愛的激勵;人能行善而不至於因此為傲,是因為行善者本身也是需要被上帝憐憫的罪人。

這,才是慈善真正的味道。

 

作者為OC記者,現住中國,從事企業管理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