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一沙彌

談天說地,尋密探幽,暫不定位,有益自足。
個人資料
正文

寶寶開始撒謊了

(2015-02-25 23:56:27) 下一個

春節期間,突然發現一歲半的寶寶開始變了,變得開始撒謊了,對一些不好的事不再像以前那樣,敢做敢當了。比如,他非常調皮,在親戚家把人家的玩具弄壞了,結果問他的是誰幹得的時候,他說是其它的哥哥姐姐;另外,他大小便之後,問他是誰拉的,他就說是爸爸奶奶……

我記得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現象。以前問他,每次他都會用小手拍拍自己的胸脯,以此來表示是他幹的。但現在他不會這麽做了。他會說是別人幹的。

相信年輕的爸爸媽媽都會碰到這個問題。遇到這種現象,我們應該怎麽辦呢?近日,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對寶寶而言,撒謊,是他們思維能力得到發展的最好見證。隻要媽媽根據寶寶撒謊的情況分別對待,並進行恰當引導,寶寶的撒謊就不再是令媽媽頭痛的問題。相反,利用寶寶的撒謊行為,媽媽可以培養出一個更加充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聰慧寶寶。

策略一:正確對待寶寶的撒謊行為
比如,當寶寶撒謊時,媽媽千萬不要訓斥他:“瞎說什麽呢?你哪兒有芭比娃娃?”聰明的媽媽會說:“寶寶,你沒有這樣的芭比娃娃,但是你確實很希望有一個這樣的芭比娃娃,對吧?你的想像力真豐富!你再想想,你想要的芭比娃娃還能做些什麽?我們來編一個芭比娃娃的故事好不好?”

策略二:給寶寶創造更多的幻想性“撒謊”機會
比如,寶寶對媽媽做飯的事十分好奇,那麽媽媽在跟寶寶玩耍時可以來一次幻想性“撒謊”競賽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激發寶寶的想像力,挖掘他們的語言智能。媽媽一邊假裝做各種洗菜切菜的動作,一邊對著寶寶嘮叨:“現在我要給寶寶做飯了,我把茄子洗幹淨,咚咚咚咚切成絲,給寶寶做個魚香茄子煲……好了,魚香茄子煲做好了,現在該寶寶給媽媽做好吃的了”。於是,寶寶會在媽媽的誘導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給媽媽或家裏其他人做出很多的“美味佳肴”來。

策略三:讓責罰變得更策略些
比如,媽媽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寶寶的錯誤,溫和地提醒寶寶以後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然後再給他們提出要求:你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彌補自己的錯誤行為,並免於懲罰,比如編一個自己想像的故事等。

策略四:給寶寶一次設法補救方案的機會
比如,寶寶拿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媽媽可以讓寶寶自己思考,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錯誤?聰明的寶寶可能會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還給人家並道歉;把玩具還給人家的同時,把自己的玩具借給人家玩;把玩具先還給人家,然後再與人家商量,說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給自己玩一會兒等。如果寶寶想不出方案,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會很難過啊,你怎麽辦她才不會難過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