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本周停更一次,主要是整理思路,請書友們諒解。

(2016-03-15 20:47:23) 下一個

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lone_sta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書香滿室' 的評論 :

非常感謝作者和easycity網友的評論。從回複來看,書兄可能有一點誤解我的想法,那就再寫幾句吧。其實我完全不認為這部小說應當走傳統穿越文字的套路,那種起家—成長—奪權—勝利的過程實在單薄得不值一提。書兄其實很早就留下了伏筆,現代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連自身存在的問題都無法克服,又怎能期望一個穿越到過去的火種能在千年之前的亂世中建立真正的大同世界呢。作者在文字中時不時閃現的對人性與社會的終極思考,是讓我覺得這部小說厚重沉實的原因。我非常同意書兄對主角最終結局的設定,但是一部好的悲劇不是讓人看不到希望的無盡黑暗,而是呼吸著悲涼的同時發出穿透千年的呐喊。無論如何,主角個人的探索可以沒有善終,但是華夏民族終將在南北朝末年完成一次自我救贖,覺醒了的中華文化在天下一統之時再次鳳凰涅槃,也算是“個人不幸國家幸”吧。

我之所以寫下前麵幾個評論,不過是想從兩個細節方麵和書兄探討。其一,我自己和我介紹來讀這部小說的朋友都有覺得最近文字上的拖遝。我相信作者有自己的考量,也會在細節中埋下一些未來的鋪墊與伏筆。但是次要人物的背景和心理活動是否需要大段的篇幅,同樣的場景手法是否值得反複重現,似乎都是可以商榷的。長篇巨著當然需要有張有弛,但是過了一個度,想要接下來再能絲絲入扣就不容易了。不知道其他網友有沒有這種感覺,小說在前麵一周兩更之時非常緊湊、一氣嗬成,最近作者較忙改為一周一章,節奏上反而遲遲沒有突破,大部分文字用來填充兩場大戰之間的空隙,效果不是很好。當然,這隻是之前“喜歡得緊”,有些求全責備了。其二,就是我反複提起的是否應該按曆史脈絡發展小說情節(自己也能夠讀些古文,對簡單的書袋興趣不大)。我本來以為作者會在蘭州布好棋局之後就開始讓主角和幾股勢力直接衝突,成敗與否,在時間上都拉的不算太長,不至於在現實與理想的交鋒中加入英雄遲暮的無奈。但是看了書兄的回複後覺得也是可行的路子,畢竟生老病死也是人性中重要的一部分。故事還有很長,作者也還在摸索,我的話就姑妄言之,書兄就姑妄聽之吧。

最後再說一句,我這才寫了幾段回複,就已經覺得耗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書兄從兩年半前開始動筆,中間還經曆了有驚無險的家庭變故,可見投入了多少心血來堅持這個夢想,是多麽的難能可貴。我平常沒有跟帖寫評論的習慣,可能大半年都不會來敲上幾個字。但我一定會關注這部小說,看著書兄慢慢實現自己的構思,完成一個艱難的探索。加油!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你們二位都是胸中錦繡千裏的高人。我唯一可以說道的是我比較大膽,敢於把自己的故國情懷寫出來。另外糾正一點,我的古文曆史的素養和我的文科背景直接有關。因而比較另類。

本文創作的時候就確定了曆史的主線。關隴集團在漢民族和華夏文明垂死危亡之際,突然大放異彩,以弱勝強,不但擊滅強敵,一統天下。更將中國曆史推向隋唐盛世的巔峰。這裏麵太多的奧秘值得我們探尋,甚至給今天的我們以啟迪。這段曆史本身就足以大書特書。

所有的曆史又都不單純是曆史。今天的中國仍然麵臨同樣困境和挑戰。當西方的文明的大潮洶湧而來,對我們這個4千年的文明體係形成全方位,全體係的衝擊的時候,我們的立足點到底在哪裏?是繼續體用之論,還是徹底打碎,重鑄萬年之基?

曆史對於我而言,是前鑒,更是本書的立言之本。因此曆史的主脈會在書中貫徹始終,這是明線。
還有就是主人公穿越而來的現代文明的探索的暗線。我沒有能力也不想指畫江山,探尋古老文明的未來出路。我所能做的,隻是提出疑問,留下思考。所以創作將源於現實,也止於現實。主人公的這種探索會有精彩紛呈的一麵,但注定是悲劇。這也是對當前時局的隱喻。

另一條暗線,是主人公的情感糾葛。當我們人過中年,除了漸行漸遠的家國情懷,還有對人生事業婚姻家庭的種種感悟。這種感悟是我們的一種精神財富,我也希望在書中能夠表現一二。
根據以上基本思路,一明二暗三條線索將共同支撐起本書的基本框架。所有情節和細部的描寫都是圍繞上述三條線索展開。當然,本人能力實在有限,是否能夠達成目的,取舍得當,言之有物則另當別論。

lone_star兄提出的構思,是經典的穿越文的思路。照這個寫下去,會是激情澎湃的英雄史詩。但這不是我想要的。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充滿激情的過程,一個意氣風發的理想結局。但是我們最終還是要麵對沉重的現實。
我本人更願意是給大家帶來一種遺憾,留下深深的思考,因為這就是無可改變的現實。

所以盡管會有些調整,但是大體思路已經決定了。第三部《爭戰天下》依然是延續曆史進程的基本結構。到第四部《天命華夏》,可能會對曆史有較大突破,三條主線會在這裏碰撞,爆發,產生最高潮。然後全書結束。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基本創作思路,請各位指教。產生爭議對這部稚嫩的作品本身而言是莫大的好事,請大家暢所欲言。

謝謝。
easycity 回複 悄悄話 看了“lone_star”的發言,讚歎不已。
“lone_star”特別可貴的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海外華人的文學創作,是一種什麽情緒的抒發。
我想羅嗦兩句。
北美華人最有名的作家,我想應該是Amy Tan和張恒如。她們的祖輩,是中國最下層的民眾,在中國最為貧弱的時候,移居到蓬勃上升的北美。他們有根深蒂固的華人習俗,但是中華文化的上層,如詩詞,他們並沒有很深的素養。中華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對這些飽受官府欺壓的人來說,也不強烈。所以他們的作品,主要是有著中華習俗的人在北美的生活。他們都用英文寫作,是北美文學的一部分。
而最近這幾十年大陸來美的人,多來自中國的統治階級,在中國現代文化和古代文化上有很高的造詣。我們成長的年代,是中國從自強求存到經濟騰飛的時代,北美又是相當平等,經濟繁榮的時期。倉廩實而事業進入平台期以後,年青時的情懷泛濫,家國情懷是最強烈的一種。所以,盡管我們這些新華人的英文很好,但是要表達自己的情緒,還是用中文。選擇的類別,也是現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如穿越。這些作品,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典型的應該是新加坡的六六,蝸居作者。
所以,現在北美華人的中文作品,與美國文學,主流中國文學,都不同。有可能創造出嶄新的文學形式,但也麵臨異常重大的困難。
北美華人寫中國文學,最大的困難是什麽呢?我覺得應該是生活素材的來源。中國那麽大,那麽多人,在日子平淡的時候都出不了什麽好作品。北美生活平淡,美國的英文文學作品,真正好的又有多少?華人又不是主流,平時接觸的事情並不豐富,再有文學素養的人,也會常常麵對無米之炊。
經典的穿越小說,是還原古代的生活場景,描寫一個現代人的生活,激起現代人讀者的共鳴。缺乏現代中國人生活素材,就成為北美華人寫穿越的重大瓶頸。
博主前半部波瀾壯闊而又栩栩如生,實在是穿越小說中的精品。但是有沒有可能耗盡了生活積累和素材?如果沒有補充,到了現在,在給真實的曆史脈絡加上血肉這個方法之外還有什麽別的選擇?還有,作為海外華人的作品,是不是要寫成中國流行的穿越小說,進入某種喜聞樂見的模式?有沒有別的可能?作者現在的史記大戰主線,虛擬宅鬥支線,會不會開創另一個穿越文學類別?
這些問題,是吸引我關注這個係列的原因之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