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7年,西魏文帝大統 三年八月,被東西魏兩國反複爭奪的重鎮弘農又一次經曆了戰火之劫,突然來襲的西魏軍隊,將弘農城團團圍住。
在取得小關之戰的勝利後,西魏的局勢得到了暫時的穩定,但是情勢並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觀。特別是由於大災難引起的饑荒仍然十分嚴重。雖然天氣已經大為好轉,春耕也得以正常進行。但是直到秋糧收獲之前,國力相對弱小的西魏,始終都將麵臨糧食嚴重短缺問題。
地處邊陲的蘭州,則形勢更加嚴峻。雖然李辰想盡辦法,甚至將配給食物中秸稈的數量提高到三成,仍是無濟於事,眼看堅持不到秋收,整個蘭州就將麵臨斷糧的危險。 李辰隻好派出蔣宏前往長安,一方麵向宇文家下聘,求娶宇文迦羅;另一方麵,也再次向宇文泰請求撥糧救助。麵對即將成為侄女婿的李辰的求助,宇文泰咬著牙再撥給蘭州一千石糧食,然後雙手一攤,告訴蔣宏,他也實在拿不出更多糧食了。
蔣宏回到了金城,帶回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宇文家答應將迦羅嫁給李辰,婚期定在十月;壞消息是宇文泰也沒糧了。
李辰苦思竟日,命裴萱起草了一封書信給宇文泰。在信中,李辰提出了“就糧於敵”的方略,建議宇文泰集中兵力,突襲弘農,獲取高歡囤積在那裏的大量糧祙物資,以緩解目前的糧食危機。同時,打掉這個高歡安在家門口的釘子,對於打亂高歡的軍事部署,抗擊東魏未來的入侵,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李辰在信中也分析了高歡可能的反應。一個非常大的可能,是高歡會進行瘋狂報複,勢必將集結大軍,再次舉國入侵,所以必須作好打大仗的準備。此外,李辰也提到一旦出兵,如果不能盡快攻下弘農,而是頓兵於堅城之下,被高歡大軍合圍,則有全軍覆滅,江山傾覆之險。所以,出兵必須要做到奇 、快二字。最後,李辰寫到“狂悖之言,罪無可恕,冀有萬一可行者 ,頓首以請大丞相斟酌定奪。”
宇文泰收到李辰快馬送來的書信,讀罷思索良久。李辰的建議不失為解決目前危機的好辦法。但是弘農位於大河之東,地處河南,如若奔襲,西魏軍必須遠離本土,深入敵境作戰。而東魏的大軍則輕易就可由洛陽來援。一個不慎,就是腹背受敵的險境。但是,如果不馬上采取行動,隻怕關中的老百姓和自己的軍隊全都要餓死。餓死還是戰死,這是個問題。最後,宇文泰痛下決心,決心出兵攻下弘農。並不是自己不出兵,那賀六渾就不會來攻打自己,既然遲早一戰,那麽就讓這場大戰來得更猛烈一些吧!宇文泰立即下令大集諸軍,並急令李辰率軍前來助戰。
就這樣,回家沒有多少時日的李辰不得不再次出征下隴。這一次,李辰仍然點了八百餘人出戰,但是對人員進行了輪換,其中隻有一半是參加過上次戰鬥的老兵,還有一半抽調的是未上過戰場的新兵。李辰架不住賀蘭仁的百般要求,這次就命賀蘭盛留守金城,帶了賀蘭武、賀蘭仁出征。
裴萱聞聽李辰又要出征,少不得又是一番依依惜別。自從李辰上次追裴萱回來,兩人的關係又進了一層,在沒有人的時候,裴萱還允許李辰握一下自己的小手啥的。李辰叮囑裴萱莫再要做抽血寫經的傻事,裴萱含淚應了,極力忍住不讓眼淚掉出來,生怕這樣會給李辰帶來不吉利。不知不覺,裴萱已經軟倒在李辰懷裏,就連這個壞蛋隔著衣服撫摸她的酥胸,她也沒有力氣阻止,隻是祈求佛祖保佑他能平安歸來。
大統三年八月丁醜,宇文泰集結諸將以及匆匆趕來的李辰,誓師出征。出兵之前,宇文泰下令道,
“與爾有眾,奉天威,誅暴亂,惟爾士,整爾甲兵,戒爾戎事,無貪財以輕敵,無暴民以作威 。用命則有賞,不用命則有戮。爾眾士其勉之。”
之後,宇文泰命驃騎大將軍、北雍州刺史於謹為先鋒,出兵潼關,直取弘農。
於謹率軍進至盤豆,這裏是弘農的前衛據點,東魏軍在這裏立木為柵,屯兵據守。東魏軍不料西魏軍驟至,頓時亂作一團。於謹身先士卒,直衝敵寨,手下眾軍鼓噪而進,一舉攻入寨中,全殲守軍,俘獲東魏守將高叔禮。
八月庚寅,西魏軍突入弘農城下,見城內已有防備,便將城池團團圍住,準備強攻。
八月的弘農,此刻天空烏雲密布,正是大雨如注。天地隻見白茫茫一片,似乎已經連成一條條線般的雨點落在地麵上,激起無數的小水花。敵我兩軍的旌旗已經全被大雨淋透,再也無力揚起,隻是緊緊地貼在旗杆上。在中軍的大纛下,宇文泰全身甲胄,立馬陣前,李弼 、獨孤如願、梁禦 、趙貴、於謹、若幹惠、怡峰、劉亮、王德、侯莫陳崇、李遠、達悉武等十二員統軍大將及帳下親信督將再加李辰分立左右。豆大的雨滴打在眾將的鐵盔上,邦邦作響,如同擂鼓一般,大雨迷得大家幾乎睜不開雙眼,但無人稍動,都在靜候主帥下令。宇文泰此時心情如同這天氣般沉重。這次出兵弘農,講得就是一個快字,力求要在高歡反應之前,攻下弘農,將城中的糧食運回關中。所以西魏軍此次都是輕裝而來,沒有攜帶多少糧食,其實也根本就沒有多少糧食可帶。如果不能盡快攻下弘農,不用等高歡大軍前來,西魏軍恐怕就已經因斷糧而崩潰了。但是如果要攻城,現在卻是大雨傾盆,士兵們的弓弦因為浸水而無法使用,盔甲也因被雨水浸透而格外沉重。而城內的守軍已經有了準備,他們兵力充足,城防堅固,這種情況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極為不利。
宇文泰權衡良久,最後還是果斷地下令,“命全軍負土為山,聽三通鼓響,一齊攻城!”
眾將齊聲應諾。宇文泰又問,
“誰願為先登,為我破城?”
宇文泰話音剛落,就聽見身後有人高聲道,“末將願往!”宇文泰反顧,就見此人虯髯環眼,威猛強健,卻是帳下督將、儀同三司王軼。這王軼也是武川人,很早就投在宇文泰賬下,為人粗豪勇猛,每戰往往爭先,多立戰功。
就聽王軼高聲道,“末將請為先登,誓為丞相拿下此城!”
宇文泰想了想,道,
“好,就命你為先登。要多加小心,三通鼓後,眾軍一齊攻城!”
王軼在馬上行禮道,“為國效命,惟死而已!”
西魏軍開始了緊張的戰前準備,人人都領到一個布口袋,大家紛紛把口袋裏填滿土。在華部軍中,新兵侯小虎初次上陣,心情難免緊張,不覺將土裝得滿滿的。他的伍長是個老兵,見到他正吃力地將土袋扛在肩上,不禁罵道,
“你個蠢蛋,裝那麽滿幹什麽?呆會兒還要跑到城下,這麽重你跑得動嗎?”
侯小虎訕訕地解了口袋,倒出些土去,然後重又係好,背負在肩上。那伍長不住地催促,
“快點快點,軍令一響就得出發,那時還沒弄好是要砍頭的!”
隻聽見中軍一通鼓聲大作,西魏軍的士卒們立即按序列開始背著土袋奔至城下,紛紛將土袋丟在城牆下,然後轉頭往己方狂奔。這往往是最為危險的時刻,負土者因為負重而步履緩慢,很容易被城上防守者密集的弓箭殺傷。好在今天的大雨使得雙方的弓箭都無法使用,所以西魏軍沒有受到太大的幹擾。論到華部軍時,侯小虎混在人群中拚命往城下跑,隻覺得自己的心蓬蓬地就像要從自己心口跳出來似的。突然,他隻覺得腳下一滑,頓時摔了個滿嘴啃泥,渾身上下沾滿了泥漿,活像一隻泥猴子。他的伍長在邊上大喊,“快起來!貽誤軍機是要殺頭的!”侯小虎連忙狼狽不堪地爬起來,扛著土袋繼續往城下跑,待他跑到指定的地點,扔下土袋,立即轉身頭也不回地抱頭鼠竄回己方陣地。待他回到自己的營地,便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一袋袋土袋越壘越高,很快就壘成了一座土山,山頭與城牆齊平,麵對己方的一側則被壘成了一個長長的斜坡。這時,中軍又一通鼓聲響起,王軼身披重甲,雙手握一柄大刀,率手下勇士登上了土山頂端。由於土山距離城牆仍有一段水平距離,他的手下準備了一架木質長梯,準備跳城之用。
隻聽見中軍第三通鼓聲隆隆響起,王軼大吼一聲,
“殺!”聲震四野。
他的手下豎起長梯“啪”的一聲搭上了城頭,梯子的頂端安了兩隻鐵爪,緊緊地扣住城牆。王軼一聲大吼,跳上長梯,就向城牆奔去,口中怒吼連連。他手下的勇士們也跟著他一個個順著長梯向城牆衝過來。這時,在土山頂部的西魏軍突然向城牆上投出了一陣如暴風驟雨般的投槍,城牆上的東魏軍頓時死傷一片,慘叫聲不絕於耳,一時陣腳大亂。投槍也是鮮卑武士的必習之技,今天由於大雨而使弓弩都無法使用,所以投槍發揮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趁著城牆上敵軍一片混亂,王軼飛奔過十幾丈的長梯,大吼一聲,縱身一躍,飛身越過垛口,落在城頭上。王軼不待身體落定,便揮舞大刀向四麵猛斬。隻見他狀若猛獅,大刀揮舞如飛,刀鋒過處,血霧飛舞。很快,長梯附近的敵軍被他斬殺一空,他手下的勇士們也一個個跳上城頭,開始和他並肩作戰。他們揮舞大刀長槊,近劈遠刺,慢慢地將大群敵人逼得不住後退,隨著攻上城頭的勇士們越來越多,王軼已經在城上站穩了腳跟,並牢牢占據了長梯周圍一片地盤,西魏軍的士卒們源源不斷地通過長梯殺上城頭,很快就已經有上百人衝了上去。宇文泰與眾將在城下看著王軼在城頭血戰,心都不禁提了起來。見到王軼成功登城,大家懸著的心方放下了一半,有幾人不禁麵露喜色,心道,“這城拿下來了!”
就在這時,卻聽見城頭一陣梆子響,大隊的東魏軍從甬道上蜂擁而至,他們皆身披重甲,受持長槍利槊,顯然是守將見到形勢危急,將生力軍調了上來。在一員衣甲華麗的東魏大將指揮下,東魏軍重甲武士如牆而進,直向城頭上混戰的西魏軍逼過來。突然從他們中間也是飛了過來一陣密集的投槍,王軼身邊的勇士們頓時倒下一片,長梯上正在衝過來的西魏軍士卒避無可避,好幾人頓時被投槍射中,從長梯上一頭摔了下去,發出的淒慘叫聲。東魏軍多是六鎮鮮卑出身,投槍同樣玩得也不差。
王軼脅下也中了一記投槍,他一聲怒吼,伸手將深深紮在肉中的投槍拔了出來,然後反轉槍頭,向東魏軍擲去,立時將他對麵的一員東魏督將射了個對穿。王軼對自己血如泉湧的傷口視若無睹,繼續揮刀猛砍衝上來的敵軍,不多時,他渾身衣甲都被鮮血染紅,如同是一個血人,身上也分不清是自己的血還是敵人的血,隻是猶如一隻浴血的猛獸般,奮力死戰。
東魏軍仗著人多,逐漸將王軼等人包圍了起來。兩員東魏軍勇將手持大斧,衝到長梯旁,砍倒拚死守衛長梯的西魏勇士,然後用力猛砍架在城頭上的長梯,三下兩下,就將梯子砍斷,正在從梯子上試圖衝上城頭的西魏軍士卒隨著梯子從高空墜落,發出慘絕人寰的叫聲。
宇文泰在城下看得決眥欲裂,衝左右大聲吼道,
“快再造長梯,接應王軼下來!”
此時王軼在城牆上已經陷入重圍,他身邊的勇士一個一個倒下,最終隻剩下他一個人還在揮刀力戰。這時,對麵東魏軍中重重鐵甲環衛中的一員大將叫道,“吾乃陝州刺史李徽伯是也,念汝亦是勇士,何不棄刀投降,必全汝性命!”
王軼一麵揮刀死戰,一麵大聲道,“大丈夫惟死而已,何曾屈膝!”。
李徽伯見王軼不肯投降,便把手一揮,東魏軍一擁而上,矛槊齊下,對著王軼亂戳。王軼身上被十幾柄長矛洞穿,隻見他仰天長嘯一聲,最後奮力一擊,將一名衝上來想要取他首級的東魏督將腦袋一劈兩半,方氣絕而亡。王軼死後,猶自環眼怒睜,身體挺立不倒,東魏軍過得半響,方敢近前。
由於長梯被砍斷,西魏軍無法接應已經衝上城頭的王軼等人,隻能眼睜睜看著這百餘勇士一個個倒在東魏軍的優勢圍攻之下,城下宇文泰及西魏軍眾將人人眼中幾乎滴出血來。就聽見城頭上東魏軍突然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登上城頭的西魏軍終於全軍覆滅。東魏軍興高采烈地將這百餘西魏軍的首級砍下
,然後將他們的屍體用長矛挑了,扔下城來。
王軼的屍身被尋了回來,身上十幾個被長矛捅出的大洞仍在滴血,宇文泰親賜的鎧甲已經被血染得看不出原來的顏色。宇文泰忍不住熱淚盈眶,脫下自己的披風將王軼的屍身蓋了,吩咐移到後營妥善安置,待尋回首級之後,再一同運回長安。
宇文泰手指弘農,怒氣勃發,“今日不破弘農誓不收兵!”他環顧左右大聲道,
“何人敢再為先登攻城?”
帳下眾將一時麵麵相覷,非是他們缺乏勇氣,實在是今天天氣太壞了。天降大雨,道路泥濘難行不說,身上的甲胄被淋濕後不知重了多少,一身武藝大打折扣。不見勇猛如王軼,也陷落城頭。
就在眾人猶豫的時候,一個平靜的聲音道,
“末將李辰,請為先登攻城!”
你是對的, 弘農因避諱北魏獻文帝拓拔弘的名字,而改為恒農,至隋朝大業年間才複稱弘農。因為當時查曆史資料時都為弘農,所以也就懶得改了。多謝指正,今後還請多提寶貴意見。
李辰不會建後宮,雖然他可能會有不止一個女人。但是他更多的還是期望感情上的獲取,他會認真對待他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有的時候,故事也需要有更多的角色來進行深度和廣度的拓展。總之,李辰不會是韋小寶。
每個人對穿越的看法是不同的。我還是盡可能地想還原曆史的原貌。
這一集中有關弘農之戰的曆史記載十分簡單。我總以為,去攻擊一座糧祙物資充足,守軍人數相等的堅城,絕對不會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隻能想像當年那些激戰的場景。
王軼是個虛構的人物,其實在東西魏的大戰中,雙方陣亡的將領很多,如邙山大戰,西魏一次損失督將四百員。我們可以想像,由於主帥決策錯誤,這些將領們不得不與優勢的敵軍決戰,最後戰死,這是何等壯烈。可惜史書上沒有記載他們的名字。所以我虛構了王軼這個人和他的犧牲。想表現的是那個時代,一個勇敢的軍人的壯舉與氣節。
以上是我的一些創作體會,很高興能與你交流。
受博主文章的誘惑,去看了幾個猥瑣男穿越的小說,好像每個都會有個殺父滅族的仇人的女兒來心心相印。而最終猥瑣男都是利用後代的知識優勢,牛B的不行,吞食天地,泡了無數美女,上到王侯貴胄千金,下到流離失所饑民,加上外族番邦。整個就是韋小寶的翻版。
看過的穿越小說裏麵,都是一個人的穿越。有沒有可能,穿越主人公對穿越的惡人,甚至穿越惡人的級別更高?像superman,irobot和終結者後期的版本裏麵。這樣創作是不是更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