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一沙彌

談天說地,尋密探幽,暫不定位,有益自足。
個人資料
正文

從《金瓶梅》看晚明市井生活:西門慶最愛什麽點心

(2017-02-06 00:41:14) 下一個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書”的《金瓶梅》,自從誕生之日起便吸引了各方關注。個性解放,擺脫禮教束縛,商業化娛樂日漸濃厚之時,關注點大多集中於家庭生活聲色犬馬的橋段。《食貨<金瓶梅>:晚明市井生活》從西門慶家的衣食住行窺探明代商品經濟迅速的發展下市井底層百姓的日常生活,正所謂“百姓日用即道”,作為最有名的世情小說,《金瓶梅》以寫實的筆法描摹出一個晚明商人的日常生活指南,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家事,到墮入人欲橫流的富貴與奢靡之中。

從藥鋪小老板成長為錦衣玉食的大財主,西門慶的發家史可謂傳奇。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暴發戶式的鋪張在餐桌上顯現得淋漓盡致,“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對於菜式創新上,以《紅樓夢》裏的“茄鯗”最廣為人知,第四十一回,鳳姐向劉姥姥細述了茄鯗的製作法:“你把四五月裏的新茄包兒摘下來,把皮和穰子去盡,隻要淨肉,切成頭發細的絲兒,曬幹了,拿一隻肥母雞靠出老湯來,把這茄子絲上蒸籠蒸得雞湯入了味,再拿出來曬幹。如此九蒸九曬,必定曬脆了,盛在磁罐子裏封嚴了。要吃時,拿出一碟子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西門慶家的飲食亦十分講究,炮製美味的妙方不輸給大戶人家,第二十七回西門慶與潘金蓮納涼時所食“冰湃果子”,第六十一回他人贈與的“螃蟹鮮”都令人食指大動,特別是第六十七回青樓女子鄭愛月為西門慶親手烹製的“酥油泡螺兒”,入口即化,傳說人間稀有,這種類似乳酪的點心因其外形如螺螄而得名。這道小吃原本是李瓶兒的拿手絕活,之後便教西門慶睹物思人。另外,它多次在文中出現,在乳酪難得的中原地帶,無不渲染著西門慶的奢華生活。


人在衣裳馬在鞍。作為商人的西門慶,為了對外的交際順暢,打造一份“麵子工程”勢在必行。從第二回剛出場時“頭上戴著纓子帽兒,金鈴瓏簪兒,金井玉欄杆圈兒;長腰身穿綠羅褶兒;腳下細結底陳橋鞋兒,清水布襪兒;手裏搖著灑金川扇兒”的時尚青年搖身一變成“西門大官人”,四十六回裏就有“戴忠靖冠,絲絨鶴氅,白綾襖子”。不僅如此,西門慶的家眷妻妾在服飾打扮上也別出心裁,綾羅綢緞,一派奢華的景象,這也是順應晚明“重衣不重德”的社會風氣,尤其走出了重農抑商的封建體製。

然而,奢侈的尺度並非鐵板一塊,它通過某種偽裝,掩飾了底層人亦步亦趨對文化精英的模仿,在《金瓶梅》中,西門慶的書房看似高雅,事實上卻暗含著諷刺,將畫懸於兩壁及左右對列實為最俗,如此布置還被往來的客人頻頻恭維。此舉一方麵是享樂消費的刺激,另一方麵則來自對明代嚴苛禁奢令反抗,複古時尚圈便混入了這樣一批附庸風雅“偽君子”。

《金瓶梅》的高明之處即是“一時並寫兩麵”,以人性的複雜性去塑造西門慶,他是唯利是圖、家財萬貫的商人,家中吃席卻摻著廉價酒,出門隻帶碎銀子。在過往對《金瓶梅》的研究中,往往重“情色”主題,而忽視了其中透露出的“金錢觀”,而從瑣碎的家庭賬目所流露出的濃鬱的生活氣息,更是考證明代萬曆年間山東運河兩岸庶民生活的一個縮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