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北朝風雲 第三十四章 華部酋長(三)

(2013-12-16 21:14:59) 下一個


“阿仁娜!”李辰渾身僵硬,好似全身的血液都已經停止流動。
最近李辰越來越忙,思念阿仁娜的次數似乎也越來越少。他一直惦記著什麽時候回一趟草原,看看她怎麽樣了,並將她一家接回來。可是自從回到中原以後,麻煩就沒有停止過,有幾次甚至到了生死關頭,他自然沒法去做這件事情。現在總算可以稍稍緩一口氣了,可是他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允許他扔下華部的一切事物,不管不顧地跑到草原上去尋人。 而且居住在邊疆的人們對時常來燒殺搶掠的吐穀渾人深惡痛絕,李辰也很難向大家解釋自己要跑到吐穀渾人的地盤上找一個女人這件事。估計李辰就是拿把刀架在賀蘭仁的脖子上,他也不會答應讓李辰去。
李辰不禁伸手撫摸著頸下那串阿仁娜給的項鏈,項鏈上小石子溫暖而瑩潤的觸感讓李辰心底一片柔軟。
“我怎能忘了你,我的愛!”
 
不過剛才賀蘭仁的一番話,也讓李辰有所警醒。自己坐到一部之首的這個位置上,娶妻這件事的確已經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事了。一個出身不同的主母的確足以影響整個部落的平衡和穩定。賀蘭兄弟為首的二十八名鮮卑武士,是華部軍事力量的中堅。經過了一係列的戰鬥,李辰絲毫不懷疑他們的忠誠。但是李辰也必須要顧及他們的感受。這些鮮卑武士雖然在部落中地位很高,賀蘭武是僅次於李辰的軍隊最高指揮官,賀蘭盛和賀蘭仁也位居要職,破六韓進明是軍隊的總教官,負責所有新兵的訓練。但是他們人數太少,而且現在華部正在不斷擴張中,但是新加入進來的絕大多數都是漢人,鮮卑人原本就占總人口很少的比例在進一步的降低,賀蘭兄弟和一眾鮮卑武士對此難以自安。 所以他們覺得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李辰娶一位出身六鎮的鮮卑將門貴女為正妻,隻有這樣華部才真正是體現了漢人和鮮卑人的和平共榮。
其實這和高歡的情況十分類似。高歡本是漢人,正因為娶了鮮卑美女婁昭君,才得以借助妻族的力量號令鮮卑群雄。高歡在鮮卑人麵前以鮮卑人自居,講鮮卑話。同時他又與山東漢族大族高氏攀親,拜高乾為族叔。所以高歡在鮮卑人和漢人之間遊刃有餘,六鎮鮮卑和漢族士族皆為其效命,才使得高歡得以一統關東八十州。
李辰倒不會因此就打定主意要娶個鮮卑美女,而是意識到他所力主的民族和諧融入,可謂任重道遠。

想到這裏,李辰頓時倦意全消,真是一點都鬆懈不得啊!他連忙簡單洗漱一番,就來到前麵的公事房。
裴萱早已經在公事房裏忙了半天了,但不知為何,她今天有些心神不寧。見到李辰進來,裴萱忙起身行禮,她甚至都不敢正眼看李辰,臉竟然都有些紅了。李辰回了禮,感覺她有點怪怪的,但也不好多問。
李辰道,“葳蕤小娘子,煩請你將部民中六歲以上的孩童數統計一下,不拘男女,報於我知道。”
裴萱穩一穩心神,柔聲答應“是。”便翻開戶籍檔案,忙碌了起來。不多時她便將數字統計完畢,報於李辰。
李辰看著數字皺起了眉頭,“一百三十六。人數不少啊。”他停了停對裴萱道,
“葳蕤小娘子,我有意辦一所學堂,教這些孩子們讀書識字。怎奈咱們讀書人太少,你學識高深,介時少不得勞煩你給孩子們授幾堂課。”
裴萱訝然道,“都督是說教所有的孩童讀書識字?不拘男女出身?”
李辰道,“都是我華部的孩子,分什麽出身男女。這些孩子出身華部,忠心定無問題,若能學有所長,將來必是我華部棟梁。”
裴萱肅容行禮道,“先賢有雲,有教無類,葳蕤今日可謂聞道矣!”
李辰忙道,“葳蕤小娘子不必多禮!我想讓他們頭幾年先識字明義,待有粗成,再分文、武二科,量才施教。武科學些排兵布陣、運籌韜略,日後可在軍中效力。文科可學些治世實務,今後可充各級官吏。但無論所學何科,皆應以德為本,要讓他們明白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以德立身的道理。葳蕤小娘子精通經義,深諳先賢垂世大義,不知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裴萱再拜道,“敢不受命!”
倆人又忙一會兒公務,裴萱待得堂上再無他人,鼓起勇氣問李辰道,
“誰是芝林(誌玲)?”
李辰一時沒有聽明白,“什麽?”
裴萱紅了臉道,“你昨日吃醉了酒,說我長得象芝林。我想知道誰是芝林。”
李辰頓時一頭黑線,“我昨天還幹了這種臭事?賀蘭仁怎麽沒告訴我?還好隻說她長的像誌玲姐姐,若是說她長得像蒼老師啥的,那可真沒法解釋了。”
李辰支支吾吾地,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她就是一個演員,就是一個模特兒……”
裴萱見他這般模樣,有些羞憤地說道,
“她是你在泰西時煙花柳巷裏的相好吧?”
李辰忙拚命擺手,一疊聲地道,
“沒有沒有沒有……,不是你想得那樣!她是人人都可以……”
裴萱忍無可忍地打斷他,“還說沒有,你昨日提到她的名字時,神情那般那般那般……”她大概回憶起了當時李辰不堪的神情,忍不住又紅了臉。裴萱家教甚好,那般了半天,也說不出口那個汙穢的詞。最後,她眼睛一紅,幾乎垂泫欲泣,“你還握了人家的手……”
李辰聞言,腦子頓時嗡的一聲,心裏隻是叫苦。女孩子的手是能隨便握的麽?哪怕就是現在,你沒事隨便去握人家女孩子的手,弄不好還會被告性騷擾。更何況在一千多年以前,社會風氣沒有那麽開化,裴萱又出身士族高門,禮教甚嚴,如果要深究,那是要多嚴重就有多嚴重的後果都有可能發生。
李辰一念至此,連忙離了座位,趨步來到裴萱麵前,躬身行個大禮道,
“辰德行淺薄,一時酒後無狀,冒犯了葳蕤小娘子,死罪死罪!然小娘子冰清玉潔,辰向是奉若上賓,不敢稍有怠慢,亦萬不敢生有他心。若是我有絲毫淫褻之念,立時就讓天雷殛了我!還請葳蕤小娘子千萬原宥則個。”說罷,又是深深一禮。
裴萱見他態度誠懇,也知他素來對自己持之以禮,昨日之事當是酒後無心為之,心中已是信了。但在覺得釋然的同時,裴萱的心裏也有些小小的遺憾。自己冒了諾大風險隱姓埋名來到此人身邊 ,不就是想著可以尋機貼近其身,從而可以刺殺之以報父仇嗎?可現在卻好像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了。此人不僅沒有被自己所惑,反而今天說出如此決絕的話。裴萱想到自己當初目高於頂,多少名門才子都難入她眼,可如今欲委身仇人亦不可得,父仇更不知何日得報。頓時不禁悲從中來,想著死去的父親和自己風雨無定的將來,多日來的壓力在瞬間被點爆,這個可憐的十幾歲的年輕女孩子再也忍受不住,一時間竟淚如雨下。
李辰見她臉色先由陰轉晴,片刻後竟又直轉急下,開始涕淚滂沱。一時間慌得手足無措,也不知自己哪句話又說錯了。
大概裴萱也意識到自己這副樣子在公堂之上不甚妥當,她起身哭道,
“我便知小女子隻堪蒲柳之姿比不上那芝林姑娘,入不得都督法眼!”
說罷,掩麵快步下堂去了。
李辰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不知說什麽才好。裴萱走後,李辰隻覺得頭疼不已,
“說對你有壞心你不高興,說對你沒壞心你也不高興,究竟想叫我哪樣?”
這時,李辰隻覺得前世那種對女人的恐懼心理又開始發作了,這讓他渾身發冷,直冒虛汗。


李辰正在發愣,卻見花貴走了進來。花貴見李辰立在堂中不語,麵上陰晴不定,忙上前行禮道,
“都督!”
李辰猛地反應過來,忙將他扶住,
“花大哥,我不是說過多次麽,人前你叫我一聲都督罷了。人後我們依舊兄弟相稱。這裏隻有你我二人,你大可不必如此。”
花貴堅持行完禮道,
“你如今是一部之首,又新得朝廷冊封官身,上下有別,尊卑有序,萬萬不能亂了法度。就是親生父子、兄弟亦是如此。我知兄弟你是重情之人,但隻恐自己叫順了嘴,若是一時不慎,在人前也是如此,豈不損了兄弟的威名。到那時你若是不罰我,則難以伏眾。你若罰我,則壞了你我兄弟情誼。故而,咱們還是人前人後一致吧。”
李辰隻能由他,但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心想,
“怎麽家業大了,官位升了,和老兄弟之間感覺卻遠了呢?”
華貴向李辰稟報了一些近期的公務,安寧堡建成以後,華部又開始集中力量建設工坊和水車。李辰說起辦學堂的事,華貴也是讚歎不已。他和出身高貴的裴萱不同,明白庶民在這個世上求學的不易。聽到讓所有的孩童都能讀書識字,真是感到由衷的高興。
兩人敘了一會兒公務,華貴對李辰道,
“都督,我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辰道,“花大哥,怎麽這麽說,你我之間還有什麽當講不當講的話麽?就請直說吧。”
華貴道,“我知裴小娘子容貌出眾,又才學過人。但你身為一部之主,這正妻之位還得是士族高門千金才是。”
李辰聞言不禁一楞,“怎麽今天一個個排著隊跟我談個人問題?”他忙道,
“花大哥你誤會了,我隻是傾慕裴小娘子的才學,並無其他的意思。”
華貴道,“因慕生愛,此人之常情。我隻是想提醒都督,這主母之位事關華部前程,萬萬輕忽不得。”
李辰隻有苦笑,“我真沒有那個意思。剛才賀蘭仁還叫我娶個鮮卑將門貴女,你現在又讓我娶士族高門千金。你叫我怎麽辦?莫不是兩個都娶?”
華貴想了想點頭道,“那也倒無不可,但須得以漢女為主。”
李辰頓時有些生氣了,他真想跳起來對華貴大吼,“你這是侵犯我的人權你知道不?”
但是李辰知道這樣做也沒有用,這就是時代的差距。他忍住怒氣,岔開了話題。
華貴走後,李辰想了一下,他覺得定是昨晚喝醉了抓了人家裴小娘子的手,被大夥看到了。結果造成了誤會,所以今天一股腦地來勸諫自己。李辰想明白這個,除了懊悔以外,也對裴萱無辜受累而心懷愧疚。
李辰思忖再三,認識到對於華部這個新生事物來說,凝聚人心是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這件事就如同前世的XXXX工作,必須日日抓,時時抓,腦子裏必須時刻緊繃這根弦。


第二天,李辰大聚文武,宣布在授予眾人華部實職的同時,另授與各級文武散官,品軼於朝廷官員相同。
加身兼華部布政與按察兩職的華貴從六品給事中;加記室裴萱正七品員外散騎侍郎;加主事李由、從事紀輝從七品奉朝請。
李辰授予各隊隊主從九品裨將軍,這也是華部軍中最低的官階,也隻有隊主以上才能稱為軍官。授予各都主正九品橫野將軍。李辰授予營指揮從八品上掃寇將軍。賀蘭武以從六品襄威將軍,任司馬長史兼營指揮;賀蘭盛為正七品上威烈將軍;賀蘭仁為正七品下討虜將軍。
眾人受封朝廷各級官階,各個興奮不已,一時軍心士氣大振。
在華部受朝廷冊封的消息傳開以後,附近的流民紛紛前來投靠,李辰按照老辦法將他們分別編以裏甲,發給綠牌,安置在桃花塢老寨,並在安寧堡外圍積極籌劃構築新的塢堡,這樣以安寧堡為核心,構築起完善的堡壘防禦群。
令李辰感到意外的是,在聞聽李辰受封以後,有兩個士子也前來投靠,一個叫錢銘,一個叫符淵,都是金城人士。上次李辰破金城後張榜招賢他們就有所意動,但因為對李辰的前途沒有把握所以都沒有行動。這次聽說李辰受朝廷冊封為威遠將軍、歸義侯,兩人便結伴前來投靠。李辰聞聽不禁大喜過望。
就在李辰躊躇滿誌,對未來充滿展望的時候,大災難降臨了。


 


第二卷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