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敖曹揮刀自刎。李辰和華部軍將士目睹英雄的悲壯結局,不禁心潮難平,全都垂首無言。一時間,天地寂然,隻有輕風流水之聲,宛若嗚咽。
突然,人群中竄出一人,他奔到高敖曹的屍體旁,揮刀砍下他的首級,抓在手中哈哈大笑,
“開國公和萬段絹帛是我的了!”
大家不禁愕然,全都對他怒目而視。原來此人不是華部軍,而是達奚武手下的一員督將。他在戰場上見李辰帶了華部軍騎兵往河陽城而來,心中一動,就跟了過來。沒想到真的找到了高敖曹。他見高敖曹自殺,一時利欲熏心,便搶先衝過來取了高敖曹的首級。他首級在手,似乎已經拿著滿天富貴,不禁樂得哈哈大笑。
就在此時,一支利箭呼嘯而至,直從他大笑的口中射入,透腦而出。笑聲戛然而止,那人重重地撲倒在地。
李辰回首,就見賀蘭仁冷冷地將手裏的弓收入弓囊中。這時李辰發現,他的隊伍裏參雜了不少非華部軍的西魏軍士卒,想必都是見到華部軍之後跟過來的,想要分一杯羹。
李辰眉頭緊皺,他倒不是怕這些人分潤了自己的功勞。而是他剛才對高敖曹說的那番話,如果被流傳出去,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想到這裏,他不動聲色地對自己的手下做了個手勢。
李辰手下的費也頭護衛和鷹洋營的騎兵見了,突起發難,立刻將那些混進來的西魏軍殺了個幹幹淨淨。
待得清理完畢,賀蘭仁大步來到剛才被他一箭射死的督將的屍體前,從他懷中取過高敖曹鮮血淋漓的首級。然後轉身來到李辰的馬前,單膝下跪,雙手將首級高高舉起,滿心崇敬地道,
“這是屬於您的榮耀!”
李辰翻身下馬,雙手將賀蘭仁扶起。他高舉首級轉身對華部軍將士大聲道,
“這是屬於全體華部軍的榮耀!”
“我華部軍萬勝!”
華部軍將士們激動的臉色緋紅,高舉手中的兵器,聲嘶力竭地高呼。
李辰轉身將首級交還給賀蘭仁,
“持此首級向大丞相報捷:我華部軍陣斬高敖曹!”
“遵命!”
賀蘭仁大聲答應道。
李辰停了停又道,
“請上稟大丞相,我華部軍曆經血戰,傷亡殆盡,請求退往陣後休整。”
……
高敖曹的死,幾乎代表了東魏漢軍的終結。在整個東魏-北齊的朝堂上,再也沒有出現象他這樣有崇高威望並且所部全都是漢人的漢族高級將領。自他死後,漢軍逐漸淡出了東魏-北齊的曆史。
高敖曹手下的漢族將領們經此一戰,也飄零星散。除了呼延族、劉貴珍、劉長秋、盧武等戰死外,劉桃棒當時因病留在渤海,沒有隨軍出征。一天夜裏,他夢見高敖曹的蒼頭京兆來找他訴冤。說被高敖曹枉殺,他要把高敖曹交給西魏軍報仇。劉桃棒驚醒後越想越怕,最後忍不住千裏飛馬來尋高敖曹報警。但行至半途,就得到高敖曹的死訊,劉桃棒大哭而亡。其餘李希光、東方老、裴英起、王敬寶等將雖然逃過此劫,但他們在其後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奉命南征,頓兵於丹陽城下。其時連降大雨五十餘日,又諸將不和。結果被陳武帝陳霸先擊敗,最終全軍覆滅,共四十六將被擒斬。東魏-北齊的這支漢軍最終煙消雲散。
高歡得知高敖曹戰死的消息,如喪肝膽。但最終也隻是將高永樂抓起來打了二百杖了事。這些都是後話。
卻說當賀蘭仁趕到中軍想宇文泰報捷的時候,宇文泰則在河南主戰場上調兵遣將,準備對河南戰場上碩果僅存的東魏左軍萬俟受落幹部發起最後的攻擊。
宇文泰方在向眾將布置軍機,就聽得三軍突然一起鼓噪起來。那喊聲越來越大,最後匯成了一個聲音,響徹天地,
“華部軍斬了高敖曹!”
宇文泰聞聽不禁又驚又喜,而他周圍眾將一片嘩然。西魏軍這麽多勇將名臣,這麽多輕重甲騎,卻不料竟然讓李辰這個以步軍為主的外藩將領拔得頭籌,立下如此奇功!要知道,宇文泰當初開的賞格是擒斬高敖曹者,世開國公,賞絹萬段。如今李辰立下此功,萬段絲絹不必說了,甚至他和宇文迦羅還沒有影子的兒子,都已經有了開國公的爵位可以繼承了。
眾將相對苦笑,心中滋味不一而足,不外乎羨慕嫉妒恨。達奚武漲紅了臉,不禁脫口而出道,
“這小子,真好運道!”
這時,賀蘭仁來到中軍,將高敖曹的首級進獻給宇文泰。宇文泰驗過無誤,下令將首級傳示三軍。高敖曹為絕世名將,他的授首極大地鼓舞了西魏軍的士氣。西魏軍一時歡聲雷動。
賀蘭仁又向宇文泰轉述了李辰後撤休整的請求。宇文泰在陣上親眼目睹華部軍與高敖曹當麵血戰,知道他們損失慘重。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李辰的請求。賀蘭仁拜謝了宇文泰,飛馬趕回李辰麵前通報。李辰受命召集華部軍,脫離戰場,退往後陣。
就在此時,河北岸出現了大隊東魏軍的身影,侯景親率的東魏軍主力逐漸顯出猙獰的麵目,不斷向河橋逼近。對岸東魏軍陣容雄壯,也不知有多少人馬,隻見旌旗遮天蔽日。宇文泰與西魏軍眾將不禁齊齊色變。
西魏軍今天從淩晨起,先是長途奔襲,再又經曆連場血戰。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但此時全軍都已經感到疲憊不堪。不想東魏軍實力如此強大,打到現在居然還有這麽多的主力部隊未動。
麵對嚴峻的形勢,宇文泰迅速作出決斷。現在唯有以重兵壓迫東魏軍在河南僅存的萬俟受落幹部,逼其退兵河北。這樣,隻要守住河橋,今日的勝果就可以保住。等到後軍趕到,前軍再休息一夜,恢複體力,明日仍可與侯景主力決戰。
宇文泰立即命令賀拔勝、若幹惠率軍押解俘虜轉往後方。而自己則指揮西魏軍合攻萬俟受落幹,意圖迅速解決戰鬥。在今天的戰鬥中,萬俟受落幹的左軍始終沒有什麽出彩的表現,似乎純粹就是來打醬油的。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己方的右軍和中軍先後潰敗,似乎無動於衷,也沒有采取任何主動行動。所以雖然萬俟受落幹本人威名遠播,但西魏軍將士似乎都對左軍有些輕視。西魏軍的鐵騎如潮水一般向萬俟受落幹部壓來,想要一舉打跨東魏軍的抵抗,將他們趕過河去。但今天一直被忽略的萬俟受落幹部,此時卻突然發威,拚死抵抗。西魏軍如同是踢到了一塊鐵板一樣被重重地彈了回去。
萬俟受落幹為費也頭酋長,世居河西。西魏大統二年,他與父親秦州刺史萬俟普、豳州刺史叱幹寶樂、右衛將軍破六韓常及督將三百人出降東魏。當時高歡親自到城外迎接,極被尊崇。因萬俟普年邁,高歡甚至親自扶他上馬。萬俟受落幹深受感動,他對高歡免冠稽首道,
“願出死力以報深恩!”
萬俟受落幹今天牢記侯景的囑咐,以守住河橋為第一要務。所以雖然剛才右軍和中軍殺得熱鬧非凡,他卻始終沒有動作。如今見西魏軍圍攻自己,他立時怒氣勃發。萬俟受落幹今天全身金色明光鎧,頭盔頂插白色雉羽,坐下棗紅色駿馬,手中一杆朱彤漆槊,槊鋒之後以白色犛牛尾為飾。人馬一體,威風凜凜,如同金甲天神一般。
萬俟受落幹於陣前橫槊大呼,
“萬俟受落幹在此,不怕死的就上來一戰!”
萬俟受落幹勇冠三軍,素有威名。西魏軍曾和他打過多年的交道,深知於此。一時間竟無人敢當其麵。萬俟受落幹來往衝突,銳不可當。而西魏軍本身就已經疲憊不堪,連續進攻幾次,竟是無法衝開萬俟受落幹的陣列。
戰前沒有被大家重視的萬俟受落幹,最終牢牢守住了河南的橋頭堡,成為東魏軍此戰最終反轉的關鍵。戰後,高歡為嘉獎萬俟受落幹的英勇和在他這場大戰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將他駐守的營地命名為回洛城。
西魏軍連續進攻萬俟受落幹未果,而此時侯景的大軍也已經逼近河橋。宇文泰隻得命令楊忠率一千精騎繞過萬俟受落幹部去奪取河橋。隻要守住河橋,不讓侯景的主力過河,此戰獲勝就還有希望。
楊忠領命而去。西魏軍則在宇文泰的指揮下,再次發起了凶猛的進攻。西魏的甲騎們此時渾身上下都已經被汗水浸透,手心也全是汗水,連槊都拿不住。他們坐下戰馬也是四腿顫抖,響鼻不斷,勉力支撐。當他們狠心再次催動戰馬開始衝鋒的時候,他們心中也明白,無論成功與否,這都是最後一次了。
當西魏軍的甲騎發起最後的衝擊的時候,楊忠率領一千精騎繞過敵軍的正麵,直撲河橋而來。楊忠手舞長槊,勇不可擋。東魏軍被他猝不及防,一下子就衝進陣來。隻見楊忠手中長槊上下翻飛,槊首的紅纓若同織梭般前後左右閃動,疾如流星。突然他的戰馬中箭倒地,楊忠一個鷂子翻身,從馬上淩空翻下,手中長槊卻左右橫掃,毫不停頓。楊忠雙腳落地,大踏步直向橋頭殺去,他手下的將士緊隨其後。楊忠一行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尖刀,深深刺入東魏軍的陣營,刀尖直指河橋。
楊忠經過血戰,終於殺到了橋頭。他一槊將一員東魏的督將挑飛橋下,“撲通”一聲跌入河中,一隻腳已經踏上了木質的橋麵……
可就在此時,橋麵突然劇烈地抖動了起來,迎麵聲如巨雷。楊忠抬頭一看,侯景的主力大軍已經登橋。當麵數不清的具裝甲騎,正排著整齊的隊列,快速從橋上飛奔過來。他們就如同是移動的一堵鐵牆一樣,以不可阻擋之勢,橫掃橋麵。橋麵上原本混戰的人馬,不管是東魏軍還是西魏軍,紛紛躲避不迭。有那一時閃避不及的,被高速衝來的鐵騎一擠,紛紛跌下河去。
侯景的具裝甲騎如旋風般掃過河橋,當在麵前不論敵軍友軍,皆一掃而空。楊忠雖勇,但也無法與如同雷霆萬鈞般衝至的敵軍鐵騎相抗衡,隻得後退一步,跳下橋來避讓。侯景的大軍若同鋼鐵洪流般從河橋上源源不斷地衝過來。楊忠力戰良久,見奪橋無望,隻得搶了一匹馬,潰圍而出。他所率一千精騎,此時僅餘五名壯士相隨。
這邊西魏軍對萬俟受落幹最後的攻勢也告失敗。見到大批援軍過河,東魏軍勇氣倍增,頑強地擋住了西魏軍已是強弩之末的攻勢。
楊忠奪橋失敗,侯景大軍暢通無阻地到達河南參戰,此戰大局已定。
西魏軍此時都已是疲憊已極,卻不得不與養精蓄銳的侯景主力再次決戰。
此時天色將晚,雲層變得更加濃厚陰沉。一陣冷風吹來,霧氣漸起。漸漸地,霧氣轉密。隻見大團大團的白色濃霧彌漫在天地之間。對麵幾不可視物。
濃霧將正在殊死拚殺的兩軍籠罩,天色暗如長夜。東西魏兩軍十多萬人不得不高舉火把血戰,隻見濃霧中火把星星點點,朦朧淒迷。時聚時合的霧氣中呐喊聲、馬嘶聲、奔跑聲、武器的撞擊聲響成一片。這種天氣對雙方來說都極具挑戰。但是這是事關國運的一戰,雙方的誰都不願意放棄。雙方勇士們都在竭盡全力戰鬥,等待對方堅持不住的那一刻。
最終,疲憊的西魏軍無法招架東魏軍的猛烈攻勢,左翼最先被東魏軍突破。左軍主將趙貴、怡峰見勢不妙,棄軍而走。西魏軍左軍失去指揮,立刻潰散。接著右軍也被突破,右軍主將獨孤如願、李遠敗走。右軍也紛紛潰敗。侯景見狀,立即指揮東魏軍騎兵迂回穿插,左右橫擊西魏中軍,西魏軍中軍頓時大亂。
宇文泰見大勢已去,不由長歎一聲。他留蔡佑斷後,自率眾將往南退往邙山而去。
這場決戰至此,西魏軍已全麵崩潰。
本人保留對本作品的所有權利,未經本人許可,不得轉載和複製本作品,以及禁止其他所有損害本人著作權的行為 。
侯景大約有十萬兵力。西魏當時國力還較弱,雖然舉國前來,但我估計不會超過五萬人。
侯景在沙苑大戰之前就曾經建議高歡將大軍分為前後兩部,如果前軍失利,後軍還可乘之。
所以我設想了這次侯景仍然采用了相同的做法。他分一半軍隊和西魏軍交戰。而自己率另一半隱蔽於河北。當西魏軍殺得精疲力竭時,再揮軍參戰。即使是一半的人馬,仍然有五萬人,基本和西魏軍的人數相當。自己養精蓄銳,而對方已是強弩之末,所以獲勝沒有懸念。
以上隻是個人的看法,歡迎探討。
謝謝!是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但若以侯景偏師即可擊敗西魏主力,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我們先來看一下《北史》北齊書有關高歡的記載:
“……七月壬午,行台侯景、司徒高昂圍西魏將獨孤信於金墉。西魏帝及周文並來赴救。大都督庫狄幹帥諸將前驅,神武(高歡)總眾繼進。八月辛卯,戰於河陰,大破西魏軍,俘獲數萬。司徒高昂、大都督李猛、宗顯死之。西師之敗,獨孤信先入關,周文留其都督長孫子彥守金墉,遂燒營以遁。神武遣兵追奔至崤,不及而還。初,神武知西師來侵,自晉陽率眾馳赴。至孟津,未濟,而軍有勝負。”
《北齊書》中的記載大體相似。根據這段描述,此戰高歡他聽說西魏軍前來,親自從晉陽來援,但到了孟津,還沒有渡河,前麵就已經分出了勝負。所以高歡實際上並沒有參加河陰之戰。
曆史上有關這場大戰的記載頗多矛盾之處。《北周書》的記載是這樣的,
”……是夕,魏帝幸太祖營,於是景等夜解圍去。及旦,太祖率輕騎追之,至於河上。景等北據河橋,南屬邙山為陣,與諸軍合戰。太祖馬中流矢,驚逸,遂失所之,因此軍中擾亂。都督李穆下馬授太祖,軍以複振,於是大捷。斬高敖曹及其儀同李猛、西兗州刺史宋顯等,虜其甲士一萬五千,赴河死者以萬數。
是日置陣既大,首尾懸遠,從旦至未,戰數十合,氛霧四塞,莫能相知。獨孤信、李遠居右,趙貴、怡峰居左,戰並不利,又未知魏帝及太祖所在,皆棄其卒先歸。開府李虎、念賢等為後軍。遇信等退,即與俱還。由是乃班師,洛陽亦失守。……“
而在《北齊書 》萬俟受洛幹的傳記記載為,“及河陰之戰,諸軍北度橋,洛以一軍不動,謂西人曰“萬俟受洛幹在此,能來可來也”西人畏而去之。神武名其所營地為回洛。”
而《北周書》楊忠傳記載,“河橋之役,忠與壯士五人力戰守橋,敵人遂不敢進。”
既然東魏軍除萬俟受洛幹一軍以外,全部都敗退到了河北岸。楊忠又和五壯士守住了河橋。那麽“置陣既大,首尾懸遠”的將西魏軍最終打敗的東魏軍從哪裏來的?真的是來自晉陽的援軍最後起了作用?
但是前麵《北史》中說“大都督庫狄幹帥諸將前驅,神武(高歡)總眾繼進。八月辛卯,戰於河陰,大破西魏軍,俘獲數萬。”
但是同樣《北史》中有關庫狄幹的記載卻說,“河陰之役,諸將大捷,唯幹兵退。”
自相矛盾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我隻能通過自己的想像對這場大戰的最後的過程進行了演繹。
希望能和你進一步的探討。
大的基本脈絡是一致的。如侯景退軍至河橋與西魏軍決戰。宇文泰單騎被困,被李穆解救。高敖曹部被殲滅,他本人逃至河陽城,因高永樂不納而被斬等等都與史實相符。其他的一些情節人物做了演繹。這畢竟是一本小說,沒法完全同史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