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召開的18屆三中全會前,中國高層曾經有過一次關於外交工作的總結會議,根據內部傳出的消息是,會議對新的領導層在對周邊進行的外交訪問很滿意。我想應該在這個結論前再加一個定語:打退了日本方麵在外交領域的猖狂進攻,贏得了在周邊外交鬥爭的勝利。(一直不變的官方語言)我從這次會議中卻發現一點,中國的外交在悄悄地改變:也就是原來奉行的對日本的鬥而不破的政策正在變化,變為以硬對硬做好最壞打算的政策。
上周舉行的日本奪島演習,雖然事先日本方麵一再就說本次演習不針對任何一方,但是從演習的內容來看完全是針對中國海軍的特點進行排兵布陣。首先是對於占領島嶼的敵軍進行海上以及空中的攻擊,然後就是出動日本特種傘兵部隊奪島作戰,在作戰演習中還出動了日本無人偵察飛機,對於整個戰場的情況實時監控。
在演習反擊的同時,日本海上自衛隊還有一個不引人注意的演習,就是封鎖宮古海峽,這個海峽是中國突破島鏈封鎖,前往太平洋的必經之路,如果封鎖宮古海峽,中國海軍的可能活動範圍將變得很小。並且日本第一次拿出88式地對艦導彈,對假設經過的船隻進行攻擊,這樣的所作所為當然會引發中國的不滿與反擊。
其實當日本政府決定在九州與衝繩進行最大規模的海,陸,空三軍協同演習時,中國政府就做出了相應的對策,首次動員中國海軍的三大艦隊,在西太平洋進行三支艦隊共同的海上演習,並且試射了導彈,以及實彈演習。雖然演習的內容並沒有詳盡公布,可是大規模的艦隊聚集是30年來少有,現在有過記憶的是在冷戰時,中國海軍曾經為了針對蘇聯,聚集在渤海舉行過一次大規模演習,目的很明確,效果也是非常好。
這次的演習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意圖很明顯,就是降低了日本方麵奪島演習的衝擊性,表明了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不動搖的決心。並且中國還高調公布了核潛艇部隊的消息,指出這支部隊是中國的核保護傘,應該說核潛艇對於日本的威懾不大,主要是威懾站在日本背後的國家。
其實明眼人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最近半年的中國外交很有針對性,不管越南或者新加坡等國如何之前的出言不遜,或者與中國對抗,中國還是放低身段與之友好協商,該讓步的時候毫不猶豫地讓步。但是在遇到菲律賓,特別是日本的問題上,寸土不讓,針尖對麥芒。
日本媒體透露:中國國家主席曾經很強硬地回應西方的指責:中國沒有輸出革命,也沒有輸出貧困與饑餓,更沒有對他人造成痛苦,所以不需要他人指責中國。但是在最近的南寧會議上,領導人卻公開地向世界喊話:中國要和平發展,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擴張。這些話的背景與這些的對象希望各位要注意。中國從6月的美中首腦會議前後明確表示,不會與美國發生任何衝突,希望與美國保持友好的關係與溝通。所以中國的本意很明確,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實體,不挑戰美國的現有的地位,希望與美國相互尊重,不對抗,不衝突。
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是對美國的軍事能力,經濟能力的一種認同,也是一種經濟互補關係的最好闡明。
在盡量與美國,東盟等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同時,中國領導人在各種場合對軍隊指示是:隨時聽從黨的命令,能打硬仗,能打勝仗。這個就是說明:中國政府將在釣魚島方麵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在這個問題上決不讓步的決心。這也是安倍政府打錯算盤的地方,以安倍內閣的外交顧問穀內等人的軟硬做法,希望通過日本外交包圍圈,美日同盟以及日本的強硬軍事壓力來逼迫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後退,同時借領土問題能夠在中國國內引發對現政權不滿的因素,在政治,軍事以及外交上確定對中國的優勢。
日本期盼中國內部出現問題,這樣可以減輕在釣魚島上承受的壓力。所以日本外務省內有人私下說:中國內部會發生變化,
企盼這種變化,所以安倍無所謂現在是否舉行首腦會談。但是,中國現有領導層卻沒有像安倍與其顧問們預想的那樣後退,因為他們知道退一步將會有什麽結果,而是更加積極地開展外交,化解來自日本的外交攻勢,也通過與東南亞各國的雙邊,多年合作,化解日本的經濟攻勢,在海上用各種各種方法的演習,化解日本的軍事攻勢。內部消息傳出,當安倍想在日本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時(NSC),中國或許會在18屆三中全會上也提出中國版的NSC應對來自日本的挑戰。中國在對日本表現強硬的同時,我想說日本不斷挑戰中國的底線隻不過是日本沒有自信的表現,是日本對過去20年自己國家政治失敗的一種反彈,也是恐懼中國崛起的一種本能反應。雖然安倍希望通過通貨膨脹的安倍經濟學來提振日本經濟,同時敏感地對來自外部的各種刺激。希望中國本身要有一個清楚認識,日本的希望成為普通國家是日本單方麵行為,還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的期待,如果日本想通過成為普通國家而重溫過去的大日本帝國時,這才是各國要抵製,反過來中國的過分亮出牙齒更加會招來美國的猜忌,也會使美國,英國,澳洲,以及東盟等國聚集起來,這樣的結果並不是我們願意看見的。
震撼內幕:中國海軍教訓日本軍艦真狠
先看官方材料:10月23日,中方通過國際海事組織公布,中國海軍定於10月24日至11月1日在位於西太平洋公海海域的有關海區舉行軍事訓練和實彈射擊,提醒各國過往艦機注意避讓。但是,日本海上自衛隊107艦無視中方反複勸阻,於10月25日10時41分強行闖入中方演習區,並長時間滯留,直至28日7時32分才離開。同時,日偵察機多次進入中方演習區進行偵察。此外,在中方參演兵力正常航渡期間,日自衛隊艦機還持續實施高強度的跟蹤、偵察和監視。
日本艦機的上述行為,不僅對我正常的演習活動造成幹擾,而且危及我艦機航行安全,甚至可能引發誤判、誤傷等突發意外事件,這是一種危險性極高的挑釁行為。中國國防部已就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日方漁船在我演習區發出遇難信號時,從人道主義出發,中方對於日方提出的救援請求,提供了相關便利。但在這種情況下,日艦機依然闖入我演習區,這種所作所為,不僅嚴重違反國際慣例,而且有悖於國際關係道義準則。中方嚴正要求日方認真反省,以實際行動糾正錯誤,停止一切幹擾中方正常軍事演習的行為,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將由日方承擔。中方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首先要分析的是:中國發布這一新聞的用意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會宣傳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而隱瞞對自己不利的事件,斯諾登事件如是,卡恩案件真相如是,這裏也不會例外。君不見每次腳盆雞(日本)自認為有理時,都會出來大鳴大放,比方說當年的“火控雷達照射事件”,明明是中日海軍對峙中很常見的事情,日方偏偏拿出來大做文章。而奇怪的是,對於10月23日的事件,日方除了用“速報”這一形式、將其作為一個常規的海難救援行動草草報道了以外,並無任何新的報道。
號稱嚴密監視、愛放尾行照片的日軍統合幕僚監部(仿照美參謀長聯席會議而設立的新版日軍“參謀本部”)這兩天放送的“中國海軍寫真係列”最新作,顯示的是班師回朝的中國海軍,而非演訓中的中國海軍。
照理說,如果日軍真成功監視了我海軍演訓,那麽應該放送的是我海軍演習中的照片,這樣才能展示其監視和對抗我海軍幹擾的能力,形成心理威懾。而日方卻對“10月23日”避而不談,說明了什麽呢?
隻能說明一點:他們吃虧了。
同樣的道理,也能用來解釋中國國防部最近為何特別愛談“10月23日”,要知道,中國的國防部以往一向是很低調的,對於軍事行動,往往隻談大原則,或者不回應,嘴炮都是外交部幹活。這一次卻直接上陣,外交部的磁帶居然放在了國防部的錄音機裏。這又是為何呢?軍隊可不是打嘴炮的地方啊!
日期中的玄機
心浮氣躁的人,一向看新聞不注重細節,而中國的新聞最講細節了,不看細節的話,那是什麽也看不出來的。現在,請大家關注一個日子:“10月23日”。
那一天有什麽特別的呢?
那一天,發生了“漁船事件”,日情報船偽裝成漁船混入我演訓區,企圖偵測我海軍演習,被我海軍癱瘓動力後扣留,隨後坐等日方來認領。
這就怪了:要知道,這事兒可過去近一周了,怎麽現在才來抗議呢?而且既然上次已經提到了那事兒,為何上次不抗議呢?
此前分析時,由於我沒有更多信息,始終沒想明白一個道理:日軍怎麽那麽乖呢?要你認錯就認錯,態度那麽好。
現在國防部官泄了:猖狂的日海軍,動用海空力量,實施了一次海上救援行動,企圖在不開火的前提下,通過與我海軍對抗,讓日方情報船能混出去,可惜,他們搞輸了。
以下是對官泄的逐條解讀:
官泄一:“日本海上自衛隊107艦無視中方反複勸阻,於10月25日10時41分強行闖入中方演習區,並長時間滯留,直至28日7時32分才離開”
上次的分析中,懂日語的朋友提供的信息說:日方船隻當天下午四時向日方發出了求救型號,隨後再度失去聯係。當時我以為漁船事件是下午4時發生的,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事情遠沒那麽簡單,因為如果日方情報船是下午來的,那麽從上午開始的對抗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在上次的分析中,我和許多朋友都疑惑於日情報船是如何躲過我偵查搜索的,現在我明白了,日方采用了如下手段: 從上午10點開始,為掩護日方情報船進入,日軍出動艦隊(不要以為我軍隻提到107,日軍就真隻有一艘船來了,可能隻是這艘船是真正闖入了區域的而已),對我海軍演訓區實施衝擊,在此過程中,我海軍必然要實施對抗性措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日軍艦隊上,而這樣一來,一艘小噸位的、使用木頭等透波材料做成的、化裝成漁船的情報船,自然獲得了趁亂入場的機會。
很可能就是此時日方的情報船混入了演訓區。
那麽接下來的時段,日軍在幹什麽呢?
我方說107“長期滯留”,事實上更大的可能性是日軍整個艦隊長期逗留在我海軍的外圍警戒區內。
他們的企圖是:通過艦隊長時間吸引我海軍的探測網的注意力,削弱對日情報船的關注,以便該情報船順利到達預定位置。
隨後,日軍可能減少了在警戒區內的船隻數量和活動強度,但始終保持在附近的存在,其目的在於:當日軍艦隊公然出現時,除非日方開啟火控雷達,否則我軍一般不會開啟,以避免被日軍偵測相關信號,這對日軍也是一樣的。
但如果中方遲遲不開始相關演訓,那麽日方的偵測目的就會落空,所以日方故意降低活動強度,以便誘使我軍重新開始按演習方案行動,這樣才能偵查到我海軍的新戰法、指揮流程和裝備參數。但沒想到的是,日方情報船的活動被我軍破獲,並遭到我海軍癱瘓。
官泄二:“日本艦機的上述行為,不僅對我正常的演習活動造成幹擾,而且危及我艦機航行安全”。
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所謂“危及我艦機航行安全”顯然意味著發生了船隻與飛機的“接近”,但是如果是電磁偵查的話,大家都知道,是不需要“肉貼肉”的,隻有海上執法出於國際法限製,才需要玩“碰碰船”。而且日軍的目的是偵查你的新戰法和武器裝備參數,玩碰碰船的話,目的就達不到了,因此日方這裏主動玩“肉貼肉”,顯然另有目的。目的是什麽?這裏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把情報船搶回來。
所以官泄其實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在日軍得知情報船被我海軍發現後,日方的第一反應絕不是像做錯事的孩子的家長一樣上門乖乖領人,而是發動艦隊來“搶”,而且由於情報船失去動力,因此日軍的行動是要在爭取不開火的前提下衝破我海軍艦隊編隊隊形,把船給撈回來。由於日方艦艇普遍噸位較大,可以想象,日軍肯定是不把我海軍的“小船”放在眼裏,擺出“撞沉你不償命”的架勢,往裏麵擠。
對此,我方的反應如何呢?
首先,我軍肯定在碰碰船遊戲中沒輸,因為如果日艦衝了進來,就不會有日後的“上門領人”了。
其次,我們來看這句話:“甚至可能引發誤判、誤傷等突發意外事件”
“誤判”什麽?“誤傷”什麽?軍隊說“誤傷”,那隻有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動用武器造成“誤傷”。誰要動用武器?
顯然是中日雙方軍隊,而誰需要動用武器呢?自然是不動用武器沒有達到目的的人,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一回日軍在碰碰船輸了以後,做了他們指責中國做的事情--------威脅使用武器,當然了,為了避免被抓住證據以及泄露情報,日軍應該沒有開啟火控雷達,但是很可能采用了炮口對準我艦艇這樣的危險舉動。
如果實情真是如此,也難怪我軍說“這是一種危險性極高的挑釁行為”了。日防衛相說中日海上對峙已經達到了“灰色地帶”(介於戰和非戰之間),也就能夠解釋了。
對此,我軍是如何應對的?是否也爭鋒相對采取了對應措施?
我不知道,我隻知道,從新聞發言人的話來看,從下午四時折騰到晚上7時以後,日軍沒能得逞,乖乖撤了回去。相信在這“最危險的”的時間段裏,中日雙方不僅僅在海上對峙,也肯定在進行緊張的外交談判和戰略決策,從結果來看,應該是日方最終下不了開火的政治決心,所以隻能撤了回去,轉而乖乖走“海難救助渠道”求我方給人。
當然了,吃了癟的腳盆雞(日本)是不會老實的,所以到了10月25號,日方又派船來找場子了,也就是我方這次拿來官泄的由頭。
這次日軍和我軍對峙了多久呢?我不清楚,但日軍估計還是沒有占便宜,否則我們的國防部也就不會拿出來說了。
嘴炮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可以說,但不可以撕破。為什麽10月23號的鬥爭,要這樣曲折地說出來?因為這事兒實在太大了,兩個國家的海軍在海上以艦隊形式玩碰碰船,還互相威脅使用武器,實話實說的話那真是爆炸性的,所以中方隻能“張冠李戴”地說給對方聽,而日防衛相也隻能意有所指地說“中國船隻的行動使得中日海上關係進入灰色地帶”,而不敢明說。
複原經過:中方10月18日開始演習,10月22日“漁船”從那霸市出發海軍基地出發,進入禁航區,中方一再警告無效,23日中方精確擊中其引擎,“漁船”通過無線與海保廳聯係匯報,中方隨即屏蔽無線通訊,並登船;日方向中方申請施救,中方推諉至晚上8點才同意(讓他們摸黑作業,吼吼),日方海保廳派在跟蹤演習巡視船救助,24日上午才解除屏蔽無線通訊,日本即發布平安消息,雙方開始背後較量,26日中方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即發布消息,警告日本不要鬧大。
關於“漁船”問題
日方艦船在我海軍路過國際水道時總是喜歡尾行,這我早就知道了,大家也早就知道了。為什麽日方敢尾行呢?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根據國際法,大家都有自由航行權利,不能把對方當做合法射擊目標。
而在演訓海域,尤其是演訓海域深處,非我方允許船隻就是合法射擊目標,所以如果技術裝備不過關、不能像中美俄那樣光在外圍就能達成偵搜目標,那麽就必須用小船打著民用船隻旗號潛入,這不涉及膽量問題,隻涉及法律和安全問題。
官泄三: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中國海軍艦機在航行和訓練期間,一直是保持著高度戒備狀態,而且采取了必要措施來應對日本艦機的抵近偵察和幹擾等活動。
這段話值得回味的地方有兩處:一是高度戒備狀態,二是采取了必要措施。正是由於“高度戒備”所以及時發現了闖入了演習區域的日本“漁船”,正是由於采取了“必要措施”所以日本“漁船”才會早不壞晚不壞一闖入“演習區域”就壞了,壞掉的日本“日本漁船”在向日方發出求救信號後,就失去聯絡,可見“壞的情況”有多嚴重,使得日本不得不低頭向中方求助,這才有了後續“本著人道主義原則”的中國海軍對“遇難的日本漁船”提供幫助的行動。
官泄四:我們認為,日方應該改變這種扭曲心理,擺正自己位置,習慣並接受別國合理合法的軍事活動。否則,他們隻能深陷所謂灰色地帶這種顧影自憐、自說自話的誤區。
中方這次的演習,到底戳了日本哪個敏感點,讓日本的反應如此之大?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過去的曆史。自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對於衝繩海域,乃至釣魚島海域都是有心無力的。海巡或者海監不是沒有巡邏對峙過。但基本上處於無力管轄的狀態,這不光是意誌問題,而是我國的海洋力量建設欠賬太多,海軍遠海航行沒有經驗,海象水文資料欠缺,海軍缺乏大艦,補給能力也堪憂。而且九十年代的最大問題並不是衝繩海域或者釣魚島,而是麵對台灣的獨立,我海軍既無力阻止,也無力排除美帝的幹預。所以對於看得見但是夠不著的海洋利益,比如第一島鏈,比如釣魚島。中國也隻能在法理上,政治上,外交辭令上不讓對方占便宜,沒有下本錢,下力氣建設隊伍,造船,培養海員,談控製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國際上麵雖然有國際法,但是更認可你管製,就是你的,這樣的叢林法則。也就是很多大家經常說的,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隻要中國強大,法律和規則就要為我所用一樣。日本在這個階段,對衝繩海域,釣魚島乃至整個東海,西太平洋都有著極強的管控能力。除開日本早就建成的八八艦隊不提,日本的海上保安廳,船隻多,噸位大,機構完善,人員編製充足,而且飛機,監視管理體係隨著中國海軍遠洋航行的經驗開始豐富,並且有了亞丁灣海盜護航的經驗。中國開始對周邊海域開始實施管轄和監視,並且也開始遠出西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慢慢開始試探美日的反應。在日本看來,這相當於過去自己家的池塘裏麵,開始有了不聽從自己命令的玩家,而且這個玩家的海軍離自己家的領海也越來越近。
在釣魚島購島危機爆發後,中國終於將海洋管理執法部門捏成一個拳頭,對釣魚島海域實施了真正的管理。這在日本看來,已經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事實。今年開始,中國海軍又頻繁出入日本周邊海域,穿插第一,第二島鏈。日本更加難以忍受。反過來想我們可以理解他們的感受,如果日本海軍每天都在海南島,台灣海峽,渤海灣等附近海域不停演戲,活動,那想必中國也不會高興。
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建設。在這個時期,日本也多和美帝等交流經驗,共享情報。可謂風光一片。
最後的高潮,來自機動五號這個演習,中國不僅派出艦隊分批分地點穿過衝繩島鏈,還派出飛機經過其附近上空。雖然衝繩附近的幾個航道是國際航道,但這不代表中國航行和美帝航行,日本都是一同視之,對於中國這個日本一貫看來是敵國的國家,經常在自己家門口的國際航道航行,當然就是測試日本底線和耐心的挑釁之舉。所以這次日本開始無法忍耐,才排出了艦隊與中國對抗。
在日本看來,它對於這片海域有著數十年的管轄權,也對於釣魚島有著數十年的領海權。雖然這些並不隻是法律上的,而是實際上的管轄。
但是隨著中國這些年經濟科技軍事的發展,台海局勢的緩解。中國海軍開始了彌補以前的欠賬,開始加大海洋監察部門,海巡,海監,漁政,海關輯私和海警等的建設。各個部門開始得到了經費,有了可以造艦和培訓人員的錢,也有了出去調查海洋資料的本金。其實這一切都是圍繞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其海洋權益正在開始慢慢恢複的大背景。
【聲明】:本文來自網絡文章,僅用於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