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室

以文會友,笑談古今,坐而論道,怡情益智。
個人資料
正文

北朝風雲 第二十七章 才女裴萱

(2013-11-26 21:40:55) 下一個



李辰聽得花貴報告李乾死了。心裏一驚,忙問道,
“死了?我不是說過莫要傷他性命麽?是怎麽死的?”
花貴道滿麵慚愧地道,“我隻是將他和家人一起關在內宅,而我在外忙著清點家財,也未留意。卻不料黎明時內宅哭聲大作,說是李乾自縊了。我待進去查看,人已經沒救了。”
李辰不覺心中一沉,他之所以不殺李乾,也是不想將事情鬧得太大。攻破郡城,殺掉郡守,這件事無論怎樣遮掩,都將震動天下。何況李乾門第高華,學識淵博,被譽為關西名士,官聲也還不錯。今日一死,不管是不是自殺,這筆賬是無論如何也一定要算到李辰的頭上。加上李辰已經殺了李益一家,這一下隴西李氏便有兩個家主死在李辰手裏,隴西李氏長支幾乎被連根拔起。隴西李氏從此與李辰之間的血海深仇,濃得無法化解。而且當世最頂級門閥五姓七望間相互聯姻,同氣連枝,這樣就等於李辰一下子將全天下所有士族高門全都得罪到死了。
想到這個後果,李辰不禁心情沉重。他見花貴忐忑不安地站在那裏等他回話,也不好再責怪他,
“花大哥,此事須怪不得你。”李辰安慰道。
“貴有負所托,願甘當軍令處罰!”花貴知道自己惹了大麻煩,行禮請罪。
李辰連連擺手,“他自要尋死,與你何幹?花大哥莫要自責太甚 。”
李辰又問道,“李乾家財處置得如何了?”
“糧食和書卷都已經運往桃花塢,財帛等還有一半未及運走。”
李辰道,“剩下的財帛不要運了。發還與他的家人罷。”
花貴道,“遵命!”,他停了停又問,“李兄弟要不要上門拜祭一番,好言撫慰一下他的家人,或可化解一二。”
李辰想了想,“算了吧,無論如何都已經結了死仇,上不上門都無所謂。憑幾句話就能化解這血海深仇,你太小看隴西李氏這當世第一等高門了。”
“那該如何?”花貴不安地問。
“還能如何?人死不能複生,隨他去吧。我但憑本心,問心無愧就是。”李辰道,“你回去不要為難李乾的家人,辦完事就撤出郡守府,李乾的遺體交還他的家人處置就是。”
“遵命!”
李辰又道,“你回來後辦兩件事,一是將金城所有奴籍官檔毀了,然後布告全城,所有賣身為奴者或世仆,從今以後,都為自由之身。可自己去留,主家不得幹涉。第二,張榜求賢,凡士子或讀書識字之人,無論門第出身,無論所注何經,隻要願意為我所用,我華部無不虛位以待,重金禮聘。”
花貴領命去了。李辰想了片刻,心中也就釋然。就算把全天下的士族都得罪光了又有什麽了不起?自從穿越到現在,哪一步是順順當當的?還不都是靠自己咬緊牙關才拚出來今天的局麵。這個賊老天什麽時候讓自己舒坦過?來就來吧,誰怕誰!

李辰放下心結,也不再去多想李乾之事。他每日隻在城內各處巡視,督促手下諸人抓緊行事。
轉眼到了第三天,糧食物資大都已經運走,搬遷的百姓也已經都上路了。李辰安排眾人次第撤離金城。
花貴向李辰報道,
“李兄弟,滿城奴仆聞聽已獲自由之身,無不感激涕零。有不少人說是要跟我們回桃花塢。”
李辰道,“不要鼓勵,如果他們實在要跟,那就跟著。告訴他們,隻有奉命拆遷的百姓才會分配土地。自願跟去的,是沒有土地的。隻能向有地之人賃地耕種,或去工坊裏做工過活。”
李辰又問,“張榜召賢之事如何?”
花貴有點遲疑地說,“這個事情好像不太順利。”
“恩?”
花貴道,“榜文貼出去三天,一共隻來了兩個人。”
“哦,都是什麽人?”
“一個是個測字問卦的術士,還有一個…… ”花貴有點遲疑。
李辰問道,“還有一個是什麽人?”
花貴答道,“是,是個女子。”
“女子?”李辰不禁愕然。

李辰讓花貴請來應榜的倆人入內相見。
先進來的是那個術士,隻見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著一身黑袍,頭插木簪,唇上兩撇胡須又細又長,兩隻小眼睛骨碌亂轉。一進門,他就伏拜於地,
“小人紀輝,字旭光,號玄靈子,見過大將軍!大將軍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高踞堂上,虎威凜凜,以吾觀之,必然威加海內,公侯萬代!”
李辰聽了不禁一愣,心想,“尼瑪,這嘴皮子比老子的還利索!”
李辰忍住心中不喜,道,“先生請起吧,不必如此多禮。我為部眾公推為華部都督,你喚我都督便是。”
紀輝稱謝起身。李辰問道,“不知先生有何所長?”
那紀輝搖頭晃腦地道,“在下測字八卦、奇門遁甲、太乙神數、梅花六爻、姻緣禍福、周公解夢、相麵摸骨、風水堪輿無所不精。”
李辰聽了,不禁一頭黑線,偏偏發作不得。今天這倆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怠慢的,為的就是一個千金市馬骨的效應。至於買下來的是馬骨還是狗骨,隻有捏著鼻子先認了。
李辰勉強道,“辰何德何能,敢勞先生屈尊相助,然承蒙先生不棄,不以辰愚鈍,願時時教誨於側,辰深為感佩。便請先生暫隨左右,谘議政要,如何?”
說罷,李辰就叫花貴領紀輝下去安置。
見花貴將那奇葩領走,李辰不禁使勁用手揉著自己的額頭。現在李辰手下其實最缺的是可以出謀劃策的謀臣文士。其實說起來,現在也隻有花貴一個人算是知識分子,其他人最多粗通文墨,識字而已 ,就像賀蘭兄弟。李辰也隻是個半文盲,因為不會寫繁體字。所以李辰才張榜召賢,不惜重金聘請人才。李辰知道這事情一定不會順利,因為當時既沒有公共學校也沒有印刷術,文化的轉播十分不易,所以整個社會的文化知識幾乎被士族壟斷了。因為隻有士族才會有藏書,才會有物力財力辦私家學堂,教子弟們讀書,這就是所謂詩書 傳家。所以李辰才執意要拿走李乾所有的藏書和勒令全城富戶每家繳十本書,因為那時的書全靠手抄,是求都求不來的。這也是為什麽士族階層在當世地位如此尊崇,因為他們掌握了整個社會幾乎全部的文化資源,即便是最高統治者皇帝也不得不對士族禮讓三分。
而李辰這次在金城一下子就幹掉了當世頂級士族門閥隴西李氏的兩位家主,在士族中可謂惡名昭彰,自然不會有士族前來投靠。李辰對此有心裏準備,但是李辰還是低估了士族的力量,沒有預料到自己張榜招賢會是這麽一個悲催的結局。一共來了兩人,一個是奇葩,還有一個居然是女子。李辰倒沒有重男輕女,反倒在內心對女性頗為忌憚,因為他前世一再地在女人身上栽跟頭。可現在是一千多年以前,認字的女人全國恐怕也沒幾個,居然還來應榜召賢。還不知奇葩成什麽樣。
“別是個傻大黑粗,孫二娘加芙蓉姐姐的合體吧?”李辰不無惡意地揣測著。但事到如今也沒別的辦法,隻有硬著頭皮請她進來相見。

不多時,就見一個婀娜的身影出現在堂下,李辰隻覺得眼前一亮。隻見她身材高佻,穿一身白色襦裙,顯得亭亭玉立。那女子上得堂來,但見她約十 七 、八歲年紀,一頭青絲如同墨染,梳作少女的發髻,細眉鳳眼,鼻如懸膽,膚若凝脂,竟是個絕色女子!她未施粉黛,也沒有佩帶任何首飾,一張俏生生的瓜子臉微帶寒霜,望之玉瑩塵清,令人絲毫不敢起褻瀆之念。 
那女子見了李辰,盈盈斂衽而禮,朱唇輕吐,宛如黃鶯出穀,又如清流入澗,
“小女子裴萱,見過將軍。”
李辰聞她出聲,隻覺得心髒猛地一縮,似乎懸在了半空,一時竟忘了回話。好在他很快反應了過來,他立即伸手虛扶,
“裴小娘子請起,無須多禮。請坐吧。”他隻覺得自己的麵皮微微發燙。
李辰鎮定了一下心緒,道,
“不知裴小娘子今日前來,何以教我?”
裴萱微微頷首道,“日前小女子與父母前來金城探親,但豈料天有不測,家嚴不幸染病故去。”說道這裏,她稍稍停下,胸口劇烈地起伏,看得出她仍然沒有走出喪父的陰影。
她平靜了一下情緒,繼續道,
“我與母親相依為命,如今斷了生計,身邊又無餘財。昨日見將軍張榜召賢,廣攬士子及讀書識字之人,小女子不才,得先父教誨,粗通經義,願為將軍所用,以為奉養母親。”
李辰聽了有些半信半疑,這姑娘談吐文雅,說她識字倒也有可能。但說粗通經義,就有點吹牛了吧。就是許多當世大儒恐怕也不敢說自己粗通經義吧。李辰想到這,便道,
“可否煩請裴小娘子,不拘哪部經義,背一段聽聽如何?”
裴萱想了想,便長身朗朗誦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能後靜;靜而能後安;安而能後慮;慮而能後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 之至也。”
大堂內寂寂無聲,隻有裴萱清越而動聽的背誦《大學》之聲。起初,她似乎還有些膽怯,聲音也不高,但是漸漸地,她似乎也沉浸在先賢微言大義的魅力中,她的聲音慢慢大了起來,語調也帶上了幾分激昂的意味。她不是在機械地背誦,而是真正地讀懂了聖賢垂世立教的本義。這一刻,她宛若一個聖女。仿佛是在代聖人發聲,講述儒家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人生目標和實踐道路。
李辰靜靜地傾聽著,他身體越坐越端正,最後他不禁雙手捧在胸前,肅容垂首,仿佛正在親耳聆聽先賢的教誨。最近一段時間,李辰所做的事都很順利,幾乎是謀無不中,這讓他心裏多少有些驕傲起來,覺得古人沒什麽了不起。今天聖賢的奧義仿佛一罐清醒劑注入了他的大腦,給他敲響了警鍾。不要說高歡和宇文泰兩個絕世梟雄,就連他們手下那些成名的豪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碰上。怎麽就能驕狂起來了呢?他深深體察到自身的鄙陋和淺薄。心中多日殺戮帶來的戾氣和連續勝利引起的自滿被蕩滌得一幹二淨。他不覺後背出了一身冷汗,任重而道遠,現在依然危機四伏,遠遠不是可以得意忘形的時候啊。
裴萱背完整段停下,平靜了一下情緒,輕聲問道,“將軍,還要繼續背下去麽?”
“啊,不必了!”
李辰如夢方醒,他起身整整衣冠,來到裴萱麵前長揖到地,
“多謝裴小娘子,辰今日可謂受教矣。”此刻,他心中半點輕佻的心思都沒有了。
裴萱顯然沒有想到李辰會這樣快就有所領悟。她剛才一進來,見李辰看到她時目光一呆,差點忘了回話,不禁心中慍怒,“哼,也不過是個好色之徒!”
李辰讓他背段經義,她有意選擇了《禮記》中《大學》一章,這是儒學開宗明義,登堂入室之篇。原想這人隻怕也是粗胚一個,未必聽得明白。卻不料,他竟然聽得動容,似真有所悟。裴萱自幼聰慧,有過目不忘之能。加上她父親本身才學出眾,對這個女兒更是悉心教誨,所以裴萱廣聞博記、學識超群,同齡人中無論男女鮮有匹敵。剛才她自稱粗通經義,倒不是自誇。今天見到李辰這麽快就有所悟,心中倒生了幾分知己的感覺。隻是對此人已心生芥蒂於前,便也不加辭色,隻是收斂了麵上幾分寒意,還禮道,
“將軍客氣了。將軍才具驚人,略做點撥,便已窺大道。小女子萬萬不及也。”
“好說好說!”李辰興奮地直搓手,今天可算撿到寶了!
“不敢當將軍之稱,我蒙部眾公推,今忝為華部都督。你可喚我都督。在下姓李名辰,字天行。裴小娘子今後也可以喚我的字。”
裴萱行禮道,“小女子明白了。”稍停她略含羞意地道,
“小女子小字,喚作葳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書香滿室 回複 悄悄話 先謝謝兄弟厚愛。沒辦法,有全職工作,家裏還有小孩,還要做家務。隻能這個速度了,非常抱歉。下一章爭取在周一發。祝感恩節快樂!
大漢唐 回複 悄悄話 老兄,更新太慢了,等的心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