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北朝風雲 第十七章 賀蘭三傑(一)

(2013-11-05 19:24:45) 下一個
 
 一行人擁著李辰進了營地中最大的一頂帳篷,大家分賓主坐定。
剛一落座,李辰便向為首的武士拱手問道,“敢問英雄,昨日來的兩位鄉親可好?”
為首的武士有些尷尬,“那個,那個他們都好,既沒打也沒罵,都善待著哩。”他接著又說,“某家賀蘭武,祖籍武川鎮,排行第一。不敢當英雄二字。你可喚我的小字菩薩。”說著,他又用手指了指身邊的兩人,“這是我的兩個兄弟。”
他右手邊那人長得與他酷肖,隻不過沒有連鬢胡須,隻在上唇留了一叢短髭。他神情有些陰沉,向李辰一抱拳,“某家賀蘭盛,小字須彌,排行第二。”這時左邊那人道,“某家賀蘭仁,小字阿檀,排行第三。”這還是個陽光的大男孩。
李辰連忙與他們重新見禮。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沒有表字。在那個時代,有身份的男人在成年之後都應該有字,字多由尊長所取。直呼人名在當時是非常無禮的行為,人們相互通常都以表字相稱。
“難怪花貴問自己的表字時,我說沒有,他一臉不可思議的神情。”李辰心中暗想。
心念所及李辰忙對眾人拱手道,“在下李辰,字天行,乃是家中獨子。”他想起“日月光華,星辰有行”的詩句,就立刻替自己胡謅了個表字。接著,他將自己祖籍隴上為避戰亂遷於泰西,而自己自幼長於域外,前不久闔家東歸,途中不幸與家人失散,流落到桃花塢的謊話又重複了一遍。

賀蘭三兄弟聽了李辰的一番話,心中不禁半信半疑,不由得相互看了一眼。這個油嘴滑舌的家夥真的是從沒聽說過的什麽泰西來的?老二賀蘭盛突然道 ,“天行郎君,你適才說帶了多少米糧來?”
“肉戲 來了!”李辰心想,他一本正經地對賀蘭盛道,“好叫須彌將軍知曉,桃花塢寨小人稀,我等清倉掃廩才湊得五十石糧食。”
“可我們要的是一百……,這也太少了!”賀蘭盛話說了一半,就覺得不妥,急忙改口。
李辰斟字酌句地說,“ 桃花塢立寨殊為不易,人少地瘠,所獲無多。加之流賊,狄戎,官府競相盤剝,敲骨吸髓,故而實是力有不逮。”他掃了一眼眾人的神色,繼續說,“然則諸位將軍若是能綏靖地方,保得小寨一方平安,桃花塢又何惜些許米糧? 諸位的糧秣桃花塢願一肩擔之,日後所奉米糧旬日一至,如何?”
這番話才是李辰真實的意圖。你們不是一百石糧食換兩個人嗎?我給你五十石糧食,剩下的你給我們幹保安,領工資。李辰痛感桃花塢防衛的薄弱,自從見到這群凶悍的武士之後,就開始動腦筋,一門心思想將他們收為己用。
 
聽了李辰的話,賀蘭兄弟腦子都有點轉不過來,自己不是打劫嗎,怎麽改成保鏢了? 不過每十天就送糧食來聽上去還不錯。這個地方實在是太窮了,自從賀蘭兄弟帶著二十幾個手下來到這裏,就斷了補給,眼見存糧已快見底,沒奈何他們隻得向附近的村寨打主意。昨天他們頭一次出手,原想出其不意,殺進寨子,向村民們強征些糧食。卻不想被人提前撞破,寨子裏有了準備。他們又不願冒著有傷亡的危險強行攻寨,隻好抓兩個農夫勒索。現在聽李辰說今後會按時送糧食來,不由都有些意動。
年紀最小的賀蘭仁忍不住問道。“你真能保證每十天送糧食給我們?”
李辰點頭道,“ 我保證,桃花塢雖小,但鄉親們縱使節衣縮食,也斷然不能讓忠勇之士有饑饉之虞。”他想了想,接著說,“要不這樣,我把我的坐騎抵押在這裏,如何?”
在座的人都見過李辰騎的那匹青海驄,知道那馬神駿。這樣一匹好馬在洛陽可以賣數百金,價值遠遠大於一百石糧食。聽他這麽一說,賀蘭仁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最後還是賀蘭武一擺手,“咳,天行郎君一言九鼎,我們信得過,什麽抵押之事再也休提。”賀蘭武這麽一說,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賀蘭武對李辰道,“ 天行郎君雖是漢家子,但行事豪邁,甚合吾意!”
李辰拱手道,“ 能得菩薩將軍另眼相看,辰之幸也。”  一時間帳內氣氛熱烈,大家都為人質事件得到圓滿解決而感到高興。


見氣氛變得輕鬆,李辰忍不住將心中盤旋了許久的疑問提了出來,“不知眾位將軍緣何駐蹕於此啊?”聽了這話,眾人似是被觸動了心事, 頓時沉默了下來,帳內的氣氛立時變得有些壓抑。過了半響,賀蘭武虎目含淚,緩緩道,“某兄弟三人皆乃故驃騎大將軍,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左仆射,大都督,都督雍﹑華等二十州軍事,雍州刺史,關中大行台,清水郡公賀拔公諱嶽帳下督將。自從賀拔元帥被侯莫陳悅那狗賊害了……”
李辰一開始被這一長串頭銜搞暈頭轉向,突然間,他似乎聽到了一個他所熟知的名字,他不禁陡然色變,忍不住一躍而起,“賀拔嶽?阿鬥泥?他死了?”
李辰前世是個曆史愛好者,這可能是受了舅舅影響的緣故。李辰的舅舅畢業於民國時期的上海複旦大學,之後就在國內一所大學的曆史係作教授。李辰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小的時候,舅舅和舅媽經常來家裏做客。舅舅總戴著一副鏡片厚厚的圓形黑邊眼鏡,氣質文雅,舅媽則風度嫻淑雍容。舅舅很喜歡自己,每次來總是會給自己講些有趣的曆史故事。李辰那時還很小,大概五六歲的樣子,但仍然津津有味地聽舅舅講述“長鋏歸來兮”的戰國傳奇。李辰上大學的時候,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學了文科,並始終保持著對曆史的濃厚興趣。
自從穿越以來,李辰一直想搞清楚自己所在的確切年代。他問花貴,花貴隻知道現在是永熙三年,按照習慣皇帝被稱為永熙帝。李辰雖然很喜歡曆史,但他的曆史還沒有好到從一個生僻的年號就能聯想到具體的曆史階段。但是今天,他突然從賀蘭武的嘴裏聽到了一個他曾經熟悉的人名:賀拔嶽。這不禁讓他有種撥開迷霧,豁然開朗的感覺。

賀拔嶽,小字阿鬥泥,武川人,其祖﹑父皆為武川鎮將。家中賀拔允,賀拔勝 ,賀拔嶽兄弟三人皆勇武過人。六鎮起義後,他投入爾朱榮帳下,屢立戰功。後來他帶領武川子弟,逐步平定關隴,並成為武川軍事集團的核心以及關隴地區的實際統治者。但是他的崛起,引起了當時另一實力派人物高歡的不滿,高歡買通侯莫陳悅將他殺害。賀拔嶽忠直勇烈,壯誌未酬卻被宵小所害,滿朝文武無不扼腕歎息。賀拔嶽的死是南北朝曆史的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他的驟然離世將原本籍籍無名的宇文泰推到了曆史舞台的前端,北朝雙子星座之一的宇文泰從此大放異彩,全麵繼承了武川軍事集團,並占據關隴,建立西魏帝國,與高歡建立的東魏進行了長期的爭奪和戰爭。曆史從此進入宇文泰和高歡雙雄爭霸的階段。

李辰神色冷峻,站在那裏口中連珠炮也似的問道,“這是什麽時候的事?宇文泰呢?他現在在做什麽? ”
賀蘭兄弟見他這般反應,心中未免大為驚訝。賀蘭武有些遲疑地說道,“這是今年春二月的事。”他奇怪地盯著李辰,“天行郎君竟也知道宇文黑獺(宇文泰,小字黑獺)?”
原來,今年二月,賀拔嶽大集諸軍,準備討伐暗附高歡不聽號令的靈州刺史曹泥。不料途中卻被早已暗中勾結高歡的部下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暗殺,大軍四散。做了虧心事的侯莫陳悅也不敢久留,回自己的老巢水洛城去了。剩下一幫賀拔嶽忠心耿耿的部下,在安葬了賀拔嶽之後卻莫知所從。很多人意屬賀拔嶽的兄長賀拔勝,但是賀拔勝當時遠在荊州,相距千裏,遠水解不了近渴,眾人一籌莫展。最後還是趙貴力排眾議,力主以時任夏州刺史的宇文泰為首,並最終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大家派杜朔周快馬前往夏州去請可宇文泰來主持大局。但是宇文泰資曆並不出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他。左廂大都督李虎(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就幹脆單槍匹馬往荊州去尋賀拔勝了。賀蘭兄弟跟隨賀拔嶽多年,也更期望賀拔勝能回來領導大家。所以他們帶了手下二十幾個老兄弟離開了眾人,在黃河兩岸打轉,準備等賀拔勝回來。可春去秋來,他們等得花兒也謝了,也沒等到賀拔勝和李虎的任何消息,倒是存糧快要見了底。賀蘭兄弟沒奈何,隻好打起了劫寨籌糧的注意,卻碰巧遇見李辰。
李辰緩緩坐下,大腦全速轉動著,拚命地想要把自己從前有關這一段曆史的記憶碎片拚湊起來。賀蘭兄弟見他神色有異,心中狐疑不定,一時竟不知說什麽才好。良久,李辰方才抬起頭來向賀蘭武拱手道,“不知菩薩將軍可否將所知後來的事態實言以告?辰不勝感激!”
賀蘭武道,“其實無妨,我們所知的消息就是:宇文黑獺已受天子命統轄諸軍。三月,宇文黑獺帥諸軍上隴,討伐侯莫陳悅,連戰皆捷。那侯莫陳悅走投無路,已自縊死了。真正是便宜了這狗賊!他子﹑婿等全數伏誅,手下大將李弼也降了宇文黑獺。”
李辰點點頭,看來曆史的發展在這裏沒有發生偏差。“還有嗎?”他問道。
“夏七月,永熙帝詔令宇文黑獺和二將軍(賀拔勝)討伐賀六渾(高歡,鮮卑小字賀六渾)”賀蘭武道,“這是我們所打探到的最後的消息。”

李辰聞言不禁陷入了沉思,他現在可以確定賀蘭武口中的永熙帝,就是曆史上的北魏最後一個皇帝孝武帝。這也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曆史上他不甘受權臣高歡欺淩,起兵討伐高歡,最後結果卻是大敗,然後不得不出奔長安,依附宇文泰,最後被宇文泰鴆殺。
見李辰沉吟不語,賀蘭盛問道,“不知天行郎君如何看這天下大勢?”
李辰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宇文黑獺據有關隴,其勢已成。當與那賀六渾及南朝,三分天下。”
賀蘭三兄弟聞言,心中不禁大為訝異。賀蘭盛又道,“不意天行郎君如此看好那宇文黑獺。宇文黑獺如今雖一統關隴,但外有賀六渾手握關東八十州,且挾天子以令諸侯,虎視狼顧。內則地陋民疲,尚有靈州曹泥﹑渭州可朱道渾元﹑豳州叱幹寶樂﹑涼州劉豐等割據一方,號令不行,吾觀其勢誠危若累卵。”
賀蘭盛這一番話,其實也是賀蘭兄弟的心聲。 他們出來轉悠了這麽久,早已是身心俱疲。他們也不是沒有動過回去投宇文泰的念頭,特別是當宇文泰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幾乎以泰山壓頂之勢,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攻滅了殺害賀拔嶽的元凶侯莫陳悅。作為賀拔嶽的忠實部下,賀蘭三兄弟對此是感激的。但是他們已經錯過了最初勸進和歸附的大好時機,現在再去投靠,已經落了下乘。而且他們對宇文泰的前景始終抱懷疑態度。今天見李辰如此看好宇文泰,不禁就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李辰思忖片刻,肅容道,“宇文黑獺雄沉果決,素有大略。靈州曹泥輩,皆米粒之珠,豈可與皓月爭輝!吾料彼等早晚必被宇文黒獺所擒。”
這番話說得賀蘭兄弟頻頻頜首,賀蘭盛道,“可那賀六渾……?”
李辰道,“賀六渾雄踞關東八十州,兼得六鎮鮮卑勇士和關東士族之利,麾下猛將如雲,謀士若雨。其地民皆倍於關隴,物產豐饒,人文薈萃。今又挾天子於洛陽,號令天下,此誠不可敵也。”
李辰見賀蘭兄弟的臉色漸漸難看,微微一笑,話鋒突然一轉,“然,辰雖不才,願為三位將軍分說那宇文黑獺必能割據關隴與賀六渾一決高下之理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altz 回複 悄悄話 作者說得沒錯,終-於-踏上了歷史。武俠在歷史麵前就是 "米粒之珠,豈可與皓月爭輝"。期待!

但這裡想提出一個穿越文常見的寫法,就是作者因為知道天下大勢會如何發展,
所以常常口出驚人之語。但在讀者看來者簡直是在偷看考卷答案而不會像劇中人物一樣崇拜主角。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李辰,李天行終於踏上了曆史的節拍。從此,李辰的命運將隨著曆史的脈動跌宕起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