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來到中部時正趕上美國經濟不景氣,找工作必然受挫。像我以前做的那種大公司裏可有可無的工作這裏根本就沒有。我必須找到一個突破口,讓自己有點實實在在的,接地氣的本事才可能找到一個位置。由於家裏的便利條件,我轉向了電腦,這個在當時剛開始普及,但還沒有迅速升溫的專業。
想想自己的條件,去上學要花錢,也不太想學軟件編程。在家裏學了一陣,發現自己完全沒有寫程序的腦子,寫了後麵忘了前麵,有時陷在某一個難點就是轉不出來,最後隻好放棄。於是退而求其次,改學係統管理。家裏有兩台PC,這就足夠了。我找來Novell的manual,這是當時公司裏應用比較多的網絡管理軟件。在家裏連了個點對點的小網絡,然後就學起了網絡支持這門技術。學得差不多了就去考試拿了個Novell System Admin的證書。有證書在手,我開始找工作。找大公司條件太單薄,尤其是沒有相關的工作經曆,於是我瞄準了那些雇不起專業電腦支持人員的小公司。
第一家是一個很小的家庭製藥公司,還是那種製造非化學藥品的廠子。這裏所有的藥都來自植物,動物和其它輔助原料,很像我們中國的中草藥,隻是做出來的藥以片劑為主,很少有粉劑或膠囊,更沒有藥丸子,所以外表上基本看不出來和普通西藥有什麽區別。
我的職責就是管理他們的數據庫,當時用的軟件是在PC上的Paradox,後來也用過dBaseIV。另外我也管著他們的小網絡,好像就是最簡單的點對點連接的,沒有服務器。他們的產品訂貨都是手工填寫單子,出貨也是全人工,所謂數據庫也就是管理庫房的存貨,而且很不完善。工作談不上有意思,很單調。裏麵有個製藥車間,幹活的工人大都是黑人,有一個博士畢業的印度人做質量控製。這人很少說話,走過之處會刮起一陣帶特殊味道的旋風。
辦公室裏除了一對父女主人之外,就是所有接訂單,財會等辦公人員了。和我關係最近的是一位白女孩,不到三十歲,叫Nancy,和老媽住在一起。她是上過大學的,文科專業,對這個小公司的工作還挺滿意。她來過我家幾次,也邀請我們去過她家。她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語言和文化。她會模仿美國各地的英語口音,比如紐約人,比如南部口音等,從來都不客氣地糾正我發音的錯誤。我有什麽不懂的也都可以直接問她,不會擔心被她看成是傻瓜。Nancy在我離開公司以後還和我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聯係,也為我女兒的出生送過禮物。在我父母來美國幫我帶孩子期間,她也帶我們一起去看過她住養老院的祖母。那時我父母還年輕,感覺美國nursing home裏的老人很悲慘。
另外一位40歲的猶太女Linda也是和我走的比較近的,但隻限上班時間。她是那種很一本正經的講究女士,每天都會正裝上班,並且化很濃的妝,這種打扮在這樣一個沒有著裝要求的小公司實在是過了。開始我對她敬而遠之,因為她外表看上去很冷。但沒想到她還挺喜歡和我聊天,我也就放鬆了。她還沒結婚,住在父母家,住的地方離我家不遠。有一次她的車壞了,晚上打電話問我能否第二天搭我的車上班。第二天一早她老爸送她來我家,我們聊了一路。她對Nancy不太看得上。有一次Nancy穿了一條連衣裙說是下班有約,後來又抱怨約會取消了,讓她白dress up了。Linda衝我把嘴一撇:這也叫dress up?
我離開公司以後就沒見過Linda。有過一次電話聊天,她讓我帶著baby過去。我說孩子小不方便,她說那有什麽,我們聊我們的,讓baby自己在小車裏睡覺不就行了。真是沒孩子的人才會說的這種話。
後來陸續做過幾個contract工作,有了今天沒明天的。但我的目標沒變,一直在電腦網絡支持這個領域打轉,大小公司都做過。甚至做過遊動的獨立支持者,每天去的地方都不一樣。不管怎樣,我簡曆上的工作經曆在增加,看上去有點內容了。
+1
為了糊口,也經曆了許多類似的経驗,
最後當上了碼工,謝謝你的博文也勾起了許多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