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奢淫逸與生死搏擊【阿拉斯加】
在阿拉斯加,如果沒有看到、聽到、吃到三文魚,好像都不太可能。魚兒,多兒,舟兒,皮兒四口人這次阿拉斯加之行是在8月底至9月下旬。正好是三文魚洄遊的末梢。所以,觀看三文魚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項目。到達瓦爾迪茲(VALDEZ)之後,都沒有半點遲疑,四口人第一站就來到了三文魚孵化場。(Solomon Gulch Hatchery)。也正是在這裏,見到了過著驕奢淫逸生活的海鷗和奮勇向前,終日生死搏擊的三文魚。
進入孵化場的三文魚
其實,根本不用什麽路標。用當地人的話說,味道自然就把你們引到目的地了。果不其然,一路上,如果開著車窗的話,那腥味兒簡直濃烈得化不開似的。揉著,團著,糾結著,一齊砸向你的鼻孔。多兒本來還說,腥什麽腥,那是大海的味道。可說著說著,她自己都放棄了。大海今天好像有點濃烈啊!65度老窖級別的…… 好在一路上,海邊的海獺不住地逗弄著發癢的心,或仰或潛,撩得人好像大海給帶到哪裏都沒有疑問一樣。
腥味濃烈的來源
當地人還善意地提醒我們,一定要選好外套。最好是防雨的,或者光滑麵的。因為不易吸收味道。否則,幾十天之內你衣服上的腥味會揮之不去的。你可不想把阿拉斯加帶回家!說心裏話,要是可能,估計大家都會把它帶回家吧。哪怕一片片也好!
本著“聽人勸,吃飽飯”的原則,多兒們還是將衣服挑了又挑,選了又選。但走下房車,邁向海邊的瞬間,還是希望有個鼻夾是上策。因為滿眼都看到死魚。40-50厘米長的魚到處都是。橫七豎八地分布在沙灘上,石子上,還有孵化場的欄杆平台上。說那裏是屍橫遍野一點也不誇張。但這一點不妨礙幾個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人。不僅不感到難受,巴不得多看看。好向這些生死搏擊的三文魚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逆流而上
也難怪這麽大的味道呢。死魚們也不知道躺在那裏多久了。有的顯然已經腐爛數日。有的新鮮的好像數秒前還在喘最後一口氣。之所以對該魚極其崇拜,是因為他們的一生都在奮鬥。據說最初的魚卵產在沙子裏,一開始就會被其他動物吃掉很多。第二年春天,剩下的魚卵會孵成小魚順流而下,流到湖裏。在湖裏,小魚又會被其他天敵吃掉一部分。約莫一年以後,長大的魚會順著大河奔入海洋。然後在海洋中生活大概兩年後,開始洄遊。也就是尋找出生地。據說三文魚一旦遊進河的時候就再也不吃任何東西,隻是拚命地逆流而上。直到遊到目的地,產卵。之後,精疲力盡,直至死亡。
據不完全統計:一百條洄遊的三文魚,隻有一條能到達出生地。這一條幸運的魚,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以後,也會力竭而亡。這個傳奇的物種之所以讓人感動,是它們在動身回流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在遊向死亡,一路披荊斬棘,而且至死不渝。它們堅持不懈,排除萬千困難,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回到自己父母當年生下他們的地方。這個過程恐怕除了悲壯二字之外,剩下的就是搏擊了。
它家飯桌上全是上好三文魚
和三文魚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海岸邊坐等這些魚們上鉤的鳥。也就是那些海鷗們。多兒曾感歎說,同是鳥兒,怎麽差別就這麽大呢。阿拉斯加的海鷗,尤其是瓦爾迪茲的海鷗,就如人群中的紈絝子弟,生活的奢靡程度簡直全世界的鳥兒都無法想象。因為魚太多了,多到連鳥兒見了魚都不屑停下來吃一口。偶爾有一兩隻煽動著翅膀停下來,也隻是象征性地瞥一眼。間或有一隻兩隻,上前比比劃劃地咬一口。更可氣的是,這些海鷗不再貪戀魚肉,隻是把三文魚的眼睛啄出來,吃掉。
皮兒說,真是沒有天理了。鳥中貴族是也。舟兒說,這樣的鳥兒,想必也有營養過剩的煩惱吧。魚兒則說,這就是多兒經常說的:生在花生垛旁邊和鋼筋堆裏的耗子/老鼠區別!大家都不要有酸葡萄心理了,好好欣賞這裏的三文魚孵化場吧。待會別弄了一身腥,結果什麽也沒看到就好:)
拚死洄遊的太平洋野生三文魚
孵化場遴選優質魚種
堆積
太平洋五種野生三文魚
該孵化場培育兩種:粉紅和銀色三文魚
生與死 等與搏