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北朝風雲 第十八章 賀蘭三傑(二)

(2013-11-06 17:05:55) 下一個
 
賀蘭武聞言渾身一震,連忙道,“那你快說!”
李辰卻故意在這裏賣了一個關子,他沒有馬上接賀蘭武的話,而是低頭整了整自己的衣襟。
賀蘭盛忙低咳了一聲,拱手道,“還請天行郎君不吝賜教!”
賀蘭仁有樣學祥,“請天行郎君賜教!”
賀蘭武知道自己有些失態了,哈哈一笑  ,“卻是某心急了,郎君勿怪!快給天行郎君斟一碗酒來!”周圍的鮮卑武士們應聲取出酒碗,給李辰斟滿。
李辰自進門落座以後就說了一大氣話,此時確實有些口幹舌燥。他先行禮謝過賀蘭武,然後端起酒碗喝了幾口,並乘機整理了一下思路。他放下酒碗,舉起右手對賀蘭兄弟道,
“我言宇文黑獺能立足關隴的根據有六:
其一,關隴河山險固,易守難攻,關東縱然舉國而來,關西隻要憑險據守,殊難破也;其二,關隴乃故秦舊地,民風尚武,稍加整訓,其民皆為可用之兵;其三;關中沃野千裏,兼備水利,乃天下廩倉之所在,所產之糧足供養兵十萬;其四,宇文黑獺麾下,多如公等,皆為武川子弟,故此上下同欲,此取勝之道也;賀六渾屬下多魚龍混雜,諸將不和,國人(北魏將鮮卑人稱國人)、漢人相輕,每戰必不同心 。其五,宇文黑獺治軍嚴峻,令之所出無不凜然。賀六渾禦下太寬,子侄親眾,皆以驕縱不法為能事。侯景竟有高王不在吾不能與鮮卑小兒共事之語,賀六渾亦不能製之。故其人馬雖眾,死力敢戰者寡。偶遇小挫,便致一潰千裏。其六,世人都雲賀六渾兵多將廣,所向披靡,故此賀六渾以下皆驕氣日盛,視天下豪傑若無物。豈不聞盈滿則虧,驕兵必敗之理?
有此六者,宇文黑獺若能一擊得勝,必能雄踞關隴與賀六渾鼎足而立!”
李辰一番話說完,帳內諸人無不目瞪口呆。之前為自己的前途倍感擔憂的賀蘭兄弟也不止一次地曾商議過目前的形勢 ,大家一致都覺得如今賀六渾已是勢大難製,宇文泰恐難是敵手,隻有寄希望於位於荊州的賀拔勝。沒想到今天李辰卻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觀念,用一通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語不驚人死不休告訴他們,宇文黑獺才是賀六渾的克星!
見他們人人失色,李辰又道,“賀六渾如若當時乘賀拔元帥新逝,群龍無首之際,親統大軍入關中,天下誰人能敵?可如今先機已失,宇文黑獺已然成勢,再難撼矣。”
賀蘭兄弟等人一時間誰都說不出話來,李辰一番話給他們的衝擊太大了,他們好像剛剛經曆了一場頭腦風暴,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理出一個頭緒來。良久,還是賀蘭盛最先打破沉默,
“天行郎君以為此次天子討賀六渾勝負如何?”
李辰點點頭,“ 天子雖據大義名分,但怎奈力不如人,失敗是必然的。我料如今已是有了結果,說不定天子現在正在西幸長安的路上。”
“天行郎君緣何如是說?”
“ 當今天子性情剛烈,要不然怎會不甘賀六渾欺淩,要與他兵戎相見?但是戰爭歸根結底還是由實力來決定的,天子所據之地、兵將、謀略、武備都遠遜賀六渾 ,空有個大義罷了。不舉兵則罷,舉兵則必敗。天子一旦敗了,必定鑾儀西指,出奔長安。想要依靠宇文黑獺來對抗那賀六渾。”
 
李辰停了停,繼續說道,“天子若敗,剩下荊州賀拔二將軍獨木難支,我料也終將難逃一敗。” 
賀蘭仁年輕氣盛,當即按捺不住道,“我看未必,二將軍武藝高強,勇猛絕倫,如今虎踞荊州,麾下精兵數萬,如今又有大義在手,他若奉詔北上勤王,誰可當之?”
李辰微微搖了搖頭,賀拔勝勇猛無敵,武藝超群,卻不是當領導的料,做事太瞻前顧後。他先是拒絕李虎的催請,大好機會拱手讓給宇文泰;後來孝武帝命他領兵討高歡,他又猶豫不前。等到孝武帝兵敗,高歡大兵壓境,大勢已去,最後隻能南奔梁國。
李辰道,“荊州四戰之地,難以據守,加之民生富庶,富則畏死。兵不敢戰 ,又守之不易,縱使賀拔將軍勇武過人,恐也難敵賀六渾大軍四麵圍攻。”
賀蘭兄弟聽了,個個麵若死灰,半響說不出話來。如果賀拔勝失敗,也就意味著他們這些人徹底沒了指望。他們脫離大隊,在這荒山野嶺輾轉數月,飲風餐露,飽嚐艱辛,不就是苦苦等待著賀拔勝回來嗎?可如果李辰剛才的一番話是對的話,賀拔勝勢難敵賀六渾,最終隻有南逃一途。 那他們幾個月來的堅持就變得毫無意義。如果賀拔勝真的失敗了他們該怎麽辦?難道最後隻有去投賀六渾嗎?可正如李辰所言,他們都是武川子弟,投過去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更何況那賀六渾本身就是殺害賀拔嶽的幕後黑手。他們無論如何也不願投靠自己的仇人。一時間,賀蘭兄弟都感到前途暗淡無光。經曆了漫長而艱苦的等待,如今他們心中最後堅持的信念,也被李辰擊得粉碎,怎不讓他們心生絕望。


過了許久,賀蘭武才勉強道,“ 不,不至如此吧?”任誰都聽得出他語氣中的掙紮。
李辰低頭沉思片刻,倏地抬起頭對賀蘭兄弟說,“諸位將軍可願與我一賭東道?”
 
賀蘭武眉頭一挑,“賭 ?賭什麽?”
李辰鎮定地說,“我們就賭這次討賀六渾的結果如何?”
賀蘭盛問道,“ 如何作賭?”
李辰道,“一,我賭天子敗,聖駕將西幸長安;二,我賭荊州賀拔二將軍敗,將南奔梁國。” 李辰停了停,他狠狠地一咬牙,“第三,我賭天子至長安後必被宇文黑獺所鴆,明年新君更立!”
李辰一言既出,猶如石破天驚。賀拔兄弟齊聲跳了起來,他們如同白日見鬼般死死盯著李辰。賀蘭武用一隻手指著李辰,“你,你,你……”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句囫圇話,那手隻是抖個不停。
賀蘭兄弟武人出身,雖然對那個腐朽的朝廷談不上有多大的尊敬,但仍然被李辰狂悖的言論嚇得驚駭欲絕。在古代,妄議皇帝的生死,那都是滅族的大罪。李辰不僅說了,還斷言天子將被宇文泰毒死!這要有多大的膽量,才敢說這樣逆天的話!
李辰對他們如遭雷殛的樣子視若無睹,冷冷地道,“以上三件,你們可敢與我一賭?”
沉默了片刻,賀蘭盛咬牙道,“何以為賭?”
李辰道,“適才我言三事,若有一件不準,就算我輸了。我將終生投在三位將軍門下,蒼頭青衣,為奴為仆。”
 
“那你贏了呢?”賀蘭仁問。
李辰平靜地說,“如若在下僥幸三件事都猜對了,我想請賢昆仲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賀蘭兄弟聞言竟一時失聲。
其實這個賭局表麵上對李辰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李辰要三件事全猜對才算贏,隻要猜錯一件就算輸。而且,李辰輸了,要做賀蘭兄弟的奴仆,而賀蘭兄弟輸了,隻要為李辰打工就行。要說李辰要和他們打賭的三件事,前兩件賀蘭兄弟沒什麽把握。但是第三件事,打死他們也不會相信,宇文泰真敢在強敵壓境的當口,幹下弑君這等人神共憤的大逆不道之事。這簡直是將大義拱手讓人,白白送給賀六渾一個揮刀殺向自己的極好借口。
最後,賀蘭兄弟相互對視了一眼,賀蘭武重重地一拍麵前的條案,“好,我們賭了!”他對李辰道,“就依天行郎君所言,上述三事,若郎君輸了,就給我們兄弟為奴;我們若輸了,今後賀蘭三兄弟唯郎君馬首是瞻!若違此誓,天厭之,地棄之!”

 
李辰頓時笑逐顏開,與賀蘭兄弟輕輕三擊掌相約。他惦記這批勇士已經很久了,今天費盡心機,繞了這麽大的一個圈子,總算是要將他們網羅到自己名下。自從穿越了以後,終於就要有了屬於自己的班底,以後不用再每次自己衝上去拚命了。李辰看著英武精悍的賀蘭三傑和手下惡狠狠的一票兄弟,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按後來賀蘭仁的話,李辰當時笑得就像一隻抓住了雞的狐狸。看著李辰的那副樣子,賀蘭兄弟心裏直嘀咕,這李天行難不成真的穩操勝券?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辰這不叫穩操勝券,而是根本就是知道答案的作弊!
大家之後的談話變得輕鬆愉快,李辰和賀蘭兄弟很快就商定了今後送糧的事宜。接著又是一陣閑話,賀蘭兄弟告訴李辰,和他們一起出來的共二十五騎,個個都是精通騎射的鮮卑勇士,大都出身武川鎮,已經隨他們征戰多年,都是生死與共的好兄弟。他們還告訴李辰,賀蘭在鮮卑語中,是馬﹑忠誠的意思,李辰聽了不禁連連拍手稱善。
閑話一陣,李辰見天色不早,便向賀蘭兄弟辭行,賀蘭兄弟忙將王寶和柳老柱放出來。那二人被囚了一夜,正在為自己的命運提心吊膽,見了李辰知道性命無礙,頓時悲喜交加。李辰好言勸慰了二人一番,見他們確實沒有受什麽虐待,這才放心。
賀蘭兄弟將李辰等三人送至營門,眾人反複叮嚀,依依惜別。李辰讓王柳二人騎了馱糧食的駑馬,然後深深施禮,與賀蘭兄弟作別。賀蘭兄弟一齊回禮,目送李辰一行人影漸漸消失在奇峰怪石之間。
賀蘭武注視著李辰遠去的方向,不禁感慨道,“這李天行明洞千裏,誠天縱之才。適亂世逢,不知會有何等遭遇際會,將為管、毅焉,操、莽焉,抑或蘇秦、張儀焉?”
賀蘭盛摸著下巴道,“他將為何人倒也罷了,沒得十年看不出來。我隻知這人初見時,隻覺他言語輕浮無狀,不由讓人生了輕看之心。卻不防被他一步步誘入縠中。我們昨日好容易捉了兩人,問他們要一百石糧食,可這李天行隻三言兩語花五十石就把人要走了,還讓我們覺得欠他好大人情。真真是好本事。”
賀蘭武一拍大腿,“咳,你怎麽不早說!”
賀蘭盛尷尬地一攤手,“我也是剛剛醒悟過來。”
賀蘭仁道,“要不要去把他們追回來?”
賀蘭武擺擺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人都放了,怎好再追回來。”
賀蘭仁眨眨眼睛,“那就這麽算了?”
賀蘭武道,“且看他與咱們的賭道如何。若是他輸了,少不得與他老帳新帳一起算!”
賀蘭兄弟轉身回了營帳,自遣人去往長安打探消息不提。


待到李辰一行三人回到桃花塢的時候,天色已經快黑了。望著遠處桃花塢隱約可見的寨牆,李辰心中不由地升起一絲溫暖。那裏便是自己在這亂世中的家園。隻有這裏,才會讓自己覺得心裏有所依靠。
當李辰快要接近寨子的時候,寨牆上有人高聲喊道,“可是李郎君回轉了?”
李辰揚聲答道,“正是在下。幸不辱使命,接得王、柳二位鄉親平安回來!”
寨牆上頓時一片歡騰,“李郎君回來了!”“李郎君把兩位鄉親救回來了!”
這時,隻聽寨牆上一聲尖利的女聲傳來,“娃他爺……”下麵已然轉成嗚咽,正是王寶的婆娘。王寶才回了一聲,“娃他娘,是我哩……”便也泣不成聲。
待得走近寨門,寨牆上已是火把通明,寨門洞開,一大群人已經迎了出來。當先一人,正是花貴,他緊走幾步,對著李辰深施一禮,激動地說,“恭賀李兄弟平安歸來!”李辰急忙翻身下馬回禮,還未及開口,一個瘦小的身影卻已經一頭撞進懷裏。他連忙伸手抱住,定睛一看,不是妞妞卻是誰,隻見她平日裏一雙烏黑閃亮的大眼睛已經浸滿淚水。妞妞泫淚欲泣的神情頓時觸動了李辰心底的柔軟,李辰不由讓她輕輕靠在懷裏,用手愛憐地摸了摸她的頭。
那邊王寶和柳老柱也已經和婆娘、娃娃抱在一起,哭作一團。
花貴在一旁道,“這孩子,被慣得忒不懂規矩!今日你走後,她便在寨牆上守了一天,怎麽說也不肯回去。”
李辰道,“有勞鄉親們掛念,好在此次隻是有驚無險,最後平安救得兩位鄉親回來。”
 
隻見花貴整一整衣冠,向李辰行個大禮,“李兄弟……”
李辰忙一把拉住他,“花大哥,我知道你想說什麽,這件事能不能以後再說?”
這時,王寶和柳老柱兩家人一齊跪倒在李辰麵前,“多謝李郎君救命之恩!”
李辰連忙將他們都攙扶起來,“不必如此,是鄉親們湊的糧食救了你們,我隻是跑了個腿而已。要謝,就該謝謝全寨的鄉親們!”
隨後,他向花貴和鄉親們告罪,推說自己乏了,連鄉親們準備的酒飯也沒吃就回自己的家睡覺去了。鄉親們見他情緒不高,莫名究理,但誰也不敢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ltz 回複 悄悄話 又說到穿越小說經常被人挑的一點,就是把古人當呆子看了。
當然作者會說:不這樣,主角怎麼能拖穎而出呢,我又不想寫神運氣。
怎麼在神運氣 與 渣環境 裡取捨,真是一個挑戰。

> 李辰一番話說完,帳內諸人無不目瞪口呆

> 故驃騎大將軍,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左仆射,大都督,
> 都督雍﹑華等二十州軍事,雍州刺史,關中大行台,清水郡公賀拔公諱嶽帳下督將

標題好像叫 "三傑",但在這一節被主角唬成三呆了...大概是主角的反諷點題。
自己對這一段歷史不太清楚,可能他們真是這麼呆吧,但一般超級大的官,總該有些見識遠見的。

主角的 "李六點"、"李三賭" 等有些三國演義的郭嘉風範,但個人覺得那更屬於 "多智近妖" 的渲染。
個人覺得,真正能 "唬住人" 的並不是一些武斷的預言 (唬百姓可以,類似信我者得永生,快來,有獎賞),
而是他謹慎推論的過程,以及一個人背後的精神。當然後者不是一下子就看得出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