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麵臨無數選擇,失落,得意,成功,失敗,健康,疾病,沒有哪一種選擇能夠真正歸屬自己。因而,我們總是懷著更多的欲望,企圖更多地占有,並將這種占有美化,尋找出種種借口,比如有追求,上進心強等等。以為自己擁有的越多,就會離幸福越近。
許多人不管自己的駕馭能力有多大,也不管自己的消化功能是不是健全,得隴望蜀,貪多嚼不爛,這山望著那山高,諸般心態不一而足。即使占有的東西原本沒什麽大用,我們也不願舍棄;即使心靈已經很累,也不怕再增加沉重的負擔。我們全部的錯誤,更多的時候隻源於一種虛榮。至於虛榮背後的失望,失望中的無奈,無奈中的堅持,堅持中的無助,許多人寧肯痛著也不願從心底放棄。
人總是對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充滿欲望。好多人都說金錢名利是身外之物,卻沒有幾人能將其真正置之度外。“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麵對種種誘惑,積極爭取者有之,不擇手段者有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更是大有人在。麵對種種誘惑,退而求其次,不予不奪,該得到的別讓它流失,該拋棄的及時撒手,中庸一些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但有幾人能做到哪?這讓我想起《論語·裏仁篇第四》裏孔子說過的話:“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意思是說:發財與做官,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是不能接受的。貧窮與下賤,這是人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君子是受而不避的。連聖人都有這樣現實的態度,我們何不現實點做這樣的當世君子呢?雖然孔子說到的君子,並非普通市井俗民。但如果撇開封建社會高低貴賤的等級觀念和消極的處世態度不談,就是在現代社會,這些樸素的思想,對指導我們做人,依然閃爍著熠熠的光輝。而這句話用一句簡煉的話說出來,那就是: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擁有,更要學會如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