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北朝風雲 第三十二章 華部酋長

(2013-12-12 20:29:51) 下一個

 
第二日,李辰和裴萱見麵後誰都沒有再提昨晚的事,一切就好像從未發生過。倆人一本正經地處理著公務,甚至都沒有互相多看對方一眼,但是在心裏各自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


安寧堡修建得很順利,它當世僅存的宏偉身姿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天天佇立起來。見過的人,無不對它奇異的外形和精巧的構思嘖嘖稱奇。

這日,李辰正與眾人議事,卻有探馬來報,

“都督,金城郡遣人來報,朝廷已接受我們的歸附,冊封都督為歸義侯。於今冊封使已至金城,

自李辰退回桃花塢之後,仍然不敢放鬆警惕,每日仍是派騎兵沿大河哨探。金城郡的來人一渡河,便被哨探發現,迎頭堵住。那哨探問明情由,忙帶他來見李辰。

李辰聞言大喜,忙將來人喚入,細細查問了一番,確定消息是真實的。在座花貴、賀蘭兄弟等無不歡欣鼓舞,紛紛起身向李辰行禮道賀。隻有裴萱心情複雜,一時百感交集。

李辰重賞了來人,並當即決定派紀輝同他一道返回金城,迎接冊封使,並陪同其來桃花塢。

李辰又問裴萱冊封是怎麽回事。裴萱熟讀典籍,當即將冊封的程序、禮儀等給大家講了一遍。李辰吩咐大家按規製分頭準備。消息傳開,整個華部頓時一片歡騰。雖說大家跟著李辰取得了一係列的勝利,但走到這一步大家純屬是被官府逼迫得走投無路了。很多人還是擔心朝廷會派大軍來圍剿。華部畢竟人少力薄,前景堪憂。所以聽說朝廷已經接受了華部的歸附,冊封首領李辰,自己的土地和辛苦所得可以保住,不必再拚死廝殺,無不欣喜若狂。

這次西魏朝廷派來的冊封使中書舍人蔣宏,字任遠,是當年追隨永熙帝從洛陽來長安的老臣。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到了長安,朝局卻被宇文泰牢牢把持。這批對永熙帝忠心耿耿的老臣子們個個靠了邊。後來,永熙帝被宇文泰鴆殺,他們更是沒了指望。蔣宏為人方正,又不願改投宇文泰的門庭,所以一直在中書舍人這個正六品的閑職上不死不活地混著。
這次朝廷下詔冊封華部,原本炙手可熱的冊封使的位置一時間竟無人問津。原本冊封使出去,受 封者多少會奉上一筆儀程,所以也算個美差。可這次冊封華部則完全不同,不僅地處邊陲不說,那華部更是剛剛攻破金城郡,殺了郡守,並蠻橫地要求歸附,朝廷如今內外交困,無奈之下,不得不應允。這華部破金城時,竟將世人景仰的頂級士族高門隴西李氏兩位家主殺掉,特別是李乾,號稱經學大家、關西名士仍不免一死。所以人人都將華部視作茹毛飲血的未開化番部,這一趟別說什麽儀程,小命能不能保住還是兩說。對此次出使唯恐避之不及。甚至長安城內還有人謠傳,那華部首領李辰生得身高丈二,目如銅鈴,血盆巨口,慣生食人心雲雲。這事在朝堂上耽擱了很久,也定不下冊封使的人選。直到宇文泰發了怒,下令立即確定人選。最後轉了一圈,這趟差使終於落到了老實人蔣宏的頭上。蔣宏雖然心裏不願,但也隻得硬著頭皮上了路。
蔣宏到了金城,卻發現城中人跡罕現,一片凋敝。一打聽才知道,賊人攻破金城後,將官倉和富戶們搜刮一空,走時還裹挾了所有的工匠和醫士。金城已元氣大傷,很多人都已經遷往別處了。蔣宏聽得暗暗心驚,但已經到了這裏,沒奈何隻得派人渡河去尋這個華部。


卻說紀輝到了金城,見過蔣宏,職業性地一頓馬屁狂拍,頓時讓蔣宏安心不少。當即便定了日子前去華部。
到了這一天,蔣宏穿了官服,右手捧了聖旨,左手持節,全副天使儀仗,在百餘騎兵的護衛下,由紀輝陪了,前往華部。
方一渡河,卻見前麵整整齊齊列了一隊騎兵,個個盔甲鮮明,霜刃耀目。當中三人,全身甲騎具裝,如若天神降世,威猛無疇。 隻見為首那騎將在馬上拱手道,
“華部都督帳下司馬長史賀蘭武奉都督之命,在此迎候天使大駕。末將甲胄在身,請恕不能全禮!”
聲若洪鍾,震得蔣宏兩耳嗡嗡直響。蔣宏不由暗自咋舌,“不意這華部竟有如此虎羆之師!”
蔣宏高聲回道,“將軍無須多禮,還煩請頭前帶路。”
賀蘭武拱手應道,“遵命!”他把手一揮,二十八騎立時轉為雙騎雁行陣,在前緩步領行。
蔣宏一行隨後跟上,隨行眾騎見華部騎兵行動劃一,舉止彪悍,個個都是百戰精銳,不禁心中駭然。
 
行了約數十裏,隻見眼前豁然出現一大堡,那堡規模甚大,竟如一座小城般。此堡造型奇特,氣勢恢弘之外,還有幾分詭異。隻見堡前黑壓壓一片站滿了人,怕有上千之多,卻是悄無聲息。在人群的最前麵,隔著十餘丈開外,整整齊齊列了一個數百步卒組成的方陣,這數百人皆著黑色戰袍,頭戴鐵盔,手持 長矛。隊列如刀劈斧削般齊整,士卒個個挺胸昂首,竟無一人稍動。整個隊伍就如同從地獄來的鬼武士,透露著詭譎而濃重的殺氣。
蔣宏這邊人見了,個個心驚。
這時,領路的華部騎兵突然提速,用一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完成了隊列的轉換,在那隊步卒的上首列隊,也如同步卒一般,瞬時肅立無語。這是騎兵們在上次戰鬥以後所獲得的榮耀,在全軍隊列中,他們永遠處於首位。
蔣宏正在驚疑不定,卻見對麵行列裏大步走出一人,一身黑袍,雙肩上各有一個小布條,上麵繡了三顆銀星,他頭戴寬簷黑帽,腰紮一條四指寬皮帶,麵似冠玉,目如朗星,正是華部都督李辰。
李辰來到近前躬身禮拜道,
“外臣華部都督李辰恭迎天使,並祈皇帝陛下聖安!”
蔣宏穩住心緒,展開節杖,受了李辰一拜。然後道,
“聖躬安!”

蔣宏下了馬,和李辰一齊上了旁邊臨時搭建的一座高台。高台上預先擺了香案,蔣宏將節杖端放在香案上,拜了三拜。然後雙手捧了聖旨,南麵肅立,大聲道,

“天子有旨意與華部都督李辰!”
李辰應聲上前,北麵下拜,“臣李辰接旨!”
蔣宏展開聖旨,朗聲念道,
“昔我皇祖胄自黃軒,總禦群才,攝服戎夏,疊曜重光,不殞其舊。逮於太祖,應期協運,大業唯新,奄有區宇,受命作魏。降及太宗,廣辟崇基,政和民阜。朕承天緒,思廓宇縣,然時運或否,氛霧四張,高虜猖獗於關東,柔然陸梁於漠北,戎夷負阻,江淮未賓,是用自東徂西,戎軒屢駕。……華部李氏先識機運,經略深遠,與朕協同,厥功洪茂。……深悟大體,率由典章,勳義著焉,道業存焉。惟汝有土有民,論功德則無二於當時,言氏族則始因於世爵。……是以河北之地封汝為華部第一領民酋長、歸義侯。受茲素土,苴以白茅,用建塚社,為魏室藩輔,盛衰存亡,與魏升降。夫功高則爵尊,德厚則任重,又加入讚百揆,謀謨幃幄,出征不懷,登攝邊戎。其以都督、威遠將軍,仗鉞秉旄,鷹揚河右,遠祛王略。又命建部署文武,承製假授,建都督旌旗,出入警蹕,一如歸附諸部故事。欽哉惟時,往踐乃職、祗服朕命,協亮天工,俾九德鹹事,無忝庶官,用終爾顯德,對揚我皇祖之休烈。”
蔣宏念罷,合上聖旨,近前雙手交至李辰手中。
李辰接過聖旨,大聲道,

“臣李辰領旨謝恩!

萬歲! 萬歲! 萬萬歲!”
隨後台下的華部部眾們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萬歲! 萬歲! 萬萬歲!”
山呼已畢,李辰起身後對蔣宏一禮道,
“有勞這位大人頒旨,不敢動問大人上下如何稱呼?”
蔣宏連忙回禮道,“不敢當將軍動問,下官姓蔣名宏,字任遠。現忝為中書舍人。將軍的威遠將軍、歸義侯皆為從五品下官軼,在下中書舍人為正六品下,將軍的品軼在下官之上。萬不敢當將軍如此大禮 。”
李辰哈哈大笑,“任遠兄不比客氣,你是清流官,地位尊崇,這個我還是懂的。如不嫌棄,便喚我的字天行如何?”
蔣宏道,“恭敬不如從命,若是如此,某就鬥膽呼你天行兄了。”
李辰道,“好說好說,就請任遠兄隨我入寨歇息。”

兩人齊肩並行,一路上李辰為蔣宏解說華部的風土人情。蔣宏見李辰身上的服飾奇異,忍不住問道,

“天行兄所著,是何種服飾啊?”

李辰道,“這是我華部軍的軍服。”
說起軍服的事,李辰就覺得胸悶。自從組建了司馬房,華部義勇擴充到三百人,李辰就琢磨著給華部義勇設計統一軍服,剛好這次從金城繳獲了大批布帛,使換裝有了物質基礎。李辰生前很喜歡二戰時德國的軍服,認為那個很帥。當他興衝衝地拿出自己以二戰德國武裝黨衛軍軍服為藍本的設計圖時,遭到了在座人的一致吐槽,
“既不是左衽,也不是右衽,而是開衽在中間!我說都督,你到底是要我們當漢人呢?還是要我們當胡人?”
“都督,你這圓圓的像個蓋子的是帽子嗎,你還能設計得比它更醜點麽?”
……
連一向對他唯命是從的賀蘭武這次都受不了他的惡趣味,揚言要抵製這種有損鮮卑勇士形象的奇裝異服。
李辰見眾怒難犯,隻得修改了設計,將衣服變為雙排扣,右衣襟蓋在左衣襟上,在身體左側鈕扣。從而符合漢族右衽的習俗。他不得不去掉遭非議最多的德式大蓋帽,換上了類似牛仔帽的寬簷帽。但在他的堅持下,主體部分及肩章、領花等得到了保留。他始終認為軍銜和兵種標誌等符號標識是和軍服同等重要的。
“這個帽子正中的白花,叫帽徽,是我華部的標誌;這領子兩邊的叫領花,我的是兩把交叉的彎刀,表示我是指揮機關司馬房的,如果是步兵,標誌是兩個交叉的長矛,騎兵則是兩個馬頭;我兩邊肩上的叫軍銜,代表在軍中的品級,我是三顆銀色菱形標誌,代表我是一軍最高指揮都督。賀蘭武低我一級是都督司馬長史,所以他就是兩顆。”李辰興致勃勃地給蔣宏解釋道。
蔣宏聽不懂李辰在說什麽,心中隻是暗暗納罕,“這華部看上去都是漢人,卻處處透著古怪。竟似真的化外之民。”

安寧堡還未建成,李辰隻能陪蔣宏等數人進了桃花塢老寨,大隊人馬則在寨外紮營。
李辰和蔣宏方坐定,正在奉茶敘話,卻不料有人飛報,
“稟都督,天使的隨從在寨門口和咱們起了衝突,對方動了刀,我們有人傷了!”
李辰和蔣宏都吃了一驚,“怎麽回事?”
“對方進寨不肯解兵器,說是他們千牛備身衛入皇宮都帶刀,為什麽進我們的寨子就不行。咱們的守衛當然不肯,三言兩語就起了衝突,不想對方暴起傷人。”
李辰倏然起身,“那人呢?”
“已經被咱們圍了,請都督定奪處置。”
李辰麵色不善地對蔣宏道,“任遠兄且寬坐,待小弟去去就回。”
說罷便請華貴相陪,自己徑自帶了賀蘭仁去了寨門。
蔣宏聞言心中大急,卻又無可奈何,這千牛備身是皇帝身邊的侍從武官,多由勳貴子弟充任,平時飛揚跋扈慣了,卻不想今天在這裏惹事。
桃花塢不許外人帶武器進入,還是華部成立之初李辰定下的,是加強防衛中的一項。
李辰匆匆趕到寨門口,就見守門的士卒平端長矛,將二人緊緊圍住。其中一人還不住地低聲勸著自己的同伴,而另一人兀自高聲叫囂,
“吾手中千牛刀乃大丞相親賜,若讓吾解刀,須得大丞相親命,你個小小的賤卒,何敢阻我?”
李辰上前大喝一聲,“怎麽回事?”
人群往兩邊一閃,“都督來了!”
正在勸解同伴的那人見李辰親至,知道今日無法善了,氣得直跺腳。他忙向李辰躬身行禮道,
“卑職千牛備身右領武鳴,見過李將軍。我這位同伴一時急躁,不合出手傷了將軍的部屬,我等願意償贖倍之,回京後定將他重重責罰。還請李將軍原宥!”
李辰沒有理他,轉頭問今天帶隊的伍長,“咱們的人傷的怎麽樣?”
那伍長含淚道,“小郭被傷在了要害,怕是沒救了!”
華部人口不多,所以李辰走的是精兵路線,他在每一個士兵身上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樣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一個戰士,沒有倒在戰場上,卻喪命在紈絝手中,不由得讓李辰怒火中燒。他雙目一寒,殺心頓起。
那武鳴看得真切,心不知不妙,忙又行禮道,
“李將軍,李將軍,且慢,請千萬看在大丞相的麵子上!”
李辰回首問道,“此人與大丞相有親?”
“千牛備身宇文封乃是大丞相親侄。”
李辰轉過頭問在場的眾人,“我華部肇啟,我便與諸君約法三章,那是什麽?”
周圍華部部眾一齊大聲道,“殺人者死!傷人者及盜抵罪!”
李辰咬著牙說道,“今日就是宇文黑獺親至,也須得守我華部之約!”
他倏然回首指著宇文封大聲道,“把他給我拿下!”
眾義勇早就氣憤填膺,聽得李辰下令,立即衝上去拿人,宇文封正要反抗,卻被賀蘭仁一腳揣倒。眾人一湧而上,將他五花大綁起來。
那宇文封一邊拚命掙紮一邊大叫,“待我報於叔父得知,定要了你們這些賊囚的狗命!你們現在綁我容易,到時候放我卻難!”
李辰冷聲道,“這有何難?”,猛地拔出腰間的彎刀,向宇文封的脖頸揮去。
武鳴大驚道,“李將軍且慢……”,話音未落,宇文封的頭顱已經衝天而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ichmondva' 的評論 :
不好意思剛剛看到。兄弟是行家,一語道破出處,還請多指教。
richmondva 回複 悄悄話 嗬嗬,這是高敖曹故事。

寫得不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